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西方女权运动领袖、法国著名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继《第二性》之后一部描写知识分子命运的辉煌巨著。它以遒劲有力的笔触,深刻地展现了二次大战后法国知识界彷徨歧路、求索奋进的一群众生相:这里有历经磨难而坚守生活信念的作家;有鄙视功名而始终不甘寂寞的精神分析专家;有锐意进取而终于落拓的哲学家;有渴望与人发生肉体关系而后性感全面复苏的女歌手……作者以哲学家的冷峻、女作家的柔情,深刻动人地描写了他们的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沉沦与奋起,使这部小说成为观照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名士风流(全二册)的创作者
· · · · · ·
-
西蒙娜·德·波伏娃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68)――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存在主义的鼻祖让-保尔・萨特的终身知己。她的存在主义女权理论,对西方的思想和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则在一次讲演中说:“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她的无可置疑的才华,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罗贝尔再也不是恒星、路标,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年迈六旬的老人, 身体虚弱、易病,失去了过去的保护,又面临着未来的威胁。我两眼睁得大大的,背靠着枕头。我必须想方设法拉开一定距离,以便更好地看清他,仿佛在这二十个春秋,我未曾毫不犹豫地爱过他。 要这样做,并非易事。曾有过一段时期,我远远地望着他,可那时我年纪太轻,看他时距离拉得太远了。一些同窗好友在索邦学院把他指给了我,人们对他议论纷纷,话中交织着钦佩与愤慨。人们私下传说他酗酒、逛妓院。若真是如此,对我倒更有吸引力。我儿时笃信宗教,这给我留下了副作用。在我看来,罪孽是上帝不存在的可悲的表现,倘若有人告诉我迪布勒伊强奸少女,我准会把他奉为一种圣人。可惜他的恶癖微不足道,而他取得的过多的荣誉却惹我恼怒。我开始听他授课,并暗自发誓,一定要把他当作一个虚假的伟人。他显然不同于其他教授,来时像阵风,总要迟到四五分钟。一开始,他的两只狡黠的大眼睛少不了先审视我们一阵,然后开始授课。他的声调忽而和蔼可亲,忽而咄咄逼人。他一副粗暴的面孔,声音猛烈,经常纵声大笑,我们有时觉得他带有几分疯狂,这一切之中无不蕴藏着某种挑衅。他身着十分洁白的衬衣,双手干干净净,脸刮得无可挑剔,因此,他穿的茄克衫、毛线衣和肥大的鞋子更显得有伤大雅,而不是因为马虎所能原谅的。他喜欢的是舒适而不是体面,即无拘无束, 而这在我看来是故作姿态。我读过他的小说,可不大喜欢。我期待的是这些小说能给我某种令人激奋的启示,可它们给我讲述的却是普普通通的人物、平平庸庸的情感和一大堆在我看来无关紧要的琐事。至于他授的课,确实很有趣,这我同意,可说到底,平淡无奇,没有任何独到之处。他总是那么自信,使得我无法抵挡内心的欲望,恨不得驳斥他一番。噢!我也坚信真理属于左派,打从我孩提时代起,我就觉得资产阶级思想散发着某种愚蠢和虚假的气息,散发着一种极为难闻的臭味。后来,我在《福音书》中得知人是平等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阅读笔记】第一部(第1-6章) -
一只黑猩猩和人类中最低能的人之间的差别要比后者与爱因斯坦之间的差别大得多!表现自我的意识,这是一种绝对的存在。 可笑嘛,是因为人们往往以巨大、辉煌的梦想而开始,可后来获得了一点小小的成功,也就十分满足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阅读笔记】第一部(第1-6章)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名士风流(全二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名士风流(全二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为什么她的小说这么无聊?
读完《女宾》读这本会觉得波伏瓦的虚构写作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说实话还是让我觉得她的确没有讲故事的天赋,而且这种天赋也不能被后天训练出来。 《第二性》是我阅读的第一部她的作品,然而从《女宾》到《名士风流I》,我还是无法接受并且疑惑于她把小说写得比学术著作无聊和...
