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把罗兰的《飘雪的春天》读完。喜欢这本书,虽然它的背景是我所不熟悉的沦陷时期。但从这本书的女主人公安咏絮身上,我淡淡地看到自己的影子。她是一个好女孩,在必要的时刻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只为了身上的一份责任。可是在卸下责任的那一刻,却感到深深的被抛弃的孤独。我没有她那样的经历,但她心中时刻涌现出来的那种迷茫、孤独却深深地感染了我,我能体会得出她内心的那种感觉。就像我一样,丈夫不需要我,父母不需要我,唯一的儿子需要我,但再过几年,等他羽翼丰满的时候,他也会离开我,一个人振翅高飞。孤独,无穷无尽的孤独时刻包围在我的身边,让我每呼吸的一口气都满含着孤独的因子。
这本书,还让我看到命的不可捉摸。幸福曾经离她那么近,但无情的命运跟她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玩笑。是的,所有想跟命运抗争的人是愚蠢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只能无奈地接受它,再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适应它。
看到最后,安咏絮的父亲的一席话给我很多的启发:“时间是向前的,如果你背叛它,想摆脱它,而独自往回走,去寻找那已经从你手中溜走的东西,你就人但找不回过去,而且也放走了现在。于是,你就脱离了人生的大道,而成为一个游离的东西,你的将来就也渺茫了。”是的,安咏絮的身体活在现在,但她的灵魂却一直活在过去,她试图抓住已成为过去的幸福,所以她与现在的生活也格格不入,生活也给了她无数的冷眼。
人,要学会向前看,但这个过程付出的代价太惨重了。像安咏絮,抛去了亲人,抛去了朋友,抛去了学业,抛去了事业,甚至连过去的所有温馨伤心的记忆也要一并抛弃。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若没有这样的痛苦的决绝,心中就没有一片澄澈的天地来接纳新的生活。
文中的田宏,在头脑中的印象比较朦胧。但喜欢他,相信他是安咏絮值得付出思念的人。他也没有错,错就错在战争。一场战争,改变了多少人的生活轨迹。他们本来可以生活得很好的,冷娟本来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的,但一场持续八年的战争,剥夺了他们手中的一切。冷娟说:“我爱过了,就不想再爱了。”以前可能不会觉得这句话怎么样,但现在,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恋爱也是一件很伤神的事情,要付出太多情感,太多责任,但回报你的,是什么呢?
唯一不满意的安咏絮的父亲,说出的一席话多有哲理。但在安咏絮内心最艰难的时候,他在哪儿?为什么不出来抚慰抚慰自己的女儿?这是做为父亲的粗心,还是作者编排的疏漏?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不管是情节的编排,还是文字的轻巧,还是对内心的细腻的刻画,都让我们看出了作者非同一般的笔力。以前只觉得作者散文写得好,没想到她小说也写得这样不错,可以多借几本来看看的。
飘在我心上的雪——读《飘雪的春天》
|
看这本书的时候大概是在1998年吧,转眼,时光流转,十年
当时的我并不能读懂文中的生活,战争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陌生的,甚至是好奇的
可是当时就是很喜欢这本书,就不上来是为什么,就是偏执地喜欢,自然而然的好生喜欢.
那时的我还在为什么事纠缠呢,想想,现在想想什么感觉都没有了,云淡风清,一切了无痕迹了.
也许什么都会过去的,就像今天这些让我纠结的人与事,终会静静散去......
很高兴有人有跟我一样的感受。这是一本不被很多人重视的书。
还是高中从租书店借看的 两天时间看完了 现在只记得那种阅读中那些文字音乐组成的意境带给我以深深的震撼
很想再读一遍 更想拥有一本 只是绝版难寻
喜欢《飘雪的春天》 因为文学 因为音乐 因为生活
我深爱这本书,它像我人生的一个缩影。我全部的心思,那种无奈的无力,对人来说胜过争取后没有结果的痛
非常爱它,只是我到现在还没买到,这是一本很冷僻的书,可是,又很不一样的魅力。
中学时代爱过的一本书,一直记得。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才12岁,我还记得田宏的睫毛很长,很黑,最后他来找安咏絮的时候,安咏絮躲着远远的看着他的片段,以前这段每次都会多看几遍。现在我在淘宝花了高价又买下了这本书,算了完成一直念想的一段故事吧。
人生以后心情不好时,我都会看一遍,很多桥段可以让人忘了现实
高三在一次语文阅读课上看过一次,只读了很少一部分就下课了,以后就再也没找到,不知什么原因,我一直对这本书念念不忘,很想读完它,可是找遍各大网站书店都没有卖的,最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终于在一个网上二手书店里被我找到了,真的很高兴啊。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