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像我不了解作者,就不知道是真好还是水军刷的,暂时不敢买。
日前收到朋友送我的一本,又去订阅了一本,要到9月才能收到。认识作者是大概7~8年前的事情,看着他从blog.cn到blogbus再到各种杂志,一路写来。 有人做假做的多了,免不了心生疑虑。不客气的说,张元先生的序不够精彩,因为本书最精彩的在于冷不丁的灵光闪现与不自觉流露出的人性悲悯,而张导更多是从一个朋友的角度来看待一本书,而非文本本身。如果出版社有试读放出,恐怕就不会有这样的误会。其实作者真不差这一本两本的书钱。如果你熟悉出版行业就知道一本书作者能挣几个钱,还不够买听苏打水。
其实有心的读者一定会去搜索作者,当年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专栏文章,于是追随博客多年。近年,总是不厌其烦的去购买很多新锐作家的新书,当然失望的也不少。可是,宁愿少喝一杯咖啡少吃一次M记,也要去购买,总是希望能在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里,从书本与文字中找到能一读再读的值得回味的东西。“不敢买”这样的心态确实有点太。。。被网络文化摧残了!哈哈哈
BTW: 作者确实是为数不多的,能在这个时代里让我感动的人。说他用水军这样的话,真让人随时受不了。
回楼上几位,这本书还是预售阶段 就有人给五星好评 确实令人生疑。 另外我的顾虑不是空穴来风, 新书刷成九分的情况比比皆是 比如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618099/
诚如作者回复你的,我们都是上海书展上买到的预先上市的那一批啊!我也真心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楼主,像你这种没看过书的人就请收声吧。
我相信,任何作者在书上市之前,都会赠予朋友,甚至是编辑会将书稿电子版发给书评人和媒体编辑,或者如同书展、预售一类的情况,所以有人先读到是肯定的。 -------------------------------------------------------------------- 您这么说我想您已经很清楚了:朋友自然会打人情分。书评人和媒体编辑都是圈内人,得罪人的事情不干,而且不是普通老百姓读者视角,打多少分参考意义不大。书展、预售会在原书基础上创造附加值,比如名人助势,作者读者面对面接触,直观宣传产生的心理暗示,赠送的包装、书签、手袋等等,这些都会让临场的读者兴奋并对图书作出好评。所以这正是我困惑的,一本还没有广泛传播的作品,它得到的评价是不是值得参考? 另外,此书也有人做读书笔记,自然是有人看过。但无论如何你也可以说成是什么刷出来的。 ------------------------------------------------ 我的原句是:“像我不了解作者,就不知道是真好还是水军刷的,暂时不敢买。 ” 我说我不敢买,是因为我感兴趣、想买,但是不知道评分的人太少,评价又太好,是不是有参考价值。我对您的作品是感兴趣的,而且我并没有一口咬定“这就是水军刷的”,因为我不了解情况;也没有说“这书真好”,因为我没看过。我说的是“还是”,这是好奇而不是质问或谩骂。 不过,你侦探般的警觉不显得很多虑么?为何非以自己狭隘的世界观做量角器去衡量一切呢?不感兴趣,不读就是,没有人强求的。我依旧尊重你所谓的顾虑。 ------------------------------------------------------------ 您通过我短短的二十五个字就断定我多虑、批判我世界观狭隘,这很武断,也很可笑。我认为评分高,在您面前有两种可能性,“这书真好”和“水军刷的”,一个积极一些,一个负面情绪多一些。我再强调一遍,我并没有咬定是哪一种,而您就强行挑选了负面的可能性来批判我,是不是您更加警觉多虑、世界观狭隘?或是“还是”这个词对从事文字工作的您有些陌生,在您的语言知识积累里钻了空子? 我是很感兴趣的,所以我说不“敢”买,这和不“愿”买不一样,您能体会出来这里面的语气差别么?我突然为您的汉语水平担心起来。 我也并没有人说有人强求我看您的书,您劝解我没人强求我,这是从哪里得出来的结论?而且您说这句话有一种店大欺客的感觉:“不爱看就不看,没人逼你看”。这似乎不是一个写散文的作家这样有文化有身份的人对潜在读者说的话。您的这句话我截图了,我相信有人会感兴趣的,没人强求他们。 PS,黄灿然老师的诗歌和译作都很好,我个人非常喜欢 黄的诗歌再好,您有多喜欢,我却不感兴趣,我可以不读吗?请您一定不要强求我。而且,PS应该写成 P.S. 有两个点的,是英语Postscript的简写,用我们说的汉语翻译过来是信的附笔的意思。您写的PS有可能是PLAYSTATION有可能是PHOTOSHOP,也有可能是“嫖宿”二字的汉语拼音,如果是第三种可能性,这可能是对您口口声声喜欢的黄老师的不敬和爆料,我相信会有更多人感兴趣,没人强求他们的。 不懂“还是”表达出的不确定语义,不懂“不敢”透露出的语气,更不会使用简单的英文。这样的散文大家写出的作品我是无论如何一定要读的。 别强求我不读!
