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代·代表作的书评 (20)

俞黛眉 2012-10-27 02:36:19

大多数一般

文学作品的标准: 1 语言,趣味 2 结构,逻辑 3 思想,情感 有意思的: 苗炜:星期天早上的远足 文字极其流畅,故事结构中正平和,隐含的趣味很有意思。很亲切,但并没有惊艳的感觉。 曹寇:小镇夜景 结构很有意思,类似线性又类似平铺的结构——织好一个花心,然...  (展开)
魏小河 2014-03-12 21:57:50

未来的一片森林

提到中国当代文学,你会想到哪些名字? 余华、莫言、贾平凹、张承志、王安忆、苏童、格非、张炜…… 这个名单可以继续开下去,按照如今的出版“盛况”,成百上千个名字铺展开来应是没有问题,但提起中国当代文学,你首先想起的还是上面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同侪,不是么?至少,...  (展开)
Shirleysays 2012-07-08 15:17:14

中间代的诘问与思考

文/Shirleysays 《代表作.中间代》共收录了十位作家的作品。惭愧地说,我只读过十位作家里的一半人的作品。薛忆沩、冯唐、阿丁、柴春芽和瓦当,我都是第一次读。按理说,冯唐应该算是有名气的作家了,可我的辨识力偏偏搭错了线,从一开始就认定冯唐不是作家,以为兴趣来了,写...  (展开)
湖烟醉月 2012-07-20 13:09:59

“中间代”能成为“中坚代”吗?

关于70年代和80年代对比的段子有一段时间非常流传,这些段子简单直接,虽然揶揄调侃却也道破了两代人行为表现的不同。70、80这两个在目前社会中比较“中坚”的年代,因为生长环境和成长历程的不同,性情格调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7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年代,按...  (展开)
季蒹葭 2012-09-01 12:16:09

逆境自有妙处

现实的精华就是匮乏,一种普遍而永恒的欠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不够人们受用。食物不够,爱不够,正义不够,时间永远不够。 ——萨特 《代表作·中间代》短篇合集是70年代青年男作家们最隐秘最深沉的心声,拥有足够生活阅历的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描写生活有多苦,赞美生活有...  (展开)
玄子 2012-07-16 08:41:42

箭头·混沌

季阳踩灭烟头说,“我们总觉得时间一去不复返了,时间是向前的,我们都变老了,实际上,时间没有箭头,时间是一片混沌。”季阳是苗炜短篇小说《星期天早上的远足》中的女一号。在我看来,他是个谜一样的人物,我前后认认真真地读了两遍这篇小说,企图从作者纯客观的文字中解读...  (展开)
少读红楼 2013-12-12 09:31:35

泻下一道光芒

应该都是70后吧,80后作家的文字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我会偶尔光顾,其余不屑一顾,别说我自命清高,是他们自视甚高。都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是最辛苦的一代,是最喜欢回忆的一代。如果说之前我还沉浸在80后的所谓无病呻吟的怪圈里自得其乐,大言不惭。那么在合上这本书的时候...  (展开)
违天择 2013-10-24 17:07:30

尚未进入窄门,只是走上窄路

如果挑选十本对我影响最深远的书,小说集《夜晚的语言》应该占据一席之地。这本选集让我知道,除了余华、苏童和格非,还有李洱、韩东、东西、毕飞宇,还有朱文、西飏、吕新、刁斗……2000年时,这些60年代作家正是中间代,他们对叙事技巧井喷式的集体展示,不但是给汉语...  (展开)
邹小樱 2012-07-19 12:28:06

一本书,一扇门,一代人

几个月前,我的太太对我说,唉,偌大个中国,怎么一些新生代的作家都没有!想找几本中国文学来看都不行! 我理解她说这话的意思。像我们都把《红楼梦》翻烂、还有甲戌本、庚辰本以及一大堆红学书籍的,绝非是完全意义上崇洋媚外的人,但书多读的是译作,也是无奈之事。如果你...  (展开)
庞二哥 2012-07-18 22:42:46

