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世界最杰出的大文豪。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都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七岁上学,十六岁时因家境贫困而辍学。二十二岁时他离开家乡独自来到伦敦。最初在剧场里看马、做杂役,1588年前后开始创作剧本。 莎翁一生写下了不可胜数的剧本和诗歌,流传下来的有三十七部戏剧、两首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被同时代的戏剧家称为“时代的灵魂”。而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其十四行诗也被称为奉献给世界的“不朽的绝唱”。 1616年,莎翁逝世。巧合的是,他的生卒同为4月25日。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PORTIA: Let me give light, but let me not be light, / For a light wife doth make a heavy husband, / ... (查看原文) -
鲍西娅 倘使做一件事情,就跟知道什么事情是应该做的一样容易,那么小教堂都要变成大礼拜堂,穷人的草屋都要变成王侯的官殿了。一个好的说教师才会遵从他自己的训诲;我可以教训二十个人,吩咐他们应该做些什么事,可是要我做这二十个人中间的一个,履行我自己的教训,我就要敬谢不敏了。理智可以制定法律来约束感情,可是热情激动起来,就会把冷酷的法令蔑弃不顾:年轻人是一只不受拘東的野兔,它会跳过老年人所设立的理智的藩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场 贝尔蒙特 鲍西娅家中一室 / 9
> 全部原文摘录
威尼斯商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6 条 )

班级边缘的"夏洛克"
千百年来,莎翁笔下的《威尼斯商人》被贴上了喜剧的标签。或许这部剧结束的时候,鲍西娅"选匣择婿",最终和巴萨尼奥有情人终成眷的幸福结局可喜可泣;杰西卡和罗兰挣脱宗教的束缚和枷锁,浪漫私奔的故事大快人心;亦或,安东尼奥在法官的咄咄逼人,巧言善辩的辩护后免受割肉之刑...
(展开)

《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的民族情结和宗教情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威尼斯商人》,又名《威尼斯的犹太人》是莎士比亚十六世纪末期的喜剧作品, 剧中的商人安东尼奥是个宽厚为怀的富商,与另外一位犹太人夏洛克的高利贷政策恰恰相反。安东尼奥的一位好朋友巴萨尼奥因要向贝尔蒙脱的一位继承了万贯家财的美丽女郎鲍西娅求婚,而向他告贷三千块金币... (展开)
Shylock----the tragedy of the history
About several years ago, I have read The Merchant of Venise. While at that time, I thought Shylock was so selfish and the judgment of the duck was just for him, and he deserved for his misfortune, but now, I understand him: he is the tragedy of that time, a...
(展开)


书评之《威尼斯商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非完美化的人物矛盾 ——读莎翁《威尼斯商人》有感 概念阐述 所谓非完美化的人物矛盾,就是指人物设定上体现的矛盾性,更确切地说,是人物在设定和实际行为上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认识有所不同。而这份出入,体现的是人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非完美化,即刻画人物有棱有角、去扁平... (展开)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1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8.6分 1238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8.2分 185人读过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8.2分 26673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年)8.5分 1621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威尼斯商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