回楼上几位,这本书还是预售阶段 就有人给五星好评 确实令人生疑。 另外我的顾虑不是空穴来风, 新书刷成九分的情况比比皆是 比如 —————————————————————————————————————————————— 1,如果预售阶段就有人给五星好评的书你都要生疑,那你以后凡这种书都别买了,因为你这个逻辑就是:因为预售阶段有人好评——那他就是托。那你还买什么? 2,之所以你还买,是因为你想等着,观望,看别人买不买,说好的多还是说坏的多?然后你才买。你就是为了避免自己的风险,而把别人推到前面去,别人买了好了,你不吃亏。别人买了不好,你不买了,你还会接着就会说网络评论也是水军了?那您真是聪明,一点亏不吃,最后谁都得让您占便宜才对得起您的大才。 3,你知不知道这里是个公众的言论平台?你知不知道你的发言会对其他读者造成影响?所以以后说话请你慎重,把话说明白。你不敢买,你可以不买,你说出来又是为什么?不管你有没有过过大脑想想你是为什么,你的行为都对这件事造成了影响,照这个逻辑,作者应该管你要赔偿费,因为你的语言对他的书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还发布在传播速度极快的平台上,最冤的是,你都没读过,还没资格评论呢,你就这么说。 4,你普及了一大段关于PS的来源,是把所有现在仍然用PS这个词的人都教育了一遍的意思吗?你以为就你懂所以你要兼济天下? 不好意思,用PS的话,我至今沟通都没有什么问题,说明它肩负的目前的这个意思还是有很大流通性的。你这么有才,你一定知道语言是必须随着社会文化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字典的解释未必是全部的意义解释。PS就是一个语言符号,用处是让人们进行沟通。现在它能沟通了。不管它老祖宗是什么意思,现在它就是这个意思,而且大部分的人都认可且使用。所以我觉得苦苦追寻的祖宗八代不太具有现实意义。你觉得呢? 6,我辛辛苦苦打了这么多字之后,一抬头,看见了你的头像照片。我后悔了。本来,看到你这张照片,我就不应该说任何话了。因为太体现你的品味和层次了。后来我想想,你为啥非挑她做头像呢?一定是因为你觉得你们此生此世虽然不能在一起,但是你觉得你的性格和她太像了!那就是,不折磨点漂亮的好好的小姑娘,你心里就不痛快。哥们,你快去看病吧,已经不轻了,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lz持质疑或观望态度都很正常,你可以质疑书的质量,也可以不喜欢,但“就不知道是真好还是水军刷的还是水军刷的”这种话就欠妥了,是对作者以及读者的不信任。 迩多这么多年写下来,拥有一批固定的读者,这是他自身实力的最好证明,根本不需要找一批人来刷分。我们有幸成为第一批拿到新书的读者,任何评价都是建立在认真读过这本书的基础上,这是对迩多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大家都是爱书之人,犯不着去扮演水军这种下三滥的角色。 任何原创作品都是作者呕心沥血创作的,相信大多数作者都希望靠作品本身的魅力征服读者。迩多是一个很尊重文字和自己作品的人,这是每一个喜欢他的人有目共睹的。 最后吐槽一下lz的阅读习惯。无论是看电影还是文学作品,或是听音乐,只是人云亦云地选择看或者不看,听或者不听,你的判断力何在?阅读本来就是很私人化的体验,许多你喜欢的书不是别人介绍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在自由读书的过程中“遇到”的,如果没有过“遇到”的经历和心情,你不过是个识字的机器人。
sarah网友,你好!以下是我对你的留言的一些讨论。 1,如果预售阶段就有人给五星好评的书你都要生疑,那你以后凡这种书都别买了,因为你这个逻辑就是:因为预售阶段有人好评——那他就是托。那你还买什么? ---------------------------------------------- 你不愧为作者的好读者,连逻辑都和作者一样,你通过短短不到30字就对对方的逻辑和精神状态作武断的结论,这很幼稚。我只是好奇,书是真好还是书托友情打分,没有下结论咬定就是雇人刷的分,这结论是你们帮我下的。你一定要注意这点。 2,之所以你还买,是因为你想等着,观望,看别人买不买,说好的多还是说坏的多?然后你才买。你就是为了避免自己的风险,而把别人推到前面去,别人买了好了,你不吃亏。