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发一段内容,大家可以看看《远行》翻译的如何

沙迎风 2012-07-18 09:18:25

漫 步

[美]梭罗/著 董晓娣/译

赐予我野性吧!届时,任何文明都将无法忍受我的扫视——好像我们就是以生吞条纹羚羊的骨髓为生的人。
附近有林鸫的一些聚居点,那是一片渺无人烟的荒野之地,我想移居过去,我想,我已经能够适应那里的环境了。
非洲猎人卡明斯(Cummings)告诉我们,同许多刚被杀死的羚羊一样,大羚羊的皮毛也会散发出一种草木般扑鼻的香气。我宁愿每一个人都像野生羚羊一样,成为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当他出现时,我们就能嗅到他身上那种甜美的香味,并由此判断出他时常在自然的什么地方出没。甚至当捕猎者的外套上散发出麝鼠的气味时,我也觉得无可厚非。在我看来,这比商人或学者外套上通常散发出的气味更芬芳。当我去他们的衣柜拿衣物时,那衣服上的味道让我想起的通常不是他们频频光顾的绿草茵茵的平原和鲜花盛开的草地,而是肮脏的交易所和图书馆。
晒黑的皮肤是非常尊贵的,对于一个林地居民而言,橄榄色的皮肤或许比白色的更为适宜。“苍白的白种人!”非洲人定会怜悯他,我对此深信不疑。自然学家达尔文说“一个白种人在一个塔希提人旁边洗澡,就像是拿一株被园丁工艺漂白过的植物与一株在旷野中茁壮成长的优良的深绿色的植物相对比。”
本·琼森宣称——
“趋于善则美!”
而我宁愿说——
“趋于野性则美!”
生活与野性相符。最富生机的往往是最狂野的。野性不会压制人,而会使人的精神大振。一个不断奋力前进、从未有过片刻休憩的人,会快速地成长,并无休止地向生活索求,那么他可能会不时地发现自己身处一片新的荒郊野地,周身被生活的原材料包围着,而他自己正在原始林木的匍匐茎上爬着。
对我而言,希望和未来不是在草坪和耕田上,不是在乡镇和城市,而是在难以渗透的沼泽泥淖中。过去,当我分析自己为何钟情于某个农场,并意欲买下它时,我常常发现,吸引我的不过是农场一角的天然污水坑——几杆见方的不可渗透且深不可测的沼泽。它是令我目眩神迷的珠宝。我从家乡小镇周边的沼泽地上获取的给养要多于从村子里培植的花园中得到的。马醉木那矮小浓密的花坛覆盖在地表柔软的泥土之上,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它们更富饶了。植物学家只能告诉我们这些生长在此的矮树丛的名字——高灌蓝莓(high-blueberry)、圆锥花序马醉木(panicledandromeda)、狭叶山月桂(lamb-kill)、映山红(azalea)和北美杜鹃(rhodora)——它们全都伫立在颤沼之中。我时常想,我宁愿在自家门前种上大片这种暗红色的矮树丛,铲掉其他的花坛,移走云杉(spruce)和锦熟黄杨(trim box),甚至要把铺着沙砾的小径一并除去;我的窗下有一些从地窖挖出来的沙土,我宁愿由这片花团锦簇的花坛覆盖着它,而不是仅仅在上面铺一层由推车推进来的进口土壤。我把前院称为“自然艺术园地”,可为什么在我的住所、客厅前面的不是这样的花坛而是那些徒有自然与艺术之名的贫瘠的珍品物种?尽管经过了木匠和泥瓦匠的一番辛苦,我的前院在路人和我自己眼中已不失美丽,但在他们离开后,我还是应该去清理一下,使它看起来美观大方一些。在我眼中,前院最雅致的栅栏从来都不是愉悦的研究对象,那些最精巧的装饰品,诸如橡子顶之类的东西,很快就会使我感到厌倦。把你的窗台设在沼泽边上(尽管这可能不是建造干燥地窖的最佳地点),如此一来,人们就没有办法从那边进来了。前院本身就不是让人们进入的,你最多只能穿行其间,不过,你可以从后面进来。
的确如此。也许你会觉得我这样做有违常情,但是如果让我选择,是居住在人类艺术精巧设计的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附近,还是居住在迪斯默尔沼泽附近,我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后者。诸位,对我而言,你们所有的辛苦都是徒劳的!
外面越荒凉,我的情绪就越高昂,这一点从无例外。因此,赐予我海洋、沙漠或是荒野吧!在沙漠里,纯净的空气和孤独的气氛弥补了水分和富饶的缺失。正如旅行者伯顿(Burton)所描述的:“你的道德提升了:你变得坦诚、热忱、友好、纯真……在沙漠里,酒精只能激起我们的厌恶。我们只需像动物那样生存便会感受到莫大的喜悦。”那些长期在鞑靼干草原长途跋涉的人们说:“一回到耕地上以后,文明社会的烦乱、迷惘和骚动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压抑和窒息。我们有些喘不过气来,似乎每时每刻都有可能窒息而亡。”无所事事时,我会去找寻最幽暗、最茂盛、无止尽的森林,以及人们眼中最凄凉的沼泽。我进入沼泽便如同进入圣地——一个神圣之所。那里有自然之力,那是它的精髓所在。原始森林覆盖着未经开垦的松软沃土,这土壤不仅对人类有益,对树木也有益处。正如人类的农场需要大量肥料一样,一个人若要葆有健康,他也需要大片的草地。毕竟,他以很多难以消化的肉类为食。拯救一个城市,不仅要靠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正义的居民,还要靠围绕着它的树林和沼泽。如果一个城镇茂密的原始森林下面还有另外一片原始森林在腐烂,这样的城镇不仅适宜种植玉米和土豆,还适合哺育未来的诗人和哲学家。就是这样的土壤孕育出了荷马、孔子等人,以及吃着蝗虫、野蜜的改革者。

