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的书评 (8)

抚顺读书人 2012-07-15 08:53:47

走进另一个无声的世界《耳蜗》

走进另一个无声的世界《耳蜗》 虽然这个世界上残疾人总数有几亿人,中国也达到了八千多万,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还是很难见到他们的,他们都隐藏在一些角落中,轻易不和这个社会接触,变得如同隐形人一样。在我认识的人中,在我的生活圈子中就找不到一个残疾人。所以...  (展开)
泥巴 2012-07-22 09:32:05

爱与责任

《耳蜗》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人工耳蜗的发明、在我国的应用以及我国耳聋患者的现状。书中提及“(台湾人)务实,注重细节,为人低调”,书前王永庆先生的女儿王瑞华写的序《谱写人间美好和谐的篇章》的确反映了这个特点,我读了深受感动。韩德民教授在《耳蜗》新书发布会上的致词...  (展开)
御宅暴君 2019-08-30 11:05:44

中国人工耳蜗发展史的纪录文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先前发现中国最早植入人工耳蜗的人是陆峰,网上他的事迹不多,不过我意外发现了这本书。便不假思索从多抓鱼上一键买下。 我以为这书会讲几位听障人的人生故事,能对 self-knowledge 有所帮助——不过事实上是通过纪实文学手法,着笔于种种少数聋儿家庭和爱心人士,简单地重现...  (展开)
静纯 2012-07-20 16:35:53

爱,令人间最美

爱,令人间最美 ——我读《耳蜗》 文\蠹鱼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而这一次又是漫长的短暂。人生中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同的困苦,在困苦袭来的时候,每个人无论身处什么情境中,最需要的就是关爱。而最可贵的就是:爱与被爱。世界也因爱变得生动而美丽。 真情演绎完美,爱成全...  (展开)
黃花貍 2012-07-04 15:04:11

多导人工耳蜗创始人克拉克医生发现自己天命的一段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对新医疗装置的审批极为严格。它将临床装置研究指定为显著风险和非显著风险,由于人工耳蜗植入部位在头部,手术的解剖空间和内耳的精密性决定了它为显著风险。 风险等级为三类,这是最高风险级别。 是谁开启了这个一直被认为是耳疾禁区的大门? 在多导人工...  (展开)
猫娘 2012-08-06 09:40:58

不忍多读,不忍多说

刚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很害怕,因为看见不少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似乎并不是很高,界定为“歌德派”的评价也出现了,我原本读这本书,是想要了解一群因为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必须生活在声音荒漠中的人们的人生,倘若这本书如给出不好评价的读者们所说是为了歌颂某一党派某一覆盖了...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果子林001 2012-08-09 12:53:59

想要听到世界

据新快报报道,毕业于广州美院版画系在小洲村做美术老师的钟闪,在给两岁的儿子迦迦做听力测试时才发现孩子原来一直听不到,他的世界里没有声音。这种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只有赶早植入人工耳蜗才能弥补,拖延过久,就会慢慢失去语言功能并影响智力发育。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人工...  (展开)

订阅耳蜗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