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记载这个“圣人”谈话的书也就成了“圣书。”学术界更是将《歌德谈话录》看做研究歌德的秘读书目;有些专家甚至把这《歌德谈话录》当做歌德自己的作品。另外,许多学者对书中记述的还必须景和谈话一点也不怀疑会有失真的地方,绝对相信它们的可靠性。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绝大多数学者都把爱史曼的《歌德谈话录》看做是客地、忠实地记载了歌德的谈话,是一份绝对可靠的第一手文献。
歌德谈话录的创作者
· · · · · ·
-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作者
-
朱光潜 译者
目录 · · · · · ·
1823年1823年6月10日(初次会见)1823年6月19日(给爱克曼写介绍信到耶拿)1823年9月18日(对青年诗人的忠告)1823年10月29日(论艺术难关在掌握个别具体事物及其特征)1823年11月3日(关于歌德的游记;论题材对文艺的重要性)1823年11月14日(论席勒醉心于抽象哲学的
1823年1823年6月10日(初次会见)1823年6月19日(给爱克曼写介绍信到耶拿)1823年9月18日(对青年诗人的忠告)1823年10月29日(论艺术难关在掌握个别具体事物及其特征)1823年11月3日(关于歌德的游记;论题材对文艺的重要性)1823年11月14日(论席勒醉心于抽象哲学的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文化教养有什么用,如果我们不愿用它来克服我们的自然倾向?要求旁人都合我们的脾气,那是很愚蠢的。我从来不干这种蠢事。我把每个人都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人,可以让我去研究和了解他的一切特点,此外我并不向他要求同情共鸣。这样我才可以和任何人打交道,也只有这样我才可以认识各种不同的性格,学会为人处世之道。因为一个人正是要跟那些和自己生性相反的人打交道,才能和他们相处,从而激发自己性格中一切不同的方面使其得到发展完成,很快就感到自己在每个方面都达到成熟。你也该这样办。你在这方面的能力比你自己所想象的要大,过分低估自己是毫无益处的,你必须投入广大的世界里,不管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它。”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1页 -
他说,“如果神智和高度教养能变成一种公有财产,诗人所演的角色就会很轻松,他就可以始终彻底真实,不致害怕说出最好的心里话。但是事实上他经常不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缄默,他要想到他的作品会落到各种各样人的手里,所以要当心过分的坦率会惹起多数老实人的反感。此外,时间是一个怪物,象 个有古怪牌气的暴君,对人们的言行,在每个世纪里都摆出一副不同的面孔。对古希腊人是允许说的话,对我们近代人就是不允许的、不适宜的。本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人就忍受不了生气蓬勃的莎士比亚时代英国人所能忍受的东西。所以在今天有必要发行一种家莎士比亚集。” 如果可以面对面听歌德讲话……(话说可同步到动态的,以及豆瓣的智能识别做的真心不错)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外国文艺理论丛书(共22册),
这套丛书还有
《车尔尼雪夫斯基文学论文选》《拉奥孔》《新科学》《文学论文选》《文艺对话集》
等
。
喜欢读"歌德谈话录"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歌德谈话录"的人也喜欢 · · · · · ·
歌德谈话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1 条 )

《歌德谈话录》中提出的经典论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如果我们不愿用文化教养来克服我们的自然倾向,文化教养有什么用?要求旁人和我们协调一致,那是很愚蠢的。(p72) 2. 这样一些教授坚持错误,因为他们依靠错误来维持生活,否则他们必须改变观念,而改变观念对他来说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p175) 3. 他们并不想证明真理,... (展开)
只有天才和蠢货,才敢无所不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哲学家威尔·杜兰特曾说过,只有天才和蠢货,才敢无所不谈。 在看这本《歌德谈话录》的时候,我才深刻地理解了杜兰特的意思。《歌德谈话录》记录的是德国青年艾克曼在九年间(1823-1832)与歌德的对谈。 在二人的谈话中,歌德将他的思想触及到了各个领域,文学,绘画,艺术,植... (展开)> 更多书评 51篇
论坛 · · · · · ·
如何理解歌德所说 古典的即健康的 浪漫的即病态的 | 来自AuntieRoo | 1 回应 | 2020-09-19 20:54:17 |
