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没有我想象得好,作者有点逻辑不清,有价值的亮点不够,也缺少足够的证据来支持他的论点。比《正面管教》差了好几个层次。
这个翻译太差了。
习惯看完一本书后画一幅思维导图,这两百多页密密麻麻的文字,居然除了“无条件养育孩子,无条件爱孩子“之外get不到其他重点和脉络。一度怀疑是翻译的逻辑问题还是我的切入点不对?
写得乱七八糟,例子不生动,也不排除译者翻译不流畅,总之味同嚼蜡,不引人入胜。
小巫翻译的,比小巫的任何一本书都更值得看。
无条件养育是种价值观,恐怕有这种价值观的父母在自己的生活中本来就不是成功至上唯利是图的。
很好的一本子女教养的书,许多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思维和习惯,但仔细思考回忆验证感受却会发现是很有道理的。重要的是实践。 父母觉得自己无条件爱子女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子女感受到是被无条件的爱着的。
该说的大家都说过了,经典中的经典。
看这种育儿圣经经常是半崇敬半惧怕,醍醐灌顶的同时,遇到自己大错特错的地方就懊悔不已,推翻一些弥久日固的方法和理论,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这很难,但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内容不错,但需要换个翻译。
愿意相信 很难做到
书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视角:作为父母这个角色,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其实并无差别,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有担当、成功。但关键在于,与孩子互动的底层思维决定了一切。 当我们抱着“有条件”的思维时,会习惯性地用奖赏和惩罚的方式去塑造孩子的行为,以达到“我认为好的结果”。而本书则提醒我们,真正塑造孩子的是他们收到的信息,而不是我们自认为“发送”的那个信息。当孩子觉得父母的接纳、爱、认可都是带着附加条件时,他们会感受到不安全、不被真正接纳,从而难以发展出稳定的自尊、自信与内在驱动力。 所以关键不是对“目标”的执念,而是对“方式”和“关系”的觉察与改变。真正的无条件养育,需要的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有一个自我反思,放下“我以为”的标准,转而倾听和回应孩子真实的内心需求与感受。 对我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解放。
读一遍,很难获得书的大部分营养,会再读,也需要常常翻阅。受益很多,五星不够打。
这是另一种养育观,站在“行为心理学”的对立面。但是整个社会都是以条件交换的机制来运作的。一切理论都是社会需求的选择。
thought provoking and inspiring! highly recommend!
做父母很难,但必须全力以赴。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帮助她成长为自爱并爱他人的人。
把孩子当人看。从孩子视角出发。这书几乎所有建议我都是认可的,就是一般来讲的话,要做到能对孩子耐心,父母自己恐怕先要啃啃《当下的力量》。大道至简,跟孩子身心多在一起就是。
:G78/2963-2
本书并没有提供“一条龙”、“标准化”的教育策略,而是从深层的价值观、人性观来审视什么样的育儿观才是符合人类心理健康发展的理念。无条件是一种理念,并不是“这样做就能教出好孩子”的策略。这也正是心理学家著书的特点,他们更看重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并且从中找出最有影响力的因子,就本书来说,也就是“无条件”。总的来说,非常值得一读再读,绝对醍醐灌顶、受益终生。
“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 无条件养育
20 有用 布莱特 2012-07-07 15:27:01
没有我想象得好,作者有点逻辑不清,有价值的亮点不够,也缺少足够的证据来支持他的论点。比《正面管教》差了好几个层次。
18 有用 杯子 2017-04-17 06:02:09
这个翻译太差了。
19 有用 五色饭 2016-03-28 12:13:18
习惯看完一本书后画一幅思维导图,这两百多页密密麻麻的文字,居然除了“无条件养育孩子,无条件爱孩子“之外get不到其他重点和脉络。一度怀疑是翻译的逻辑问题还是我的切入点不对?
15 有用 Kimi在行摄 2016-07-25 23:44:24
写得乱七八糟,例子不生动,也不排除译者翻译不流畅,总之味同嚼蜡,不引人入胜。
7 有用 Benedetto 2014-01-31 13:23:12
小巫翻译的,比小巫的任何一本书都更值得看。
6 有用 Kymair 2016-01-31 23:56:14
无条件养育是种价值观,恐怕有这种价值观的父母在自己的生活中本来就不是成功至上唯利是图的。
4 有用 中秋 2014-08-06 03:09:19
很好的一本子女教养的书,许多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思维和习惯,但仔细思考回忆验证感受却会发现是很有道理的。重要的是实践。 父母觉得自己无条件爱子女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子女感受到是被无条件的爱着的。
5 有用 疏影 2013-08-30 16:24:12
该说的大家都说过了,经典中的经典。
3 有用 樱卡 2015-06-19 11:25:41
看这种育儿圣经经常是半崇敬半惧怕,醍醐灌顶的同时,遇到自己大错特错的地方就懊悔不已,推翻一些弥久日固的方法和理论,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这很难,但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3 有用 Skylet 2023-11-24 11:39:47 澳大利亚
内容不错,但需要换个翻译。
2 有用 dancing dust 2016-12-29 23:12:53
愿意相信 很难做到
2 有用 深蓝 2025-05-31 22:55:48 上海
书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视角:作为父母这个角色,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其实并无差别,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有担当、成功。但关键在于,与孩子互动的底层思维决定了一切。 当我们抱着“有条件”的思维时,会习惯性地用奖赏和惩罚的方式去塑造孩子的行为,以达到“我认为好的结果”。而本书则提醒我们,真正塑造孩子的是他们收到的信息,而不是我们自认为“发送”的那个信息。当孩子觉得父母的接纳、爱、认可都是带着附加条件时,他们会感受到不安全、不被真正接纳,从而难以发展出稳定的自尊、自信与内在驱动力。 所以关键不是对“目标”的执念,而是对“方式”和“关系”的觉察与改变。真正的无条件养育,需要的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有一个自我反思,放下“我以为”的标准,转而倾听和回应孩子真实的内心需求与感受。 对我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解放。
2 有用 御风而行 2014-04-23 15:38:14
读一遍,很难获得书的大部分营养,会再读,也需要常常翻阅。受益很多,五星不够打。
3 有用 女侠乌雪雪 2019-02-19 16:11:19
这是另一种养育观,站在“行为心理学”的对立面。但是整个社会都是以条件交换的机制来运作的。一切理论都是社会需求的选择。
1 有用 untamedheart 2018-01-18 16:07:55
thought provoking and inspiring! highly recommend!
1 有用 拇指姑娘 2015-04-26 21:25:21
做父母很难,但必须全力以赴。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帮助她成长为自爱并爱他人的人。
1 有用 王二又在乱扫弦 2022-04-03 06:51:01
把孩子当人看。从孩子视角出发。这书几乎所有建议我都是认可的,就是一般来讲的话,要做到能对孩子耐心,父母自己恐怕先要啃啃《当下的力量》。大道至简,跟孩子身心多在一起就是。
0 有用 蝉 2013-11-08 12:14:45
:G78/2963-2
1 有用 正念心师赵全宇 2014-07-29 19:22:07
本书并没有提供“一条龙”、“标准化”的教育策略,而是从深层的价值观、人性观来审视什么样的育儿观才是符合人类心理健康发展的理念。无条件是一种理念,并不是“这样做就能教出好孩子”的策略。这也正是心理学家著书的特点,他们更看重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并且从中找出最有影响力的因子,就本书来说,也就是“无条件”。总的来说,非常值得一读再读,绝对醍醐灌顶、受益终生。
2 有用 我和小朋友 2013-01-11 12:18:56
“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