(节选自《远行》,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2年7月版)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半两无
2012-11-05 17:18:00 半两无

考虑入手

赞
>
heretic
2013-03-15 17:00:26 heretic

从楼主贴出的这段来看,应该说还算合格。不过翻译腔较为明显。其实,几乎每本译作都会有翻译腔,考验译者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能不能将这种腔调适时地转化过来。如果每个词都直译,很容易造成这种结果

另外,沼泽(swamp)这个词多次出现,是不是译为“湿地”更恰当呢?

赞
>
蝈蝈
2014-04-09 19:37:40 蝈蝈

董晓悌的翻译还是很不错的,最起码符合梭罗的朴实。我今天买了本《远行》,李妍翻译的,非常垃圾。里面翻译的完全变了味,梭罗本身就是朴实自然,而李妍的译本太过庸俗虚假,里面翻译《落叶》,竟然写到“锦鲤跳跃”“树叶就像火红的地毯”“好像一幅唯美的画卷““池塘笑呵呵地迎接天上的朋友”。。。各种虚假唯美的描写。真是到处都是小学生写虚假作文的感觉。明明是秋天,里面居然写到“阴雨无声无息地扰了我们的春梦”。支持董晓悌的译本。李妍的译本简直就是玷污梭罗。

赞
>
蝈蝈
2014-04-09 19:42:22 蝈蝈

《远行》,大家千万别买李妍的那个译本,翻译的太虚假华丽世俗气。而且李妍那个译本,古吴轩出版社出的。书的装帧质量本身就差,封面上写着”气质装帧,暖心珍藏“,完全是欺骗广大读者。

赞
>
蝈蝈
2014-04-09 19:48:12 蝈蝈

支持董晓悌译本。反对李妍的译本。!翻译的追求是信达雅,但最起码要尊重原著,李妍根本不懂梭罗,其翻译加入太多自己主观的想象的东西。故意追求唯美,竟不知道梭罗本是朴实自然。翻译的语言就像小学生写假大空的作文,把宁静、朴实的梭罗的生活翻译的完全变了味。大家从网上买书要注意。

赞
>

> 我来回应

> 去远行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EXCURSIONS(可风)

新浪转发赠书啦(沙迎风)

翻譯(兔子)

小活动“带一本书去远行”,赠这本书哦,快来参加吧(沙迎风)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