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宗饒公是自17歲時看到「湖山靈氣」匾起,從彼時愛上饒公的一手字畫無法自拔。往返學術館頤園,纔知華學無不精通。後來讀這本書,不料年少基礎薄弱竟一字不懂。我從不敢想像有一天他會死。今日饒公千古,頤之頤之。
坟典丘索,画人画鬼。
万毅老师当年强烈推荐~
看不懂
有点散~
研究方法很棒
中外思想学术通观下的,有普通文字学浓厚色彩的汉语文字学著作。
这个是真的不懂啊…汗…有时间重头来过吧…
大师的学养
“汉人是用文字来控制语言”
饶宗颐作为香港的学者,没有大陆地区意识形态的制约,只埋头于学术的工作,所作创见也是稍显激进,但十分有说服力。抛开所谓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观,只读此书,会觉得饶宗颐说服力极强。
收获有限。
论文集性质
选堂先生
原始时代汉字的结构和演进的历程。陶符是文字吗?陶符不是文字,而且也不可能是一两千年后成熟的甲骨文汉字的前身,太缺少过渡证据了。如果陶符也算文字,那么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字历史就不是五千年而是六七千年了。甲骨文作为成熟汉字,比中东的文明晚了至少一千五百年,不承认不行。
黄挺演讲的材料,一日读完,只能说有了个大致的印象吧…书中提出了很多猜想,也附了很多符号的例子,饶非常注意和域外的对比。看的时候配合曾宪通老师的声音我差点当场睡过去
P132“远古时期,西北地区闪族人与羌人杂处...闪族人逐采取陶符或为字母依据的材料。”P136附表“陶符与腓尼基字母有百分之七十同于仰韶彩陶”
不错,某些西方学者就是看不惯我们历史没断过。一会儿不承认夏朝、一会儿说汉字来源于苏美尔文明。可怜呵呵
汉字里的故事
正经学者的书就是这样,往浅了看,字句明了,知道他在讲什么;往深了看,得费点功夫,去查阅所提到的相关资料,定能有所获。今天只是粗粗地浏览一遍,读起来通畅。
> 符号·初文与字母
5 有用 AthḗnâT🦉 2018-02-06 14:11:03
宗饒公是自17歲時看到「湖山靈氣」匾起,從彼時愛上饒公的一手字畫無法自拔。往返學術館頤園,纔知華學無不精通。後來讀這本書,不料年少基礎薄弱竟一字不懂。我從不敢想像有一天他會死。今日饒公千古,頤之頤之。
0 有用 久道 2016-02-18 22:38:42
坟典丘索,画人画鬼。
0 有用 Klavier Cat 2009-07-01 18:07:37
万毅老师当年强烈推荐~
0 有用 毛秃秃和胖咕咕 2012-09-14 17:20:29
看不懂
0 有用 玉米yù mǐ🌽 2011-01-12 10:53:57
有点散~
0 有用 守日人 2012-07-21 22:57:38
研究方法很棒
0 有用 武兵 2015-06-09 21:06:53
中外思想学术通观下的,有普通文字学浓厚色彩的汉语文字学著作。
0 有用 一任 2012-08-05 23:57:11
这个是真的不懂啊…汗…有时间重头来过吧…
0 有用 三块陈皮 2014-02-24 00:18:15
大师的学养
0 有用 胡萝北喊叫者 2022-03-15 20:26:38
“汉人是用文字来控制语言”
0 有用 永和九年 2022-10-17 11:02:30 江苏
饶宗颐作为香港的学者,没有大陆地区意识形态的制约,只埋头于学术的工作,所作创见也是稍显激进,但十分有说服力。抛开所谓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观,只读此书,会觉得饶宗颐说服力极强。
0 有用 板樟鉴 2022-06-11 20:10:24
收获有限。
0 有用 傅首付 2017-06-02 17:31:54
论文集性质
0 有用 隱生 2019-11-05 18:48:08
选堂先生
0 有用 Covfefe 2020-01-16 12:01:55
原始时代汉字的结构和演进的历程。陶符是文字吗?陶符不是文字,而且也不可能是一两千年后成熟的甲骨文汉字的前身,太缺少过渡证据了。如果陶符也算文字,那么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字历史就不是五千年而是六七千年了。甲骨文作为成熟汉字,比中东的文明晚了至少一千五百年,不承认不行。
0 有用 温酒 2019-08-25 17:54:32
黄挺演讲的材料,一日读完,只能说有了个大致的印象吧…书中提出了很多猜想,也附了很多符号的例子,饶非常注意和域外的对比。看的时候配合曾宪通老师的声音我差点当场睡过去
0 有用 Brasidas 2021-09-27 19:21:40
P132“远古时期,西北地区闪族人与羌人杂处...闪族人逐采取陶符或为字母依据的材料。”P136附表“陶符与腓尼基字母有百分之七十同于仰韶彩陶”
0 有用 Tsundere 2022-04-23 08:11:56
不错,某些西方学者就是看不惯我们历史没断过。一会儿不承认夏朝、一会儿说汉字来源于苏美尔文明。可怜呵呵
0 有用 南歌子 2009-04-09 12:44:39
汉字里的故事
0 有用 野生菌 2018-05-01 12:56:17
正经学者的书就是这样,往浅了看,字句明了,知道他在讲什么;往深了看,得费点功夫,去查阅所提到的相关资料,定能有所获。今天只是粗粗地浏览一遍,读起来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