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为论文及文章集成,全面详尽地论述了日本历史与文化的脉络,见解独到,有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 · · · · ·
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日本秋田县人,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学方面,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从对中国稀见古籍史料的搜求、考证、编辑、出版,到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划分,对中国文化发展趋势的论证,对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的分析、评论,以及在中国史学史、美术史、目录学史、敦煌学、满蒙史地等领域,也都卓有建树。在日本汉学界,内藤湖南享有“东洋史的巨擘”之美誉,他的思想和学术遗产还被列入“日本经典名著”和“日本思想家”的行列。1969年到1976年,筑摩书房陆续出齐《内藤湖南全集》,共14卷,收集了内藤湖南生前的绝大部分著作。未收入全集的文章注明当时刊载的报。
目录 · · · · · ·
何谓日本文化(一)
何谓日本文化(二)
日本远古时代的状态
近畿地区的神社
圣德太子
弘法大师的文学艺术
平安时代的汉文学
日本的肖像画与镰仓时代
日本文化的独立
关于应仁之乱
大阪的町人与学问
关于维新史的资料
关于飞鸟时代中国文化的传入
唐代文化与天平文化
关于香料的原产地
日本国民的文化素质
日本文化的独立与普通教育
日本风景观
唐朝文化与天平文化
正仓院的书道
空海的书法
同智证大师相关的文牍及其书法
关于日本南画的鉴赏
山崎闇斋的学问及其发展
大阪的町人学者富永仲基
谈慈云高僧的学问
履轩学的影响
关于山片蟠桃
贺茂真渊翁与山梨稻川先生
山梨稻川的学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丛书信息
喜欢读"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的人也喜欢 · · · · · ·
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 更多书评 5篇
-
风满蜃气楼 (tough)
一些摘抄和记录: 要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必须首先从制度方面考察。平安时代日本实行的完全是唐朝制度,大学也模仿唐朝。(但在日本,按照学令没有招收过平民) 当时日本固有文化尚未发展起来,因此也无可堪称学问之物,大学学生最初开始便学习中国学问,能写出令今日中国人都赞叹不已的漂亮汉文。 这个时代的特色是产生了纯日本本土的学者,出现了学问世家。 奈良时代的学问是归化人的学问,但平安时代的学者大部分... (6回应)2013-03-06 11:36:31 2人喜欢
一些摘抄和记录: 要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必须首先从制度方面考察。平安时代日本实行的完全是唐朝制度,大学也模仿唐朝。(但在日本,按照学令没有招收过平民) 当时日本固有文化尚未发展起来,因此也无可堪称学问之物,大学学生最初开始便学习中国学问,能写出令今日中国人都赞叹不已的漂亮汉文。 这个时代的特色是产生了纯日本本土的学者,出现了学问世家。 奈良时代的学问是归化人的学问,但平安时代的学者大部分是日本人而非归化人。 唐朝的大学造就了不少文人学者,但以学问为家业这很少;只在史学方面有父子相承之便,因此六朝至唐初出现以史学为家业者。而在日本当时还保留着氏族制度,因此得以出现了以学问为业之家。 家学的产生主要在平安中期至后期,且这些学者博学多识,学问造诣十分高。 唐朝诗文诗体在日本的流行总要比中国滞后五六十年。 但当时日本的著述中有一部可在中国人面前引以为傲的书,即《秘府略》。由滋野贞主编撰,有一千卷,现仅存世两卷(为当时抄本,前田家一卷,德富苏峰家一卷,均为壬官务藏本),是汇集类书而编成的;比《太平御览》(两者卷数、题材完全相同)早一百五十年,且比之更为精详;由此可知当时编纂规模之浩大。
6回应 2013-03-06 11:36:31 -
哪端世界微尘里 (读书养气,明心见性。)
在此之前,日本一直把中国尊崇为日本文化之师,可就是这位文化之师居然被犬的子孙蒙古所灭,蒙古甚至进而侵袭日本,日本国难当头,由于在伊势大神宫和石清水八幡向三千余座神明祈祷,神之子孙终于战胜犬之子孙。而且在此之前,一直被奉为至尊的中国竟轻而易举地被犬之子孙所统一。正因为如此,对日本来说,中国也就不足为尊了。况且日本依助神的力量击退了灭亡中国的蒙古,日本是相当伟大的,能够得到神的佑护是非常了不起的。 ...2017-11-15 17:00:46 1人喜欢
-
澄一 (ぶらぶら)
P12 日本文化,尤其是东亚文化、中国文化的延长,是同中国古代文化一脉传承的 【注】江户时代:江户时代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时间由1603年创立到1867年的大政奉还。是日本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时代。 室町时代(むろまちじだい 1338年-1573年),是日本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名称源自于幕府设在京都的室町。2013-09-20 15:09:32
-
哪端世界微尘里 (读书养气,明心见性。)
