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国内德语文学与哲学译介(2011 - 2013) (Rottwitz)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2014]1-2月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想买的书 (牟仃)
- 人文社外国散文插图珍藏版 (kafk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4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托马斯·曼散文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临时 2014-12-28 17:48:31
对尼采见解独到,发人深省
1 有用 蓝色雨 2017-06-22 23:10:23
这个学期这么会怼人得有一半归功于此书
0 有用 光景 2016-06-30 18:52:35
只是为曼氏来严肃一回,对于学术还是二手式的让我接受,歌德的那一篇,对于即将成年的自己,很是惭愧
0 有用 -Philologie- 2025-03-07 00:18:07 北京
曼,雅思贝尔斯一样,深切地爱着德意志,但是曼的爱太精神、太浪漫、太形而上了,这种爱反倒成了一种实现不了的追怀,最终让曼只能站在德意志的废墟上悲歌。
3 有用 Aulis 2019-08-05 18:50:42
他的文学批评比本雅明易读一些,虽然还是磕磕绊绊,究其原因,难度来源于表述方式的复杂和读者的知识水平,曼是学者型作家,所以你不得不忍受类似魔山和浮士德博士中各领域知识与文本的交叉互渗。再者提到托马斯·曼就不得不联想到德意志(“我在哪里德国文化就在哪里”),实际上曼在他的散文作品里表现出的就是市民阶级精神生活形式的捍卫者和德意志民族心理的勘察者和反省者的形象,他将德意志民族“内向性”的由来追溯到路德的... 他的文学批评比本雅明易读一些,虽然还是磕磕绊绊,究其原因,难度来源于表述方式的复杂和读者的知识水平,曼是学者型作家,所以你不得不忍受类似魔山和浮士德博士中各领域知识与文本的交叉互渗。再者提到托马斯·曼就不得不联想到德意志(“我在哪里德国文化就在哪里”),实际上曼在他的散文作品里表现出的就是市民阶级精神生活形式的捍卫者和德意志民族心理的勘察者和反省者的形象,他将德意志民族“内向性”的由来追溯到路德的宗教改革,经浪漫主义这场逆革命膨胀发酵,最终酿成众所周知的灾难。瓦格纳的歌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和歌德其人其著作,他对这些都秉着一种严肃的崇敬态度进行阐述,论述的切入点,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很自然又很不自然,大巧若拙。最后,除了托尔斯泰,令我惊讶的是他喜欢左拉和屠格涅夫。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