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子的书评 (7)

王千斤 2015-03-09 08:13:15

那些日子

《静子》是大姐推荐给我的。 读这本书,是自虐。我觉得大姐一定也是如此。 关于父亲母亲,或许我也得等到自己成为老人才能动笔写点儿什么。而现在我仍不能提笔。 佐野洋子写到自己的母亲其实是一个美食家,我确信我的母亲并不是,但是和佐野洋子的母亲相同的是,在那样艰难的岁...  (展开)
李大可 2022-12-11 21:37:31

母女并不只是挽手逛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三本佐野洋子的书,也是最感动的一本。静子是佐野洋子的母亲,是她从未爱过的人。“我一辈子都没喜欢过母亲,我很讨厌她。”这样的话有一种宣言的力量,说者和听者都如释重负。 我喜欢女作家晚年时的作品,除了世事练达的通透和看淡一切的豁达,更重要的是“敢说”。敢于说出...  (展开)
不睡也不会秃 2014-05-14 03:26:43

和妈妈旅行中的母亲节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昨天半夜失眠的的时候,微博刷到消息说高考取消英文。高兴终于有人帮忙做出了这个决定。用时方恨行文不够流畅。 也许是太过苛刻,其实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我的母女关系。亲情是世间最无可奈何的关系。在母亲节前一天读完这本书架上随机拿的讲母亲的散文回忆录,是不是...  (展开)
NANA 2017-10-02 19:08:07

痴呆人说的就不是真心话吗?

洋子没办法真心的爱自己的母亲 (我觉得她只是一直不喜欢她的母亲) (喜欢与爱不同) 没办法与母亲和解 (我也没法和我的妈妈和平共处两天以上) 最后在母亲去世前,两个老太太终于敞开心扉。 (谁敢说痴呆人说的话就不真心) (正常的你我又说过几句真心话) 书写得很坦诚。...  (展开)
渐行渐远渐无书 2020-07-04 11:50:36

爱与恨,不是两面而是纠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亲妈总有发现好书的本领,点个赞先。 这本书我哭掉半包纸巾,抽纸那种。当然是因为它情感细腻,但更多的,是佐野洋子坦然地陈述自己与母亲的爱恨纠缠。 以前看哪位国内心理学家的话来着?说恨父母是儒家文化最不允许最严厉禁止的思维。从小在这种文化里长大的人即便察觉到自己...  (展开)
yelloworange 2019-09-23 18:48:33

是自然的安排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遇到讨厌的人走开就好了,看不到令人厌烦的部分,世界会清净的。但如果讨厌的那个人是母亲,即便是离开也没办法那么容易变得舒畅,总有股力量拉扯你来来回回。这力量说是自责也好愧疚也好对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忿忿不平也好,反正讨厌无法转化成真正的冷淡,只有表面和平的漠不关...  (展开)
梦是海 2017-09-26 15:38:31

是否救赎的选择权——读《静子》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部关于救赎的书。 读到开头我就明白。 作者讨厌母亲,毫不掩饰的讨厌。 她抛弃了母亲,不是客观上,而是从心里,她尽其所能,筹集资金把母亲送到又贵又好的养老院,不是为了母亲晚年生活优越,而仅是受不了与母亲的独处。 就像《海边的曼彻斯特》里的钱德勒无法从过去的...  (展开)

订阅静子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