别人买了不好,你不买了,你还会接着就会说网络评论也是水军了?那您真是聪明,一点亏不吃,最后谁都得让您占便宜才对得起您的大才。 ---------------------------------------------- 这无可非议,我不了解的作者我当然要观望一下再作决定了,难道所有你不了解的作者你都要买他们新出的书吗?我和你不一样,你08年注册到现在,只读了一本书,就是作者的这本。你比我“狂热”是不是? 3,你知不知道这里是个公众的言论平台?你知不知道你的发言会对其他读者造成影响?所以以后说话请你慎重,把话说明白。你不敢买,你可以不买,你说出来又是为什么?不管你有没有过过大脑想想你是为什么,你的行为都对这件事造成了影响,照这个逻辑,作者应该管你要赔偿费,因为你的语言对他的书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还发布在传播速度极快的平台上,最冤的是,你都没读过,还没资格评论呢,你就这么说。 ---------------------------------------------- 公众言论的平台自然会百家争鸣,而不是一言堂,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是很正常的。我说我不敢买,这是符合国家有关言论的法律规定的。仅仅因为这四个字作者就要找我要赔偿费,那你的偶像实在是太脆弱了。我不否认我没读过,所以我也并没有针对书的质量进行评论,我只是感慨和好奇书的分数好高呀,还没有公开发行就得到9.7分,高于举世公认的名著【百年孤独】的9.3分,高于【安娜卡列尼娜】的9.1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众作家得到几乎完美的评价,如果书真的有这么惊世骇俗,还在乎我一个小网民的好奇和关注吗?真有这种书,一个月以后就会全球传播的。 4,你普及了一大段关于PS的来源,是把所有现在仍然用PS这个词的人都教育了一遍的意思吗?你以为就你懂所以你要兼济天下? 不好意思,用PS的话,我至今沟通都没有什么问题,说明它肩负的目前的这个意思还是有很大流通性的。你这么有才,你一定知道语言是必须随着社会文化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字典的解释未必是全部的意义解释。PS就是一个语言符号,用处是让人们进行沟通。现在它能沟通了。不管它老祖宗是什么意思,现在它就是这个意思,而且大部分的人都认可且使用。所以我觉得苦苦追寻的祖宗八代不太具有现实意义。你觉得呢? ---------------------------------------------- 是的,我认同你的说法,的确网友之间交流不需要这么较真,比如很多时候我们拼音输入法打出错别字互相都能明白一样。但是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时,双方就不能是同一标准。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有必要为自己文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负责。你也说这是一个公共言论的平台,帮你等了四年才读其大作的作者纠正一点小疏忽、小毛病,这很正常,你也应该感到高兴。 另外你说,“用PS的话,我至今沟通都没有什么问题”,难道你也用“ps”而不是规范的"P.S."?我对你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有些好奇。 =======你没打第五条5,直接跳到6了,我有一些讽刺和挖苦的话,你猜猜====== 6,我辛辛苦苦打了这么多字之后,一抬头,看见了你的头像照片。我后悔了。本来,看到你这张照片,我就不应该说任何话了。因为太体现你的品味和层次了。后来我想想,你为啥非挑她做头像呢?一定是因为你觉得你们此生此世虽然不能在一起,但是你觉得你的性格和她太像了!那就是,不折磨点漂亮的好好的小姑娘,你心里就不痛快。哥们,你快去看病吧,已经不轻了,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 再一次说明,你通过头像推断我的人格和作者本人通过寥寥二十字推断我的世界观一样幼稚。那我也要推断一下你,至今作者没有对我进行进一步的正面回复,而你08年注册,只读了一本书就是这本欲性派对。你是作者的朋友?小号?
