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石 短评

热门
  • 1 魚山飯寬 2014-01-23 18:44:48

    书很厚,但可计较的东西了了,权作童老的小传记读读罢。

  • 2 黎戈 2016-11-17 10:12:01

    再说建筑师游记,这是童寯的欧洲游记,上个月读的,我耿耿于怀的是配图,这本书用了半数的篇幅来放童寯的英文原著(有必要么),却把他出色的手绘图压缩了。

  • 1 W 2015-03-05 16:04:37

    新型坑錢法

  • 0 十万错 2013-01-17 19:39:07

    童老师,那本画录的价钱是画纪的10倍,800块大洋,好贵啊TAT

  • 0 熊罴精的奥德赛 2014-11-02 20:11:31

    童明先生功劳一件

  • 0 星影 2013-08-29 04:25:41

    30岁的童寯

  • 0 LizzzzzzzzzzoO 2013-06-22 13:03:57

    书的装帧太惊艳。建筑学也还蛮有意思

  • 3 #或或或# 2017-11-23 19:17:08

    当年就是看了这个,才非去东大建院不可。童老的速写风韵太好,简直不像建筑师画的,在自己环游欧洲之前再读,真是百感交集。

  • 1 拾贝岛民 2015-08-04 22:29:22

    孙子和爷爷一样严谨。

  • 1 玄枫 2019-05-20 15:28:48

    日记写的无甚情趣,倒是为着后面的水彩和年谱以及后面的评价还有些意思。童老的一生真的是「边缘,独立,自信,不妥协」!

  • 0 水滴 2020-12-09 18:29:53

    童老年轻时候的游欧日记,沉浸其中,一口气读完。然而英文原著占据一半篇幅而画作被压缩至不能更小。对于宝贵的居住空间而言,书的多出来的厚度,是鸡肋啊。

  • 0 满地 2022-05-31 19:36:43

    主体是童寯在欧洲旅行的日记,《童寯文集》第四卷有一样的,本书只是配图稍微清晰一些,但《文集》300多页比这个还便宜。本书有赖德霖的文章不错,其他的一般。

  • 0 余生皆假期 2022-11-16 23:35:58 北京

    2022195 童先生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1 眷西轩 2023-04-08 22:08:24 江苏

    202304他说:只要地球还在转动,下世投胎还要学建筑;他说:地球仍在转动。今天我看着展览中他早年的水粉、铅笔画,看着他的测绘图,他的严肃的神情。他是时代的遗民,时代精神的遗民,因而孤傲,“悠尔自去,不屈吾道”,后来他以他教师的学识替换了他设计的“技术”。qingfan老师说他一直很严肃,确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是这样的。对妻子也有“西窗夜雨归期误,羡听邻居笑语温”的温柔存在。

  • 1 Juri泥屋 2022-06-05 19:22:43

    真是所有照片里都一脸严肃,尤其是在大合照里大多人都是笑脸时他就尤为扎眼。当初看到一两张画稿就很想看更多,可惜这本书里画稿虽多却都太小张,英文原件倒是印了半本书也是搞不懂为什么。羡慕这种有目的的游览,比外行比走马观花好太多。游记记录比较干巴巴(跟他本人一样严肃),不过也看到了他很真诚表达情绪的时候。后记引用了他一些文言文章,原来文字功底很不错。对建筑的信念真是融入到了整个生命里啊。

  • 0 HideYo 2022-05-20 17:53:49

    实体,一本小书,很快读完,特殊年代走过的人,素养与坚持。

  • 0 似云 2024-01-27 12:47:35 北京

    排版真是一言难尽

  • 0 蔷薇岛屿yi 2013-10-21 11:19:32

    本书70%以上是手写英文。。。。

  • 0 花咲く旅路 2018-11-24 02:26:27

    天头极窄的排版着实不舒服啊

  • 0 Kitsch Duke 2019-02-15 19:20:46

    先生的画是杰作(可惜排版过度压缩)。或许做学问,乃至做人的至高境界,是守道。先生所信的道,他已经守住了。愿此灯长明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