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名.田园小说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熊会走到哪里去 2018-05-22 19:15:47

    4.5 田园小说怎么能概括废名啊 写和尚 先生 农家少女和街道妇人写的生动而鲜亮 转到莫须有先生写讽刺就写的人微麻麻刺痛 既触目又简洁 语言晦涩是真的 其间韵律和意味也是活的 且确实能感到老汪受了废名之影响 那是一种无关自身观念 政治历史 角色善恶的从人本身散发的对人和事物的尊重 是真正天然的人道主义 简介说二先生在树荫底下读废名 真好

  • 2 yuriko 2016-06-05 07:28:11

    美好啊。三姑娘明明就是沈从文的三三、翠翠,浣衣母中等儿子的结局不就是边城的最后一句?火神庙吃酒的老和尚脱化为受戒的背景。个人以为火神庙一篇比受戒更苍冷孤独,并妹妹、桃园几篇,那清淡图画下底色的温情或黑暗实在让人欲罢不能。

  • 2 阿毛 2012-10-28 17:20:49

    “里面反映了生活的就容易懂,个人的脑海深处就不容易懂。”

  • 1 NADA开宇宙飞船 2016-05-07 09:52:55

    有点不知道他要说什么~感觉说了很多,我也没懂他的意思。

  • 1 李可爱 2018-04-24 18:14:11

    你见过这么写小说的么?"不屑于同王二家的多说话的一个神气,回去。"主语呢!废名你还我的主语!语言简练到简直可怕 废名,是一个天生的诗人。即使加上迷妹滤镜,事实也是如此。

  • 1 十六。 2017-10-18 10:02:38

    戈尔特堡批评藹理斯 “在他眼里面有一个叛徒与一个隐士”的这句话莫非是人人欢喜了。

  • 0 孟冬 2015-11-29 10:59:39

    看到《桥》里,小林驻足在桥头望着细竹琴子陷入深思,忆起儿时的种种。有很多感慨,这本田园的书唤起了我跟小林相似的童年,瓦屋,稻田,树林,荒山野坟,一个人的游荡,小孩的遐思,都像一个梦境,只是那些颜色都模糊了。

  • 0 小城鱼太郎 2015-03-18 11:36:47

    那些寂寞的童年故事。小孩子的死,永远凝住了纯善的魂灵。

  • 0 吃完饼干要刷牙 2013-10-16 23:37:22

    从"同嫂嫂回到嫂嫂的娘家"至"李爷死,已不能记忆,以后是没再这样号哭过",这得多"私人"才能兼并此等"个人体验"啊,如此亦愿前仆后继者定是抖m真爱无疑。##废名脑海深处的小说,简练起来缺乏足够的过度语句,示意跳跃,不易懂,但绝称不上晦涩。

  • 0 企鹅打打滚 2012-09-08 21:09:15

    有个性,没兴味

  • 0 Alue 2021-10-16 22:08:10

    起名《田园小说》真真是编者偷懒的起法,掩了废名文的美、的好。

  • 0 王洛宾 2022-04-24 02:08:07

    春桃花开时的玄迷色彩

  • 0 momo 2023-03-23 22:39:56 重庆

    也是从学校图书馆大厅顺的,非常喜欢。废名的田园小说,所写皆乡间景致及凡人细事:写竹林,写河柳,写桃园,写菱荡,写浣衣母,写放牛娃,写火神庙吃荤的和尚,写乾顺猪肉铺偷油的捉脚,一派静谧的乡村风光。看不见大的生活波涛,听不见时代潮流的激荡,偶或有些日常龃龉,但都涉笔成趣,无伤大雅。虽是逃避现实的写作,但并未超脱现实,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或愤懑。每篇的结尾都极其动人,“我”低头避开三姑娘的目光、王老大手捧破碎的玻璃桃子、闪电击倒了木头戏手艺人陈老爹舍不得砍的河柳、父亲在阿妹坟前叫她“保佑你的哥哥病好”……《金银花》到《桥》诸篇以程小林和琴子为主角,用诗化的散文式的语言描绘柳絮般明丽清新的生活片段,从试卷堆里抬起头来诵读,如同我的精神鸦片。废名的白话文运用并不熟练,缺乏过渡语句,示意跳跃,孤峭奇僻。

  • 0 范英俊 2022-08-18 15:32:42

    语言简洁,恬静中有着淡淡的悲伤,如果清茶中需要慢慢品位的一丝苦。民国的语言和现在白话文相比还有一些区别,读起来稍稍费劲。

  • 0 空桐 2013-11-29 21:44:53

    很有味道。

  • 0 yoeide 2019-06-17 14:42:42

    不用解释的吧

  • 0 目有 2018-08-12 17:31:28

    有待再次细细研读之~

  • 0 Khuakhua 2016-04-15 22:53:00

    过去的田园小说,需要通过人情生活的视野无害化处理阶级压迫和性别压迫,投入内容于私体验;现在的一些网络田园小说只需要描绘一个被善良资本家帮助的农村,就可以温温和和的展开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