dingdepp网友,你好!你比起SARAH,豆瓣的使用记录才更像是一个正常用户,我喜欢和你这样的网友讨论。 lz持质疑或观望态度都很正常,你可以质疑书的质量,也可以不喜欢,但“就不知道是真好还是水军刷的还是水军刷的”这种话就欠妥了,是对作者以及读者的不信任。 --------------------------------------------- 感谢您支持我质疑与观望的态度!我并没有不信任作者,因为我不了解他(现在通过他对我的回复了解一些他的语言水平和文字功底了);也并没有不信任读者,因为我不知道打分的读者是普通读者还是友情读者。我只是质疑这个分数,9.7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众作家,还没有公开发行的作品就得到9.7分,远远高于举世公认的名著【百年孤独】的9.3分,高于【安娜卡列尼娜】的9.1分,任何正常的读书人都会感到好奇吧? 迩多这么多年写下来,拥有一批固定的读者,这是他自身实力的最好证明,根本不需要找一批人来刷分。我们有幸成为第一批拿到新书的读者,任何评价都是建立在认真读过这本书的基础上,这是对迩多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大家都是爱书之人,犯不着去扮演水军这种下三滥的角色。 --------------------------------------------- 好!如果作者和读者真如此相亲相爱,我向你们致敬!但是我作为一个不了解你们的普通百姓、潜在读者,我是不了解这些的,甚至对于另外一个不愿意去了解的人也就无意愿去辨析“是否刷分”。另外你说“任何评价都是建立在认真读过这本书的基础上”,这不切实际,你只能保证你自己是认真读过的,其他人是否认真读过,我们没法下定论。 任何原创作品都是作者呕心沥血创作的,相信大多数作者都希望靠作品本身的魅力征服读者。迩多是一个很尊重文字和自己作品的人,这是每一个喜欢他的人有目共睹的。 ------------------------------------------ 这段和上一段意思一样。不讨论了。 最后吐槽一下lz的阅读习惯。无论是看电影还是文学作品,或是听音乐,只是人云亦云地选择看或者不看,听或者不听,你的判断力何在?阅读本来就是很私人化的体验,许多你喜欢的书不是别人介绍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在自由读书的过程中“遇到”的,如果没有过“遇到”的经历和心情,你不过是个识字的机器人。 ----------------------------------------- 我发现作者和他的粉丝们都有一个癖好,就是通过只言片语对对方下定论。我们两人并不了解,你是怎么知道我天长日久养成的阅读习惯的?你又怎么知道我对作品和作者有无判断力?我还很羡慕你说的“机器”,机器不需要吃喝拉撒,没有情感牵绊,只要提供能源就可以永动下去。我爱书,我真希望我变成一个看书的机器。可我作为普通人,时间有限,金钱有限,“遇到”的好书少,错过的好书多,所以豆瓣评分和评论也是我购书中的众多参考标准之一,这也是豆瓣网建立完善评分系统的一个目的吧。一本预售阶段评分超过【百年孤独】的作品,一个叫嚣着“爱读不读,没人强求”的所谓文化人,你能不慎重吗?
回作者。“不感兴趣,不读就是,没有人强求的。”这是您回复我的原话。 感谢您的好意,您的书我在发这个帖子前就已经加入购物车了,我是有兴趣买的。送书什么的没必要了,如果那时我觉得不好,给了一星,很伤感情。 祝好!