在此之前,日本一直把中国尊崇为日本文化之师,可就是这位文化之师居然被犬的子孙蒙古所灭,蒙古甚至进而侵袭日本,日本国难当头,由于在伊势大神宫和石清水八幡向三千余座神明祈祷,神之子孙终于战胜犬之子孙。而且在此之前,一直被奉为至尊的中国竟轻而易举地被犬之子孙所统一。正因为如此,对日本来说,中国也就不足为尊了。况且日本依助神的力量击退了灭亡中国的蒙古,日本是相当伟大的,能够得到神的佑护是非常了不起的。 ...2017-11-15 17:00:46 1人喜欢
-
风满蜃气楼 (tough)
一些摘抄和记录: 要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必须首先从制度方面考察。平安时代日本实行的完全是唐朝制度,大学也模仿唐朝。(但在日本,按照学令没有招收过平民) 当时日本固有文化尚未发展起来,因此也无可堪称学问之物,大学学生最初开始便学习中国学问,能写出令今日中国人都赞叹不已的漂亮汉文。 这个时代的特色是产生了纯日本本土的学者,出现了学问世家。 奈良时代的学问是归化人的学问,但平安时代的学者大部分... (6回应)2013-03-06 11:36:31 2人喜欢
一些摘抄和记录: 要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必须首先从制度方面考察。平安时代日本实行的完全是唐朝制度,大学也模仿唐朝。(但在日本,按照学令没有招收过平民) 当时日本固有文化尚未发展起来,因此也无可堪称学问之物,大学学生最初开始便学习中国学问,能写出令今日中国人都赞叹不已的漂亮汉文。 这个时代的特色是产生了纯日本本土的学者,出现了学问世家。 奈良时代的学问是归化人的学问,但平安时代的学者大部分是日本人而非归化人。 唐朝的大学造就了不少文人学者,但以学问为家业这很少;只在史学方面有父子相承之便,因此六朝至唐初出现以史学为家业者。而在日本当时还保留着氏族制度,因此得以出现了以学问为业之家。 家学的产生主要在平安中期至后期,且这些学者博学多识,学问造诣十分高。 唐朝诗文诗体在日本的流行总要比中国滞后五六十年。 但当时日本的著述中有一部可在中国人面前引以为傲的书,即《秘府略》。由滋野贞主编撰,有一千卷,现仅存世两卷(为当时抄本,前田家一卷,德富苏峰家一卷,均为壬官务藏本),是汇集类书而编成的;比《太平御览》(两者卷数、题材完全相同)早一百五十年,且比之更为精详;由此可知当时编纂规模之浩大。
6回应 2013-03-06 11:36:31
-
哪端世界微尘里 (读书养气,明心见性。)
在此之前,日本一直把中国尊崇为日本文化之师,可就是这位文化之师居然被犬的子孙蒙古所灭,蒙古甚至进而侵袭日本,日本国难当头,由于在伊势大神宫和石清水八幡向三千余座神明祈祷,神之子孙终于战胜犬之子孙。而且在此之前,一直被奉为至尊的中国竟轻而易举地被犬之子孙所统一。正因为如此,对日本来说,中国也就不足为尊了。况且日本依助神的力量击退了灭亡中国的蒙古,日本是相当伟大的,能够得到神的佑护是非常了不起的。 ...2017-11-15 17:00:46 1人喜欢
-
澄一 (ぶらぶら)
P12 日本文化,尤其是东亚文化、中国文化的延长,是同中国古代文化一脉传承的 【注】江户时代:江户时代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时间由1603年创立到1867年的大政奉还。是日本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时代。 室町时代(むろまちじだい 1338年-1573年),是日本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名称源自于幕府设在京都的室町。2013-09-20 15:09:32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商务印书馆 (2018)8.7分 67人读过
-
每满100-50
-
商务印书馆 (1997)7.8分 53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7)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风景、原风景、文化景观论 (南池子)
- 俎豆馨香:“香文化”研究 (南池子)
- 日本书架 (杜扬Seatory)
- 坐拥书城6 (严杰夫)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星小兔 2014-10-06 10:20:20
论文合集。。。
0 有用 晓林子悦 2017-07-14 17:15:35
比较散碎,价值不大。
1 有用 风满蜃气楼 2014-09-07 23:18:36
风景观、南画
1 有用 冬晴れ 2015-07-04 02:51:01
为什么去掉《儒学》啊?
0 有用 Juvenalis 2018-02-05 15:57:16
摸鱼读物。如果说怀疑内藤对中国的某些说法是帝国主义,这种怀疑是捕风捉影,没能细味他内心的幽曲,那这本书常常diss朝鲜就不好再找解释了。中国、欧美的知识人可能终究会理解内藤,但让今天的韩国知识人去理解他可能就很难了。
0 有用 蓝色花露水 2022-04-01 09:31:50
看的是比较新的版 写论文时候选择了需要的详读 还有一些没有读到 所以应该也不算是【读过】
0 有用 YAM EU TING 2022-03-08 14:37:31
提到太多日本学者,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山片蟠桃,深刻的是京都的旧称叫难波。
0 有用 sherry 2022-01-15 19:35:07
内藤湖南,真的很厉害,知识面太广阔了。
0 有用 阿拉伯婆婆纳 2021-10-16 10:16:18
《弘法大师的文学艺术》一篇,非常适合作为讲述版本学研究意义的案例。
0 有用 鮀城書蠹 2021-05-24 15:06:17
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