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张爱玲是民国时期的临水照花人,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对人生充满悲剧感;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后面的“可怜 ”,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行来却是从衣着打扮到待人接物,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40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风头出尽,几乎得到电影明星般的风光,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致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及极度的孤寂。”
怀念她,并无他法,只能选择文字,在文字中找寻与这个冰冷又热情的女人的心意相通。
本书即是私人解读张爱玲,通过分析张小说里的人物性格,还有她与身边的人——比如母亲、父亲、胡兰成、姑姑、弟弟等的一些事迹,透视张的内心世界,还原一个真实的张爱玲。
张爱玲的作品直指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世俗生活,处处体现着她的人生哲学和生...
张爱玲是民国时期的临水照花人,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对人生充满悲剧感;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后面的“可怜 ”,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行来却是从衣着打扮到待人接物,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40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风头出尽,几乎得到电影明星般的风光,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致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及极度的孤寂。”
怀念她,并无他法,只能选择文字,在文字中找寻与这个冰冷又热情的女人的心意相通。
本书即是私人解读张爱玲,通过分析张小说里的人物性格,还有她与身边的人——比如母亲、父亲、胡兰成、姑姑、弟弟等的一些事迹,透视张的内心世界,还原一个真实的张爱玲。
张爱玲的作品直指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世俗生活,处处体现着她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本书属于张爱玲的思想传记,全书提到宿命、纯粹、虚无、爱情等几个命题。其文笔柔而不腻,瘦而不柴,与张爱玲的文笔不相上下,是对张爱玲的深度解读,激发深度渴望后以大壶解渴。
与通常张爱玲的研究著作关注于她“做些什么”和“写些什么”不同,这本书旨在通过张爱玲”写些什么”体会她“想 些什么”,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张爱玲可能与今天的读者有更多的共鸣。
——周作人、张爱玲研究者 止庵
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张爱玲都是中国现代文学景区中一处无法不看的景点:幽深而又绚丽,凄清而又喧闹,纯净而又驳杂,临水照花顾影自怜,而又大红大紫摇曳生姿。您手上的这本书,无疑是“爱玲景观”独具匠心的解析与导游……
——翻译家、学者 林少华
月下的书没有学者腔,对张爱玲的会心处,直逼精神的痛楚。知道文本的隐秘者,才能解人解世。此书读人时的灵动与机敏,颇值一赞。
——中国人民文学院院长 孙郁
爱恨不如期的创作者
· · · · · ·
-
月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月下,80女子,现居北京。出版长篇小说《你是笙歌我是夜》文化随笔《爱恨不如期:遗世独立张爱玲》多家报纸、杂志特约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157424540)
目录 · · · · · ·
“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比起外界的力量,人是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一生一世都不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选择:红玫瑰和白玫瑰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刻薄:到底是上海人
“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们倒独一口凉气,把心渐渐冷了。我们不幸生活于中国人之间,比不得华侨,可以一辈子安全地隔着适当的距离祟拜着神圣的祖国。那么,索性看个仔细吧!”
· · · · · · (更多)
“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比起外界的力量,人是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一生一世都不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选择:红玫瑰和白玫瑰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刻薄:到底是上海人
“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们倒独一口凉气,把心渐渐冷了。我们不幸生活于中国人之间,比不得华侨,可以一辈子安全地隔着适当的距离祟拜着神圣的祖国。那么,索性看个仔细吧!”