是不是水军不知道。但我觉得应该都是作者的好友们刷的友情分。我是被这评分骗了买了一本。结果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 去余兴派对的论坛
部分试读于个人小站放出(Edmund)
《线上活动同步进行,瞧瞧你的派对照》(喜乐桃乐茜)
名人推荐语录''(丁苏西)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苏路)
日前收到朋友送我的一本,又去订阅了一本,要到9月才能收到。认识作者是大概7~8年前的事情,看着他从blog.cn到blogbus再到各种杂志,一路写来。
有人做假做的多了,免不了心生疑虑。不客气的说,张元先生的序不够精彩,因为本书最精彩的在于冷不丁的灵光闪现与不自觉流露出的人性悲悯,而张导更多是从一个朋友的角度来看待一本书,而非文本本身。如果出版社有试读放出,恐怕就不会有这样的误会。其实作者真不差这一本两本的书钱。如果你熟悉出版行业就知道一本书作者能挣几个钱,还不够买听苏打水。
其实有心的读者一定会去搜索作者,当年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专栏文章,于是追随博客多年。近年,总是不厌其烦的去购买很多新锐作家的新书,当然失望的也不少。可是,宁愿少喝一杯咖啡少吃一次M记,也要去购买,总是希望能在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里,从书本与文字中找到能一读再读的值得回味的东西。“不敢买”这样的心态确实有点太。。。被网络文化摧残了!哈哈哈
BTW: 作者确实是为数不多的,能在这个时代里让我感动的人。说他用水军这样的话,真让人随时受不了。
回楼上几位,这本书还是预售阶段 就有人给五星好评 确实令人生疑。
另外我的顾虑不是空穴来风, 新书刷成九分的情况比比皆是 比如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618099/
诚如作者回复你的,我们都是上海书展上买到的预先上市的那一批啊!我也真心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楼主,像你这种没看过书的人就请收声吧。
我相信,任何作者在书上市之前,都会赠予朋友,甚至是编辑会将书稿电子版发给书评人和媒体编辑,或者如同书展、预售一类的情况,所以有人先读到是肯定的。
--------------------------------------------------------------------
您这么说我想您已经很清楚了:朋友自然会打人情分。书评人和媒体编辑都是圈内人,得罪人的事情不干,而且不是普通老百姓读者视角,打多少分参考意义不大。书展、预售会在原书基础上创造附加值,比如名人助势,作者读者面对面接触,直观宣传产生的心理暗示,赠送的包装、书签、手袋等等,这些都会让临场的读者兴奋并对图书作出好评。所以这正是我困惑的,一本还没有广泛传播的作品,它得到的评价是不是值得参考?
另外,此书也有人做读书笔记,自然是有人看过。但无论如何你也可以说成是什么刷出来的。
------------------------------------------------
我的原句是:“像我不了解作者,就不知道是真好还是水军刷的,暂时不敢买。 ” 我说我不敢买,是因为我感兴趣、想买,但是不知道评分的人太少,评价又太好,是不是有参考价值。我对您的作品是感兴趣的,而且我并没有一口咬定“这就是水军刷的”,因为我不了解情况;也没有说“这书真好”,因为我没看过。我说的是“还是”,这是好奇而不是质问或谩骂。
不过,你侦探般的警觉不显得很多虑么?为何非以自己狭隘的世界观做量角器去衡量一切呢?不感兴趣,不读就是,没有人强求的。我依旧尊重你所谓的顾虑。
------------------------------------------------------------
您通过我短短的二十五个字就断定我多虑、批判我世界观狭隘,这很武断,也很可笑。我认为评分高,在您面前有两种可能性,“这书真好”和“水军刷的”,一个积极一些,一个负面情绪多一些。我再强调一遍,我并没有咬定是哪一种,而您就强行挑选了负面的可能性来批判我,是不是您更加警觉多虑、世界观狭隘?或是“还是”这个词对从事文字工作的您有些陌生,在您的语言知识积累里钻了空子?
