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五姓望族之一的荥阳郑徽,进京赶考。由于对长安名妓李娃的过分眷恋,最终榜上无名,而随后的好友之死、李娃的“背叛”使郑徽竟然沦落为街头乞丐……看着倒在雪地里、浑身散发着腥臭味的乞丐——郑徽,李娃在几乎昏厥的同时决定重新塑郑徽……在郑徽功成名就、赴任成都府录事参军时,李娃却飘然离去……
丛书信息
· · · · · ·
高阳作品(华夏社2004版)(共27册),
这套丛书还有
《清末四公子》《丁香花》《鱼的喜剧》《柏台故事》《鸳鸯谱》
等
。
李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5 条 )

两个“李娃”都不简单,后来者居上
《李娃传》是唐代文学家白行简所创作的一部传奇,是“唐传奇”中的佳作。小说虚构了一个娼妓李娃与所爱士人荥阳公子郑生之间历经磨难终获圆满的喜剧性结局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倡优女子的同情和品格的赞美,极富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而在作家高阳的笔下,用了现代的手法来重新...
(展开)

她出身卑微,落入红尘,为何却不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 / 叶婉茹 历史小说家高阳曾说,值得入小说的历史人物,大抵不外圣君、贤相、良将、高僧、名士、美人六者。在高阳的小说《李娃》中便描述了这样一位美女,貌若天仙,敢爱敢恨。 高阳笔下李娃人物的原型来源于唐朝文学家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李娃传》。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并... (展开)
解读唐传奇小说《李娃》的故事,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高阳:原名许晏骈,字雁冰,浙江杭州人, 出身于钱塘望族,台湾已故著名作家。 以笔名高阳著作历史小说而闻名于世。一生著作约90 余部,105册,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有人以“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来描述来形容高阳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其中代表作品《胡雪岩》、[《... (展开)
高阳,随时随地的写作,如饮酒吃饭
有人用四个字形容高阳的写作状态——随时随地。 一次,高阳正在打牌,可第二天要在报纸连载的稿子还没写完。他一点不着急,可把编辑急坏了。 那个时候,没有传真,也没有电邮,编辑只好亲自到高阳家催稿子。 被堵在牌局上的高阳,只好在编辑的紧盯之下,一边写稿、一边打牌。 ...
(展开)


一本考据历史小说:从李娃看唐朝社会民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高阳并非是作者真名,他本名许晏骈。称自己是“高阳酒徒”,所以笔名为高阳。高阳出身杭州门第显赫的许氏家族,世代书香。他童年时,家门口悬挂著三块御赐的匾额,花厅内的巨匾则是慈禧太后亲书。抗日战争期间,高阳未能完成大学学业,文史知识都靠自修,最终卓然成家。高阳的... (展开)> 更多书评 4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9)8.1分 172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08)8.5分 83人读过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4)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9.3)暂无评分 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虫私人藏书之高阳篇 (bookbug)
- 我的历史小说 (羊的门)
- 黑海东头望大秦 (昵称)
- 历史小说的杂烩 (胖子)
- 24格的藏书阁 A (24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李娃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慕容家的阿碧 2019-02-15 00:20:07
人生不过一部小团圆。高阳的早期作品奇怪地比他的晚期作品感情丰沛,各种人情世故,历史细节可真好看,处处都见严谨功力
0 有用 一霜一叶一秋 2008-03-28 13:02:20
成名作,也只是成名作而已,离巅峰还差得远
0 有用 庖丁 2013-04-06 21:57:14
“考取进士和成为名妓本是想通,除了天赋,还要三更灯火五更鸡。”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 有用 九霄云NineNine 2009-03-22 19:04:37
号称是高阳第一部书,却是写的最好的一本
1 有用 樱桃青衣 2020-12-05 10:28:45
《李娃传》在唐传奇里是很特别的,因为它是根据口头作品改写的文人小说,所以李娃的形象特别鲜明。高阳其实仍旧把李娃写回了才子佳人、贤妻良母的套路,不过结局比原作更深刻,以及写世情掌故、人情冷暖,高阳还是很有一手的。
0 有用 婷婷 2022-10-23 10:03:59 江苏
无聊 @2020-07-22 14:14:18
0 有用 麦粒儿 2022-09-08 10:23:26 浙江
三星与四星之间徘徊。结局不错,更小说。
0 有用 咦哟柚 2022-08-20 11:52:54
知道这个传奇是因为昆仑奴与荥阳公子。在步非烟的《修罗道》里初了解。只觉得是个悲剧。且那书中主角是柳毅与红线,与李娃无关。 这个故事脱于唐传奇,本身也写得很传奇。风尘之中,男欢女爱,才子佳人。 看前部分写得像贾宝玉,不喜读书,只于内帏厮混,只是性格上多些恃才傲物。 后半中进士,一则原作,二则是此类故事的俗套。 最为不俗的是哭丧及行乞,写得很是生动出彩。 后面李娃的离开,我想成的是女性的崛起,后来证明... 知道这个传奇是因为昆仑奴与荥阳公子。在步非烟的《修罗道》里初了解。只觉得是个悲剧。且那书中主角是柳毅与红线,与李娃无关。 这个故事脱于唐传奇,本身也写得很传奇。风尘之中,男欢女爱,才子佳人。 看前部分写得像贾宝玉,不喜读书,只于内帏厮混,只是性格上多些恃才傲物。 后半中进士,一则原作,二则是此类故事的俗套。 最为不俗的是哭丧及行乞,写得很是生动出彩。 后面李娃的离开,我想成的是女性的崛起,后来证明是我想太多。 李娃这类佳人,是男人的梦想吧,美丽、贤惠、识大体。 总体故事还可以,并非封建糟粕的又一次传达。 (展开)
0 有用 木六 2022-08-06 19:39:37
不错不错,文法老练,知识广博,相比之下,现在很多作家给人一种识字不多的感觉😂但结局我不喜欢,女主只能作为用完即弃的大血包才能成就其“奇女子”的称号吗?这样的教诲居心何在呢?
0 有用 peipei 2022-07-01 10:35:3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