(展开)

西蒙娜·德·波伏娃:羁绊之中的自由
西蒙娜·德·波伏娃:羁绊之中的自由 马维 提起波伏娃,就在写下上述标题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近二十年前初读其回忆录时的情形:那是一册名为《西蒙·波娃回忆录(第一卷)》的平装本,比后来我在图书馆见到的煌煌八大卷的精装本,显然要简陋得多。事实...
(展开)
>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8.1分 484人读过
-
W. W. Norton & Company (1999)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8.1分 208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8.4分 15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岊湬的书柜(4) (岊湬)
- 有得看^^ (==)
- 南周书目 (airq7)
- [入手待读 I] (书鬼)
- Existentialism 存在主义及相关 (公子小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2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名士风流(全二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sel.xiii 2022-08-14 14:04:19
花了点时间才真正开始对政治辩论产生兴趣,越读到后面越喜欢…! 表面上描绘的是二战后法国左派知识分子群像,实则围绕的还是个人存在和价值问题。我想书里的男男女女大致分为了两派:男性总想通过政治事业和社会影响来确立自身价值,而女性总在反复确认自己是否被爱 —— 分别反映了存在主义里"行动"和"他者"的重要性。波伏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能够随时跳脱而出并以一种极致冷静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心理活动,跨洋之恋和最后... 花了点时间才真正开始对政治辩论产生兴趣,越读到后面越喜欢…! 表面上描绘的是二战后法国左派知识分子群像,实则围绕的还是个人存在和价值问题。我想书里的男男女女大致分为了两派:男性总想通过政治事业和社会影响来确立自身价值,而女性总在反复确认自己是否被爱 —— 分别反映了存在主义里"行动"和"他者"的重要性。波伏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能够随时跳脱而出并以一种极致冷静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心理活动,跨洋之恋和最后一章都写得太漂亮了。 (展开)
0 有用 森見少女 2018-08-29 11:27:04
怎么会有人写小说还没理论好看?!想出坑……可惜晚了……哭唧唧(꒦ິ⌓꒦ີ)
0 有用 freelicks 2023-01-05 00:19:33 辽宁
最好的,我们的神话(作为历史)和现实
4 有用 流浪R 2016-11-23 23:07:16
呵,看啊,这就是知识分子们啊,这就是绝望而悲悯,天真而执着的知识分子们啊。或许渺小的知识分子对这个时代毫无作用,甚至连做出这个毫无意义的选择都左右为难,但这恰恰就是知识分子们可敬的地方。当他们什么时候放下怜悯与良知,那他们或许也就能从救世的绝望中挣脱。
0 有用 焦糖豆子 2022-11-16 15:32:08 重庆
作为心理医生的主角安娜,在遭遇中年困顿、迷惘之后,出现了精神抑郁的危机,以至于想通过吃药毒死自己,来摆脱一成不变且毫无起色的周遭。之所以会产生这样决绝的想法,是因为人到中年的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将不再被亲友需要,也感觉到自己对职业萌生了畏惧和厌倦的念头。然而在经历了濒临死亡的心理预演后,她却在女儿纳迪娜及时的呼声中回过魂来,终究并着双脚返还此世,继续过上周而复始又变幻无常的日子。作为第一配角的亨利,不... 作为心理医生的主角安娜,在遭遇中年困顿、迷惘之后,出现了精神抑郁的危机,以至于想通过吃药毒死自己,来摆脱一成不变且毫无起色的周遭。之所以会产生这样决绝的想法,是因为人到中年的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将不再被亲友需要,也感觉到自己对职业萌生了畏惧和厌倦的念头。然而在经历了濒临死亡的心理预演后,她却在女儿纳迪娜及时的呼声中回过魂来,终究并着双脚返还此世,继续过上周而复始又变幻无常的日子。作为第一配角的亨利,不管在职业方面还是婚恋方面都享足了好运气,可是迪布勒伊、波尔、若赛特……却没有那般犹如神明护体的魔力与幸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