我是很感兴趣的,所以我说不“敢”买,这和不“愿”买不一样,您能体会出来这里面的语气差别么?我突然为您的汉语水平担心起来。
我也并没有人说有人强求我看您的书,您劝解我没人强求我,这是从哪里得出来的结论?而且您说这句话有一种店大欺客的感觉:“不爱看就不看,没人逼你看”。这似乎不是一个写散文的作家这样有文化有身份的人对潜在读者说的话。您的这句话我截图了,我相信有人会感兴趣的,没人强求他们。
PS,黄灿然老师的诗歌和译作都很好,我个人非常喜欢
黄的诗歌再好,您有多喜欢,我却不感兴趣,我可以不读吗?请您一定不要强求我。而且,PS应该写成 P.S. 有两个点的,是英语Postscript的简写,用我们说的汉语翻译过来是信的附笔的意思。您写的PS有可能是PLAYSTATION有可能是PHOTOSHOP,也有可能是“嫖宿”二字的汉语拼音,如果是第三种可能性,这可能是对您口口声声喜欢的黄老师的不敬和爆料,我相信会有更多人感兴趣,没人强求他们的。
不懂“还是”表达出的不确定语义,不懂“不敢”透露出的语气,更不会使用简单的英文。这样的散文大家写出的作品我是无论如何一定要读的。
别强求我不读!
回楼上几位,这本书还是预售阶段 就有人给五星好评 确实令人生疑。
另外我的顾虑不是空穴来风, 新书刷成九分的情况比比皆是 比如
——————————————————————————————————————————————
1,如果预售阶段就有人给五星好评的书你都要生疑,那你以后凡这种书都别买了,因为你这个逻辑就是:因为预售阶段有人好评——那他就是托。那你还买什么?
2,之所以你还买,是因为你想等着,观望,看别人买不买,说好的多还是说坏的多?然后你才买。你就是为了避免自己的风险,而把别人推到前面去,别人买了好了,你不吃亏。别人买了不好,你不买了,你还会接着就会说网络评论也是水军了?那您真是聪明,一点亏不吃,最后谁都得让您占便宜才对得起您的大才。
3,你知不知道这里是个公众的言论平台?你知不知道你的发言会对其他读者造成影响?所以以后说话请你慎重,把话说明白。你不敢买,你可以不买,你说出来又是为什么?不管你有没有过过大脑想想你是为什么,你的行为都对这件事造成了影响,照这个逻辑,作者应该管你要赔偿费,因为你的语言对他的书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还发布在传播速度极快的平台上,最冤的是,你都没读过,还没资格评论呢,你就这么说。
4,你普及了一大段关于PS的来源,是把所有现在仍然用PS这个词的人都教育了一遍的意思吗?你以为就你懂所以你要兼济天下? 不好意思,用PS的话,我至今沟通都没有什么问题,说明它肩负的目前的这个意思还是有很大流通性的。你这么有才,你一定知道语言是必须随着社会文化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字典的解释未必是全部的意义解释。PS就是一个语言符号,用处是让人们进行沟通。现在它能沟通了。不管它老祖宗是什么意思,现在它就是这个意思,而且大部分的人都认可且使用。所以我觉得苦苦追寻的祖宗八代不太具有现实意义。你觉得呢?
6,我辛辛苦苦打了这么多字之后,一抬头,看见了你的头像照片。我后悔了。本来,看到你这张照片,我就不应该说任何话了。因为太体现你的品味和层次了。后来我想想,你为啥非挑她做头像呢?一定是因为你觉得你们此生此世虽然不能在一起,但是你觉得你的性格和她太像了!那就是,不折磨点漂亮的好好的小姑娘,你心里就不痛快。哥们,你快去看病吧,已经不轻了,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lz持质疑或观望态度都很正常,你可以质疑书的质量,也可以不喜欢,但“就不知道是真好还是水军刷的还是水军刷的”这种话就欠妥了,是对作者以及读者的不信任。
迩多这么多年写下来,拥有一批固定的读者,这是他自身实力的最好证明,根本不需要找一批人来刷分。我们有幸成为第一批拿到新书的读者,任何评价都是建立在认真读过这本书的基础上,这是对迩多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大家都是爱书之人,犯不着去扮演水军这种下三滥的角色。
任何原创作品都是作者呕心沥血创作的,相信大多数作者都希望靠作品本身的魅力征服读者。迩多是一个很尊重文字和自己作品的人,这是每一个喜欢他的人有目共睹的。
最后吐槽一下lz的阅读习惯。无论是看电影还是文学作品,或是听音乐,只是人云亦云地选择看或者不看,听或者不听,你的判断力何在?阅读本来就是很私人化的体验,许多你喜欢的书不是别人介绍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在自由读书的过程中“遇到”的,如果没有过“遇到”的经历和心情,你不过是个识字的机器人。
sarah网友,你好!以下是我对你的留言的一些讨论。
1,如果预售阶段就有人给五星好评的书你都要生疑,那你以后凡这种书都别买了,因为你这个逻辑就是:因为预售阶段有人好评——那他就是托。那你还买什么?
