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曼散文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GGH&& 2015-01-10 00:50:55

    Lofter地址删掉了😂

  • 2 Aulis 2019-08-05 18:50:42

    他的文学批评比本雅明易读一些,虽然还是磕磕绊绊,究其原因,难度来源于表述方式的复杂和读者的知识水平,曼是学者型作家,所以你不得不忍受类似魔山和浮士德博士中各领域知识与文本的交叉互渗。再者提到托马斯·曼就不得不联想到德意志(“我在哪里德国文化就在哪里”),实际上曼在他的散文作品里表现出的就是市民阶级精神生活形式的捍卫者和德意志民族心理的勘察者和反省者的形象,他将德意志民族“内向性”的由来追溯到路德的宗教改革,经浪漫主义这场逆革命膨胀发酵,最终酿成众所周知的灾难。瓦格纳的歌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和歌德其人其著作,他对这些都秉着一种严肃的崇敬态度进行阐述,论述的切入点,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很自然又很不自然,大巧若拙。最后,除了托尔斯泰,令我惊讶的是他喜欢左拉和屠格涅夫。

  • 0 胸无大志 2015-02-25 15:09:39

    Feb 20 started/ Feb 24 finished

  • 2 FionaRommel 2022-08-17 17:40:15

    散文随笔、文学评论、演讲稿和书信,这本书里都包含了。不过我还是觉得曼的小说比上述这些都好。《关于我自己》这一篇值得细读,作者本人谈论《布登勃洛克一家》、《死于威尼斯》和《魔山》的创作背景和表达的主题,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对这几本书的理解没有太大偏差,可以说是基本get到了曼的本意。《德意志国和德意志人》这一篇绝对不要错过,既可以当作《浮士德博士》的解读,也可以算做德国版的菊与刀,深入骨髓的民族心理学剖析。《博士莱辛》充分展示了曼高超的骂人水平,看得笑死我了。我自己不太懂音乐和戏剧,所以瓦格纳那篇没看懂。之前读《查拉图斯特如是说》没看懂,所以曼谈论尼采那篇我也没看懂……写弗洛伊德那篇我倒是看懂了,很喜欢。另外,这本书的前言写的很好,值得一看。

  • 0 枯丙仄 2023-02-16 16:06:41 江苏

    (虽然译文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弗洛伊德和瓦格纳等几篇的翻译,很多长句实在是不知所以,横七竖八,但依旧值得一读) 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托马斯•曼,尽管依旧是自恋的,但少了学究气(甚至是幽默的),从而亲切…

  • 0 猪猪贝 2023-06-09 00:34:58 北京

    《德意志国与德意志人》以自省为名,实为献给德意志民族最深情的辩护书。德意志是浮士德,是音乐,是以行善为原点却失足坠入一线之隔的恶的深渊的努力,是有朽者自身的肖像。

  • 0 光景 2016-06-30 18:52:35

    只是为曼氏来严肃一回,对于学术还是二手式的让我接受,歌德的那一篇,对于即将成年的自己,很是惭愧

  • 0 Nosferatu 2021-03-28 16:21:26

    小说写的好,散文也凑合,只是政论写的太枯燥,毕竟他爱艺术胜过政治。关键词歌德、尼采、瓦格纳和自由主义。

  • 0 Davidwhlee 2017-03-21 10:36:54

    非常不错。博士莱辛中外国文人吵架也热闹。有关德意志和德意志人的文字也让人受益匪浅。有关尼采的哲学也让人对尼采的东东有了个纲领。

  • 0 Shoreline 2015-05-28 23:17:05

    散文多少要读一点

  • 1 蓝色雨 2017-06-22 23:10:23

    这个学期这么会怼人得有一半归功于此书

  • 0 都铎 2019-01-19 21:52:22

    一个下午加晚上在书店看完的 其实并不算翻译的很通顺 外文和中文间总隔着一层纱 但即使这样 比起絮叨而无神的东西 我还是比较愿意看这样写的散文

  • 1 Venus 2016-09-09 11:32:34

    当研究资料读。发现穆齐尔确实走得比他更远。曼看重的是歌德以来的写实传统,而穆齐尔在文学领域内触及到的是文学的虚构性本质。 另摘下评尼采的几句话: 通过他,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得以自我克服,他把自己钉上思想的十字架,从而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思想。

  • 0 临时 2014-12-28 17:48:31

    对尼采见解独到,发人深省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