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看透世人不难,但于己无益。我们不正是因为出于瞬间的念头,没有去透视对方的心灵,甚至为此付出蒙蔽自己的代价,才能因此而相爱的吗?
当一个人觉得他懂爱情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个傻逼了。
当一个理性悲观主义者陷入爱情的时候
没有爱,我们就没有能力定位一个合适的身份;拥有爱,我们就可以不断确定自我的存在
把最后一点看完了,不习惯这种乌泱乌泱的脑内弹幕叙事风,看的非常艰难,几次都觉得看不下去了,好在中后段慢慢跟上了节奏,不太喜欢,爱情真的没法剖析,用科学不能用哲学也不能,我们能剖析自己但不可能剖析爱情,爱情太像鬼火了,今天燃起明天熄,没有任何规律,也从不讲道理
这书就像是罗兰·巴特《恋人絮语》的通俗版本。不仅是小说的形式被拓展,更迷人的是阿兰的分析每一丝都戳中我仅有的体验。我感慨于自己意识到过的那些琐碎的收获总算是被人用最理性最迷人的话语总结出来了。写这份爱情时的阿兰才23岁,不知道现在他有没有什么新的看法?
看不下去他的书。以上。
【2018第47本】与其说是“爱情笔记”,不如说是“爱情验尸报告”——一段浪漫邂逅产生的激情澎湃的“真爱”,是如何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由于女方移情别恋而惨淡收场。这种号称“思想小说”的作品,情节简单,甚至略俗套,看点在于作者运用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文学甚至生理学,全面剖析一段爱情从萌芽到成熟再到腐败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博引旁征,有些地方确有启发,不过有掉书袋之嫌,略腻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中的男主角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而非成长型思维,在爱情中渴望完美恋人,一旦发现有一点瑕疵,例如买鞋品味糟糕,爱意很容易消减,全靠强迫自己视而不见才能继续沉浸爱河,长此以往,就算女方不出轨,恐怕这段感情也不太乐观。有意思的是,爱情消失的一方,先是从身体上表现出来,然后才爱上别人,与我们通常认为的相反。
好思辨 好有逻辑 好清晰 句句话都想划线标粗~
每一段相爱都是希望压倒自知之明的胜利。
半调子解析=死;过度解析(出结论并坚持结论)=半死;不解析=开心青少年
感觉跟米兰·昆德拉的味道很相似。故事情节简单,但作者喜欢思考,事无巨细地从哲学视角分析很多细节,反思人们的微妙心理。其中不乏让人产生共鸣、想要与作者击掌的阅读体验。
被人爱恋使人们意识到,他人与自己有一样的需要,当初正是因为这种需要,我们才会去爱。如果我们什么都不缺乏,那么就不会有爱的生成。我们意识到他们也需要一个偶像,我们明了心上人不能逃脱与我们类似的无助感。为了承担起拯救与被拯救的双重责任,我们被迫不再幼稚被动地躲藏在上帝般的赞赏和崇拜中
当爱情可以理论,它还是爱情吗?
每一例相爱都是(借用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话)希望压倒自知之明的伟大胜利。 Every fall into love involves the triumph of hope over self-knowledge.
明快,流畅,翻译的不错..一个关于爱情的案例分析。
如此俗气的题材,也亏阿兰德波顿才能写出点味道。四星和五星之间的书,念在初读阿兰给我的喜悦,姑且五星吧。另,翻译也很考究。
一个马克斯兄弟情结患者觉得说的太中要害
啊为什么评价都这么高,有些剧你看了开头就猜到了结尾,有些人你看了脸就知道他便秘,有些书你看了一半就知道该怎么吐槽,德伯顿借故事情节写爱情哲思笔记的用意太过刻意了。
我知道您年轻,潇洒,才华横溢!可真讨厌这些笔记!您不如去写情爱笔记。
> 爱情笔记
359 有用 亚比煞 2014-05-24 20:35:11
看透世人不难,但于己无益。我们不正是因为出于瞬间的念头,没有去透视对方的心灵,甚至为此付出蒙蔽自己的代价,才能因此而相爱的吗?