----------------------------------------------
你不愧为作者的好读者,连逻辑都和作者一样,你通过短短不到30字就对对方的逻辑和精神状态作武断的结论,这很幼稚。我只是好奇,书是真好还是书托友情打分,没有下结论咬定就是雇人刷的分,这结论是你们帮我下的。你一定要注意这点。
2,之所以你还买,是因为你想等着,观望,看别人买不买,说好的多还是说坏的多?然后你才买。你就是为了避免自己的风险,而把别人推到前面去,别人买了好了,你不吃亏。别人买了不好,你不买了,你还会接着就会说网络评论也是水军了?那您真是聪明,一点亏不吃,最后谁都得让您占便宜才对得起您的大才。
----------------------------------------------
这无可非议,我不了解的作者我当然要观望一下再作决定了,难道所有你不了解的作者你都要买他们新出的书吗?我和你不一样,你08年注册到现在,只读了一本书,就是作者的这本。你比我“狂热”是不是?
3,你知不知道这里是个公众的言论平台?你知不知道你的发言会对其他读者造成影响?所以以后说话请你慎重,把话说明白。你不敢买,你可以不买,你说出来又是为什么?不管你有没有过过大脑想想你是为什么,你的行为都对这件事造成了影响,照这个逻辑,作者应该管你要赔偿费,因为你的语言对他的书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还发布在传播速度极快的平台上,最冤的是,你都没读过,还没资格评论呢,你就这么说。
----------------------------------------------
公众言论的平台自然会百家争鸣,而不是一言堂,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是很正常的。我说我不敢买,这是符合国家有关言论的法律规定的。仅仅因为这四个字作者就要找我要赔偿费,那你的偶像实在是太脆弱了。我不否认我没读过,所以我也并没有针对书的质量进行评论,我只是感慨和好奇书的分数好高呀,还没有公开发行就得到9.7分,高于举世公认的名著【百年孤独】的9.3分,高于【安娜卡列尼娜】的9.1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众作家得到几乎完美的评价,如果书真的有这么惊世骇俗,还在乎我一个小网民的好奇和关注吗?真有这种书,一个月以后就会全球传播的。
4,你普及了一大段关于PS的来源,是把所有现在仍然用PS这个词的人都教育了一遍的意思吗?你以为就你懂所以你要兼济天下? 不好意思,用PS的话,我至今沟通都没有什么问题,说明它肩负的目前的这个意思还是有很大流通性的。你这么有才,你一定知道语言是必须随着社会文化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字典的解释未必是全部的意义解释。PS就是一个语言符号,用处是让人们进行沟通。现在它能沟通了。不管它老祖宗是什么意思,现在它就是这个意思,而且大部分的人都认可且使用。所以我觉得苦苦追寻的祖宗八代不太具有现实意义。你觉得呢?
----------------------------------------------
是的,我认同你的说法,的确网友之间交流不需要这么较真,比如很多时候我们拼音输入法打出错别字互相都能明白一样。但是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时,双方就不能是同一标准。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有必要为自己文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负责。你也说这是一个公共言论的平台,帮你等了四年才读其大作的作者纠正一点小疏忽、小毛病,这很正常,你也应该感到高兴。
另外你说,“用PS的话,我至今沟通都没有什么问题”,难道你也用“ps”而不是规范的"P.S."?我对你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有些好奇。
=======你没打第五条5,直接跳到6了,我有一些讽刺和挖苦的话,你猜猜======
6,我辛辛苦苦打了这么多字之后,一抬头,看见了你的头像照片。我后悔了。本来,看到你这张照片,我就不应该说任何话了。因为太体现你的品味和层次了。后来我想想,你为啥非挑她做头像呢?一定是因为你觉得你们此生此世虽然不能在一起,但是你觉得你的性格和她太像了!那就是,不折磨点漂亮的好好的小姑娘,你心里就不痛快。哥们,你快去看病吧,已经不轻了,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
再一次说明,你通过头像推断我的人格和作者本人通过寥寥二十字推断我的世界观一样幼稚。那我也要推断一下你,至今作者没有对我进行进一步的正面回复,而你08年注册,只读了一本书就是这本欲性派对。你是作者的朋友?小号?