中间代,文学与生存现状——评《代表作,中间代》

   《代表作,中间代》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是一本合集,十篇小说来自十个作家。这十个作家就是所谓“中间代”,也就是七零后或接近七零后。我刚刚翻看了一下,这十个人里除薛忆沩没有写明出生年、苗炜生于1968年之外,其余八人都是七零后。这也就是书名“中间代”的含义。  ...  (展开)
story,bo 2015-09-20 19:49:06

也想写一写,半句不怕多

《中间代 代表作》是一本集结了中国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男性作家的短片小说的自选集。记得很早看电视节目的一个采访,被采访人说自己从不看还在世的作家的作品,因为没有经过时间的验证。初听下来觉得这句话很屌,很在理。现在读书多了,觉得当时真是“我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  (展开)
沈昆默 2012-08-13 16:06:52

这世间总有人才华横竖都溢

2009年初的时候,一帮人集体组织去看电影《阿凡达》,辗转换乘几趟地铁,我们叽叽喳喳说话聒噪不休。一位男同事始终安安静静坐着埋头看书,也许是读一本未曾听闻的诗集。他显得和周遭环境格格不入,进入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结界。“哦,他是阿乙啦。一个怪人,写小说的。”这是...  (展开)
值得表扬 2018-07-03 02:21:32

凉菜免费,酒水自带

正儿八经的文学评论我不会,但我知道的有这一点:读一部好小说的感觉,对我来讲,就像吃一顿好饭,要嘛得让人觉得意犹未尽,要嘛就让人觉得心满意足。 看完这十篇,好吃的有两篇,苗炜和曹寇。其他不幸基本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地带。 意犹未尽。 有些东西,你根本不曾扔...  (展开)
启明 2013-10-19 17:36:42

中间代非代表作

除了《星期天早上的远足》勉强够水准以外,其它都别看了。七十年代生人的作家,好作品真的星汉灿烂。不翻资料的随便举几个,周晓枫、葛水平、闫红…… 恕我暂时想不起来了! 我真是很负面情绪的人,看了烂书想尥蹶子,无数的好书看别人的书评已很过瘾,算了,当是我自己爱抱怨好...  (展开)
take it easy 2013-05-21 15:19:32

第一篇星期天早上的远足 好喜欢

第一篇星期天早上的远足 好喜欢 那种叙事的口吻,讲述风景和人物描绘,我很喜欢。仿佛远在天边,但是又可以在眼前描摹出来。那个仿佛在周游列国的姑娘渴望在路上,准备在路上,拥有一切不切实际的梦想,也被现实打击的破破碎碎。文章最后说了那么多现实的因素,亲友的不理解,...  (展开)
云衣.淼淼 2012-07-20 14:48:45

冷落与热情

2012年7月12日《北京日报》的文化周刊用一版篇幅发了一篇文章,名叫《被冷落的短篇小说创作》,所说的是现今作者与文学奖项以及读者只专注于长篇小说,而不像过去一样关注短篇的创作,以至于有些作者纷纷放弃这一过程,转投长篇市场。而短篇小说是写作中最能够锻炼作家笔力的课...  (展开)
猫娘 2012-09-03 22:06:48

当我了解你以后

几年前在天涯论坛上曾经流行过一句话:你骂我,是因为你不了解我,当你了解我以后——你就会想要打我。最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简直想在地上滚上两滚表示自己发自内心的赞同,因为我们也可以换句话说:你骂一个作家是因为不了解他,当你了解他之后,就会想揍他,在我想揍的...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珰湖 2012-07-02 15:22:48

《代表作•中间代》那杯浓缩的70后精神咖啡

作为精神领域的那份食粮,各个时代有着各个时代的风味和气息。无法说出哪个区间段的好坏,我们却可以在欣赏其中的代表作中感叹和触及那些原本并不熟知的世界。里面有着那个年代人们的心声;里面有着那个年代社会的风貌;里面有着那个年代精神的折射----爱书的人们自是可以从中...  (展开)

订阅中间代·代表作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