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欧洲,下篇主要写亚洲,带上非洲的古代埃及。欧洲从古罗马末期起就进入了基督教世界,亚洲则是伊斯兰教和佛教、印度教世界。不同地域的文明产生了不同的宗教,而宗教的不同又强化了文明的差别。建筑的地区性、民族性之中,宗教就占着重要的地位。在许多时候,宗教建筑往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成就。所以这上、下篇,几乎可以用不同的宗教建筑来界分。
本书以讲座的形式,按历史顺序,介绍外国19世纪新建筑运动开始之前的建筑。共20讲,分上、下两篇,不是完整的建筑史,而是择重点而述。以不同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在历史的延承中建筑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一本优秀的外国建筑史基础读物。
外国古建筑二十讲的创作者
· · · · · ·
-
陈志华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志华,1929年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1994年退休。
主要专著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意大利古建筑散记》、《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文献》,合作编译了《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建筑美学卷》,另还写有一本杂文集《北窗集》。
陈志华1989年起从事中国乡土建筑调查和研究,至今已出版《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诸葛村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婺源乡土建筑》等四本书。
目录 · · · · · ·
前言
上篇
第一讲 公民的胜利
第二讲 把人体美赋予建筑
第三讲 面包和马戏
第四讲 拱券革命
第五讲 西方不亮东方亮
第六讲 无情世界的感情
第七讲 文明地域扩大
第八讲 新时代的曙光
第九讲 畸形的珍珠
第十讲 市民的客厅
第十一讲 “伟大的风格”
第十二讲 摇摆与妥协
第十三讲 自由・平等・博爱
第十四讲 古典与浪漫
第十五讲 方生未死之际
下篇
第十六讲 从自然神崇拜到皇帝崇拜
第十七讲 四达之地
第十八讲 宗教的象征
第十九讲 敬慎者的家园
第二十讲 敢于输入也勇于创造
后记
· · · · · · (收起)
上篇
第一讲 公民的胜利
第二讲 把人体美赋予建筑
第三讲 面包和马戏
第四讲 拱券革命
第五讲 西方不亮东方亮
第六讲 无情世界的感情
第七讲 文明地域扩大
第八讲 新时代的曙光
第九讲 畸形的珍珠
第十讲 市民的客厅
第十一讲 “伟大的风格”
第十二讲 摇摆与妥协
第十三讲 自由・平等・博爱
第十四讲 古典与浪漫
第十五讲 方生未死之际
下篇
第十六讲 从自然神崇拜到皇帝崇拜
第十七讲 四达之地
第十八讲 宗教的象征
第十九讲 敬慎者的家园
第二十讲 敢于输入也勇于创造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拨乱反正之后,我才有机会去亲眼看一看我讲过多少遍、写过多少遍的外国建筑。我曾经几乎为它们付出生命的代价。当我第一次登上雅典卫城的时候,泪流满面,咬紧嘴唇才没有哭出声来。连续在卫城上呆了整整4天,恍恍惚惚,好像什么都看到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看到。我在卫城所体验的,哪里只是一座天上宫阙般的建筑群,更是雅典公民为独立、自由、民主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放射着英雄主义灿烂光芒的斗争。正是他们舍生忘死的斗争,开启了西方辉煌的文明。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48页 -
86页 市民文化改变了基督教,是从信仰钉在十字架上的救世主耶稣改成崇拜圣母。耶稣是严厉的裁判者,人们在他面前怀着犯罪感,怕被罚进地狱。罗曼时期和以前的中世纪基督教使人恐惧。圣母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大的,她是最仁爱的母亲,人们在她面前祈求得到保护。哥特时期的基督教还给人们以尊严,使人充满了得救的希望而向往天堂。基督教成了“无情世界的感情”。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外国古建筑二十讲"的人也喜欢 · · · · · ·
外国古建筑二十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技术、美学和文化的三位一体
建筑风格反映的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文化风貌,建筑的表现力也受结构工艺的制约。这是本书的中心论点。作者陈志华先生早年从事社会学相关研究,为建筑史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也帮助我们从社会文化角度理解西方建筑风貌。 古希腊时代:木结构的遗产和柱式审美的建立 古希腊的社...
(展开)


我想带这本书去欧洲旅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亲眼看一看这些伟大的建筑了。 倒不是因为这本书把欧洲的古建筑描绘得多么气势恢宏、美轮美奂,而是因为在作者笔下,这一座座古建筑不再只是由砖石砌成的艺术作品,它们还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走近它们,就是走近历史,走近人类文明曾经有... (展开)>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8.6分 2166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21)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聯經 (20030801)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老板开的书单 (拉拉线)
- 万圣书园14年畅销排行榜(2001~2014) (二楼南书房)
- 研 (eidos)
- 要读的书(图书馆已有) (落葉知秋可烹茶)
- 购书单 (彼夏未央)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Vamei 2014-02-03 07:00:45
从建筑到历史到人文。从古希腊开始,徐徐道来,非常好读。
1 有用 NER:D 2018-05-14 22:46:40
4星减1星再补0.5星。无参考文献,引用选择性带括弧,无脚注尾注,无图源及索引,末尾倒是一堆出版物广告。。。 不否认著者的心血,称得上融会贯通,章内逻辑清晰。但硬伤是会误人子弟的。年代写错还算小,图片与文字不符就实在不妥了。不知后来修订没。后记很真实,那个年代中国学者太不容易。一己之力能完成这样的定件,老先生辛苦了。
0 有用 与非鱼 2009-03-07 20:04:07
未完
0 有用 澹荡人 2009-05-23 17:11:21
好书!
0 有用 *光* 2019-08-02 21:11:42
不错的入门读物,可惜插图太少了,只看文字描述并不清楚。此书的装订是个大问题
0 有用 SinoPopulusque 2021-03-15 22:56:33
陈志华老先生为大众写的外国建筑史介绍,语言行文清新洗练,含蓄隽永又充满感情,引人入胜,处处体现着陈志华先生的人文情怀。在他的笔下,欧美、中东、伊斯兰、南亚、远东几千年辉煌的建筑艺术,建筑师和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铺开了一幅美妙的画卷。
0 有用 滴水洪流 2020-05-26 16:36:21
融汇贯通历史和建筑的好书。曾经带着这本书在德国工作两年,以这本书为指引,寻访意大利土耳其法国等等的历史建筑,至今记忆犹新。
0 有用 *光* 2019-08-02 21:11:42
不错的入门读物,可惜插图太少了,只看文字描述并不清楚。此书的装订是个大问题
1 有用 NER:D 2018-05-14 22:46:40
4星减1星再补0.5星。无参考文献,引用选择性带括弧,无脚注尾注,无图源及索引,末尾倒是一堆出版物广告。。。 不否认著者的心血,称得上融会贯通,章内逻辑清晰。但硬伤是会误人子弟的。年代写错还算小,图片与文字不符就实在不妥了。不知后来修订没。后记很真实,那个年代中国学者太不容易。一己之力能完成这样的定件,老先生辛苦了。
0 有用 Vic.Svetlana 2017-10-09 13:38:06
历史,人文,建筑融为一体道来建筑背后的故事。可惜文笔略平实,读来虽不晦涩,但仍略微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