306 有用 商夏 2013-04-28 18:23:07
当一个人觉得他懂爱情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个傻逼了。
143 有用 Ying 2011-10-30 11:22:25
当一个理性悲观主义者陷入爱情的时候
71 有用 小岩井 2013-01-11 15:20:02
没有爱,我们就没有能力定位一个合适的身份;拥有爱,我们就可以不断确定自我的存在
41 有用 我累特 2016-09-11 02:07:25
把最后一点看完了,不习惯这种乌泱乌泱的脑内弹幕叙事风,看的非常艰难,几次都觉得看不下去了,好在中后段慢慢跟上了节奏,不太喜欢,爱情真的没法剖析,用科学不能用哲学也不能,我们能剖析自己但不可能剖析爱情,爱情太像鬼火了,今天燃起明天熄,没有任何规律,也从不讲道理
28 有用 mOco 2012-08-01 10:32:04
这书就像是罗兰·巴特《恋人絮语》的通俗版本。不仅是小说的形式被拓展,更迷人的是阿兰的分析每一丝都戳中我仅有的体验。我感慨于自己意识到过的那些琐碎的收获总算是被人用最理性最迷人的话语总结出来了。写这份爱情时的阿兰才23岁,不知道现在他有没有什么新的看法?
23 有用 Silvara澈 2009-03-30 18:30:11
看不下去他的书。以上。
21 有用 临素光 2018-07-27 22:28:19
【2018第47本】与其说是“爱情笔记”,不如说是“爱情验尸报告”——一段浪漫邂逅产生的激情澎湃的“真爱”,是如何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由于女方移情别恋而惨淡收场。这种号称“思想小说”的作品,情节简单,甚至略俗套,看点在于作者运用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文学甚至生理学,全面剖析一段爱情从萌芽到成熟再到腐败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博引旁征,有些地方确有启发,不过有掉书袋之嫌,略腻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中的男主角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而非成长型思维,在爱情中渴望完美恋人,一旦发现有一点瑕疵,例如买鞋品味糟糕,爱意很容易消减,全靠强迫自己视而不见才能继续沉浸爱河,长此以往,就算女方不出轨,恐怕这段感情也不太乐观。有意思的是,爱情消失的一方,先是从身体上表现出来,然后才爱上别人,与我们通常认为的相反。
18 有用 H. 2015-07-17 06:59:17
好思辨 好有逻辑 好清晰 句句话都想划线标粗~
17 有用 猪大勇 2018-03-31 07:59:33
每一段相爱都是希望压倒自知之明的胜利。
15 有用 magggot 2013-01-09 18:31:53
半调子解析=死;过度解析(出结论并坚持结论)=半死;不解析=开心青少年
11 有用 小畅 2014-10-14 20:32:41
感觉跟米兰·昆德拉的味道很相似。故事情节简单,但作者喜欢思考,事无巨细地从哲学视角分析很多细节,反思人们的微妙心理。其中不乏让人产生共鸣、想要与作者击掌的阅读体验。
13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7-09-26 01:52:01
被人爱恋使人们意识到,他人与自己有一样的需要,当初正是因为这种需要,我们才会去爱。如果我们什么都不缺乏,那么就不会有爱的生成。我们意识到他们也需要一个偶像,我们明了心上人不能逃脱与我们类似的无助感。为了承担起拯救与被拯救的双重责任,我们被迫不再幼稚被动地躲藏在上帝般的赞赏和崇拜中
9 有用 茶喵喵 2012-06-07 08:11:14
当爱情可以理论,它还是爱情吗?
11 有用 李伯伯 2012-08-21 00:28:10
每一例相爱都是(借用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话)希望压倒自知之明的伟大胜利。 Every fall into love involves the triumph of hope over self-knowledge.
5 有用 尘 2009-10-08 23:37:18
明快,流畅,翻译的不错..一个关于爱情的案例分析。
5 有用 大甜甜~~ 2010-12-09 12:07:35
如此俗气的题材,也亏阿兰德波顿才能写出点味道。四星和五星之间的书,念在初读阿兰给我的喜悦,姑且五星吧。另,翻译也很考究。
5 有用 鸭梨 2015-11-29 18:24:28
一个马克斯兄弟情结患者觉得说的太中要害
4 有用 鹤舞墨音 2011-07-07 11:24:01
啊为什么评价都这么高,有些剧你看了开头就猜到了结尾,有些人你看了脸就知道他便秘,有些书你看了一半就知道该怎么吐槽,德伯顿借故事情节写爱情哲思笔记的用意太过刻意了。
3 有用 眠去 2011-05-29 18:17:36
我知道您年轻,潇洒,才华横溢!可真讨厌这些笔记!您不如去写情爱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