纯粹:我们回不去了
“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
自欺:我爱你跟你无关
“以美好的身体取悦于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也是极普遍的妇女的职业……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分别。”
自恋:孤标傲世偕谁隐
“有些东西我觉得是应当为我所有的,因为我较别人更会享受它,因为它给我无比的喜悦。”
爱情:哦,你也在这里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想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
悲悯:青灰调子上一抹亮色
“浴室的玻璃窗临着阳台,拍的一声,一只皮球蹦到玻璃上,又弹回去去了。我弟弟在阳台上踢球。他已经忘了那回事了。这一类的事,他是惯了的。我没有再哭,只感到一阵寒冷的悲哀。”
苍凉:没有一种感情不是千疮百孔
“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乏人性。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孤独:心是孤独的猎手
“他是一个孤零零的旁观者。他冷眼看着他们,过度的鄙夷与淡漠使他的眼睛变为淡蓝色的了,石子的青色,晨霜上的人影的青色。”
心经:原来现在海枯石烂也很快
“我是一生一世不打算离开你的。有一天我老了,人家都要说:她为什么不结婚?她根本没有过结婚的机会!没有人爱过她!谁都这样想——也许连你也会这样想。我不能不防到这一天,所以我要你记得这一切。”
欲望:一个疯子的审慎与机智
“难不成我跟了个残废的人,就过上了残废的气,沾都沾不得?”她睁着眼直勾勾朝前望着,耳朵上的实心小金坠子像两只铜钉把她钉在门上——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
荒谬:西西弗的幸福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道,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媚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人类天生的是爱管闲事。为什么我们不向彼此的私生活里偷偷的看一眼呢?既然被看者没有多大损失而看的人显然得到了片刻的愉悦?凡事牵涉到快乐的授受上,就犯不着斤斤计较了。较量些什么呢?——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虚无:终归是要被打翻的
“敦凤独自坐在房里,蓦地静了下来。隔壁人家的电话铃远远地在响,寂静中,就像在耳边:‘噶儿铃……铃!……噶儿铃……铃!’一遍又一遍,不知怎么老是没人接。就像有千言万语要说说不出,焦急、恳求、迫切的戏剧。”
背叛:被背叛的遗嘱
“遗传就是这样神秘飘忽……”
· · · · · · (收起)
喜欢读"爱恨不如期"的人也喜欢 · · · · · ·
爱恨不如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不为美女折腰,只为才女俯首。 | 来自芦哲峰 | 1 回应 | 2012-11-27 10:29:17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浪读书 (你找不到我的)
- 月下的书 (月下)
- 我的散文类电子书 (wizard)
- 茗芳斋 (君茗芳)
- 书单 | 我的阅读2024 (徐小蟹)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爱恨不如期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NAGI 2013-07-20 15:09:42
真是令人沉迷……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毒药似的爱情。 红玫瑰与白玫瑰……多老的一个段子。谁曾想到过连作者自己本身都未曾把这个道理想清楚想透彻过。 现实太严酷,所以只好躲在思想的夹缝里。 这本书看得难过啊。问题是现实就是这么难过。甚至比这本书写的还要难过。虽然有逃避现实之嫌,但看完这本书真得换本治愈点的看看。 人生之疾苦,远远不可知。
0 有用 wizard 2017-04-24 22:30:35
这是讲小说还是讲鸡汤?
1 有用 榭晓囡 2014-04-12 18:12:13
單純從閱讀感說,這是本很好讀的書,如果你曾通讀過張愛玲的作品。但卻不是一部好書。不喜歡作者的構思邏輯,雖然文中不乏各種經典的旁佐和引言,仿佛作者多麼文藝,多麼懂張愛玲,多麼透析她的生平。然而私不以為然。在我看來,不過是作者以張愛玲的名義寫得一部抨擊玩世不恭或者負心漢或者缺乏擔當男人乃至不健康愛情的偽傳記。視角太狹隘,重筆墨反覆提及她與胡蘭成這樣那樣的感情挫敗對她的影響,卻沒有提到少年時代成長對她人... 單純從閱讀感說,這是本很好讀的書,如果你曾通讀過張愛玲的作品。但卻不是一部好書。不喜歡作者的構思邏輯,雖然文中不乏各種經典的旁佐和引言,仿佛作者多麼文藝,多麼懂張愛玲,多麼透析她的生平。然而私不以為然。在我看來,不過是作者以張愛玲的名義寫得一部抨擊玩世不恭或者負心漢或者缺乏擔當男人乃至不健康愛情的偽傳記。視角太狹隘,重筆墨反覆提及她與胡蘭成這樣那樣的感情挫敗對她的影響,卻沒有提到少年時代成長對她人生的影響,至於她的後半生也幾乎是幾筆帶過,至於為何她的一生充滿戲劇性的悲劇色彩,她全然不解,除了欣賞,迎合,看不到更多深層的分析,張愛玲是近代傑出的女作家,但個人以為你不能因為某人作品傑出而不去看TA為人處事,仿佛她是純天然高貴的她的人生她的性情都是最好的無謬的,。誰說的,往往天才都是深井病。 (展开)
0 有用 时间的灰烬 2013-02-08 14:56:37
以前在图书馆借过一本张爱玲的传记 ,翻了几页就再没动过,总觉得她离自己很远,遥不可及。这本却很不一样,读过终于觉得算是认识了她,总会产生很多共鸣。
0 有用 海森森 2013-02-28 12:46:45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何不及时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