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刘克襄的序言写得好,把港人重新种植水稻的意义拔得很高。作者书中有段话其实更有意思:"有别于香港青年因为社会运动走入农田,赖青松则是放下台北日日夜夜的抗争运动,在三十岁过后,愈来愈想去农村生活,'年轻时把理想看得很大,可是现在会想生活得好,顾好太太孩子,有余力才去推动社会。"
这才是真正的“警世通言”,也许会被看作是布尔乔亚的怀旧,却是最平凡、最天真、也最政治的每日实践。在这石屎森林的空隙里愚公移山地在水泥地上种瓜,游击战般地在地产商的圈地撒种,相信J.C. Scott看了也会欣慰。有时候人需要的不过是一阵风,一场雨,一株草,一蔬一饭,而我们连这些连四季都快要被地产商剥夺了。
很多人在實現生活的另一種可能,他們的故事引人入勝,惹來無限想像。「炒花生」那篇,竟然看得我眼濕濕。
很羨慕那些生活另類在郊區生活的香港人!
自力耕生的香港人真是太讓人欽佩。賴青松那句話說得真好:「十輩子做不了李嘉誠,那就做李嘉誠做不到的事吧,例如放棄財富的追求,那是他一輩子沒做到的。」
种田种菜适时惜食,不应该只是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而是发自心底的对自然和土地的敬意~~PS: 其实更想找一本有趣的实用种植工具书 - -
12年8月
擅长短故事写人传情,用数据去讲述“绿色”意义。开头讲起香港的建筑规划致使无法通风散热,到结尾谈本土农业连结社区的思索,其实都在空间争夺层面上承接一道。他们为好的乡土(农业)生活呼唤,其实是一种教育尝试:你与食物、本土、记忆、历史、自然的关系是什么?生活的答案,不止钢筋水泥和冷气。
意想不到格外温情有力的一本采访集。对当下的社会和生活有许多的反思,也记录了切实的行动。希望这样的美好不是昙花一现。
雖然書中揭露的事實很是可惜,但是迄今已經發現好幾個錯誤,所以對有些描述表述懷疑,甚至覺得一個出書的人怎麼可以在一些細節上都沒有我仔細呢。比如說34頁說的1894所謂的黑死病,查了,其實是叫鼠疫,再有83頁的電影名字是 Land and Freedom.
原来生态的故事能讲得这么好。
看過「剩食」的人自然不會對作者陳曉蕾陌生,「有米」繼續談可持續發展。香港七百萬人擠在7%的地方上,原來有5﹪是農地,但食物幾乎只靠輸入。原來這個地方曾經出產稻米,只是連政府都不太支持,補貼塱原的農夫種米都是為了保育鳥兒而不是為了生產。有青年下鄉務農,但行業出現斷層,技術難以傳授。
總會想到「他是個好人,值得吃像樣的飯菜」之類
其實是後工業化時代必有的現象,返璞歸真也好,厭倦嘈雜也罷,更加接近自然
> 有米
1 有用 盈盈美黛子 2012-08-02 21:54:58
刘克襄的序言写得好,把港人重新种植水稻的意义拔得很高。作者书中有段话其实更有意思:"有别于香港青年因为社会运动走入农田,赖青松则是放下台北日日夜夜的抗争运动,在三十岁过后,愈来愈想去农村生活,'年轻时把理想看得很大,可是现在会想生活得好,顾好太太孩子,有余力才去推动社会。"
1 有用 WindCheung 2014-10-14 09:10:42
这才是真正的“警世通言”,也许会被看作是布尔乔亚的怀旧,却是最平凡、最天真、也最政治的每日实践。在这石屎森林的空隙里愚公移山地在水泥地上种瓜,游击战般地在地产商的圈地撒种,相信J.C. Scott看了也会欣慰。有时候人需要的不过是一阵风,一场雨,一株草,一蔬一饭,而我们连这些连四季都快要被地产商剥夺了。
0 有用 Nikita 2014-06-19 23:43:34
很多人在實現生活的另一種可能,他們的故事引人入勝,惹來無限想像。「炒花生」那篇,竟然看得我眼濕濕。
0 有用 TZ the QueerII 2012-08-18 17:00:33
很羨慕那些生活另類在郊區生活的香港人!
0 有用 迷蒙的花樹 2012-10-31 16:11:43
自力耕生的香港人真是太讓人欽佩。賴青松那句話說得真好:「十輩子做不了李嘉誠,那就做李嘉誠做不到的事吧,例如放棄財富的追求,那是他一輩子沒做到的。」
0 有用 wuyafen 2012-08-20 11:25:34
种田种菜适时惜食,不应该只是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而是发自心底的对自然和土地的敬意~~PS: 其实更想找一本有趣的实用种植工具书 - -
0 有用 三点五 2012-08-17 13:59:58
12年8月
0 有用 霄河 2017-07-26 15:35:01
擅长短故事写人传情,用数据去讲述“绿色”意义。开头讲起香港的建筑规划致使无法通风散热,到结尾谈本土农业连结社区的思索,其实都在空间争夺层面上承接一道。他们为好的乡土(农业)生活呼唤,其实是一种教育尝试:你与食物、本土、记忆、历史、自然的关系是什么?生活的答案,不止钢筋水泥和冷气。
0 有用 鱼皮 2024-01-09 13:26:14 广东
意想不到格外温情有力的一本采访集。对当下的社会和生活有许多的反思,也记录了切实的行动。希望这样的美好不是昙花一现。
0 有用 [已注销] 2014-10-29 12:26:19
雖然書中揭露的事實很是可惜,但是迄今已經發現好幾個錯誤,所以對有些描述表述懷疑,甚至覺得一個出書的人怎麼可以在一些細節上都沒有我仔細呢。比如說34頁說的1894所謂的黑死病,查了,其實是叫鼠疫,再有83頁的電影名字是 Land and Freedom.
0 有用 Siuen 2018-09-21 12:57:01
原来生态的故事能讲得这么好。
0 有用 arw7m3 2013-09-08 16:10:54
看過「剩食」的人自然不會對作者陳曉蕾陌生,「有米」繼續談可持續發展。香港七百萬人擠在7%的地方上,原來有5﹪是農地,但食物幾乎只靠輸入。原來這個地方曾經出產稻米,只是連政府都不太支持,補貼塱原的農夫種米都是為了保育鳥兒而不是為了生產。有青年下鄉務農,但行業出現斷層,技術難以傳授。
0 有用 Bellacosa 2015-05-29 15:53:49
總會想到「他是個好人,值得吃像樣的飯菜」之類
0 有用 亦之 2014-11-14 02:53:54
其實是後工業化時代必有的現象,返璞歸真也好,厭倦嘈雜也罷,更加接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