文坛巨擘、杰出思想家歌德的名言 | 来自公益霎哈嘉瑜伽 | 2012-04-14 14:09:08 | |
记得有一处是说神秘的感觉 | 来自sunshine | 2010-05-20 21:58:20 | |
“一瞬间,我好像长大的好几岁” | 来自逸枫 | 1 回应 | 2010-05-09 13:08:2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5 )
-
译林出版社 (2021)9.0分 185人读过
-
Insel Verlag (1981)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8.2分 928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年6月)8.0分 30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德语文学重要作品 (冷猫)
- 外国文艺理论丛书 (大不了)
- 写作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徐杰)
- 近几年出的德语文学名作和相关图书 (williamball)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歌德谈话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远子 2019-10-21 08:57:51
1.“大多数德国青年作家唯一的缺点,就在于他们的主观世界里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又不能到客观世界里去找材料。”这句话放在中国青年作家身上大概也是恰当的。书里还有不少其他类似的对青年作家的有益的忠告;2.全书有四十万字左右,朱光潜只选译了不到一半的内容。而他选择的标准是“内容比较健康,易为我国一般读者所理解的”,“原书有许多关于应酬、游览和个人恋爱之类家常琐事……凡此种种,都只略选少数样品”。可我就想... 1.“大多数德国青年作家唯一的缺点,就在于他们的主观世界里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又不能到客观世界里去找材料。”这句话放在中国青年作家身上大概也是恰当的。书里还有不少其他类似的对青年作家的有益的忠告;2.全书有四十万字左右,朱光潜只选译了不到一半的内容。而他选择的标准是“内容比较健康,易为我国一般读者所理解的”,“原书有许多关于应酬、游览和个人恋爱之类家常琐事……凡此种种,都只略选少数样品”。可我就想看那些不健康的,个人恋爱的琐事啊!杨武能的译本也是选译,好像只有洪天富的译本是全译,回头再买本全译本读读。 (展开)
4 有用 withinbeyond 2013-05-20 04:28:19
哈哈,老奸巨猾的歌德,和毕恭毕敬的爱克曼对照太鲜明了。歌德君不仅是文学家,也是政客啊……另外,讲到席勒总是要暗损两句,你懂的。
3 有用 void 2009-10-20 13:00:48
歌德: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 此人太阳光
2 有用 小易甫 2013-06-09 14:27:08
的确是充分体现歌德作为伟大诗人和庸俗市民的双重面貌。朱光潜先生的翻译和批注都相当精良,至于爱克曼全球闻名的屌丝形象就不用多说了。
0 有用 大甜甜~~ 2009-02-02 17:09:26
向大师靠拢。
0 有用 午末未初 2023-11-08 13:46:42 四川
大师心迹。席勒,贝多芬都是同时代的人。
0 有用 以启山林 2023-09-27 05:08:11 加拿大
(歌德和爱克曼)“我们谈着一些伟大的和美好的事物。他向我展示出他性格中最高贵的品质,他的精神点燃了我的精神。两人心心相印,他伸手到桌子这边来给我握。我就举起放在身旁的满满一杯酒向他祝福,默然无语,只是我的眼光透过酒杯盯住他的眼睛。” 一个被唤醒的过程,有幸与更广阔的世界连接:-)
0 有用 河洛越河 2023-09-24 16:32:35 上海
以当下的眼光去看其实并不稀奇,但于19世纪倒是缠绕的保守与激进,振触有但轻微,很难说喜欢什么?对天才的混杂看法还是世界文学意识? 朋友提醒才意识到译者是朱光潜,在注释里的旗帜鲜明与谨小慎微颇似一个更受重压、紧张的晚年歌德。
0 有用 Tertius 2023-07-13 21:24:39 湖北
不知道是第几次读歌德谈话录了,感觉它就像是一座语言的勃朗峰,从每个角度看都是不一样的。这一次,是感到字字珠玑、意在言外,每句话看起来都非常明白,都是从简单的经验得出的结论,但是实际上却包含着丰富的哲理,经常让人回味,仿佛是冰山只露出了它的十分之一。 @2017-02-22 00:11:22
0 有用 豆友272110304 2023-07-13 02:11:06 湖北
不知道是第几次读歌德谈话录了,感觉它就像是一座语言的勃朗峰,从每个角度看都是不一样的。这一次,是感到字字珠玑、意在言外,每句话看起来都非常明白,都是从简单的经验得出的结论,但是实际上却包含着丰富的哲理,经常让人回味,仿佛是冰山只露出了它的十分之一。 @2017-02-22 0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