dingdepp网友,你好!你比起SARAH,豆瓣的使用记录才更像是一个正常用户,我喜欢和你这样的网友讨论。
lz持质疑或观望态度都很正常,你可以质疑书的质量,也可以不喜欢,但“就不知道是真好还是水军刷的还是水军刷的”这种话就欠妥了,是对作者以及读者的不信任。
---------------------------------------------
感谢您支持我质疑与观望的态度!我并没有不信任作者,因为我不了解他(现在通过他对我的回复了解一些他的语言水平和文字功底了);也并没有不信任读者,因为我不知道打分的读者是普通读者还是友情读者。我只是质疑这个分数,9.7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众作家,还没有公开发行的作品就得到9.7分,远远高于举世公认的名著【百年孤独】的9.3分,高于【安娜卡列尼娜】的9.1分,任何正常的读书人都会感到好奇吧?
迩多这么多年写下来,拥有一批固定的读者,这是他自身实力的最好证明,根本不需要找一批人来刷分。我们有幸成为第一批拿到新书的读者,任何评价都是建立在认真读过这本书的基础上,这是对迩多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大家都是爱书之人,犯不着去扮演水军这种下三滥的角色。
---------------------------------------------
好!如果作者和读者真如此相亲相爱,我向你们致敬!但是我作为一个不了解你们的普通百姓、潜在读者,我是不了解这些的,甚至对于另外一个不愿意去了解的人也就无意愿去辨析“是否刷分”。另外你说“任何评价都是建立在认真读过这本书的基础上”,这不切实际,你只能保证你自己是认真读过的,其他人是否认真读过,我们没法下定论。
任何原创作品都是作者呕心沥血创作的,相信大多数作者都希望靠作品本身的魅力征服读者。迩多是一个很尊重文字和自己作品的人,这是每一个喜欢他的人有目共睹的。
------------------------------------------
这段和上一段意思一样。不讨论了。
最后吐槽一下lz的阅读习惯。无论是看电影还是文学作品,或是听音乐,只是人云亦云地选择看或者不看,听或者不听,你的判断力何在?阅读本来就是很私人化的体验,许多你喜欢的书不是别人介绍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在自由读书的过程中“遇到”的,如果没有过“遇到”的经历和心情,你不过是个识字的机器人。
-----------------------------------------
我发现作者和他的粉丝们都有一个癖好,就是通过只言片语对对方下定论。我们两人并不了解,你是怎么知道我天长日久养成的阅读习惯的?你又怎么知道我对作品和作者有无判断力?我还很羡慕你说的“机器”,机器不需要吃喝拉撒,没有情感牵绊,只要提供能源就可以永动下去。我爱书,我真希望我变成一个看书的机器。可我作为普通人,时间有限,金钱有限,“遇到”的好书少,错过的好书多,所以豆瓣评分和评论也是我购书中的众多参考标准之一,这也是豆瓣网建立完善评分系统的一个目的吧。一本预售阶段评分超过【百年孤独】的作品,一个叫嚣着“爱读不读,没人强求”的所谓文化人,你能不慎重吗?
回作者。“不感兴趣,不读就是,没有人强求的。”这是您回复我的原话。
感谢您的好意,您的书我在发这个帖子前就已经加入购物车了,我是有兴趣买的。送书什么的没必要了,如果那时我觉得不好,给了一星,很伤感情。
祝好!
是不是水军不知道。但我觉得应该都是作者的好友们刷的友情分。我是被这评分骗了买了一本。结果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