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首版最为成功的经济学都科书,其英文原版在1998年出版后风靡全球,畅销不衰。2000年第二版问世。新版本对首版中的若干遗漏和不足进行了弥补,还更替了许多统计和案例资料,使这部专著更趋完善、更富于时代气息。
作者简介 · · · · · ·
N. 格里高利·曼昆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他当学生时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当教员时,他讲授过各种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多年前他甚至还在长滩当过一个夏天的帆船运动教练。曼昆教授是一位高产学者。他的著作发表在许多学术杂志上,例如《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和《经济学季刊》,以及更普及性的报刊上,如《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
目录 · · · · · ·
第一篇 导言
第二篇 供给与需求(Ⅰ):市场如何运行
第三篇 供给与需求(Ⅱ):市场和福利
第四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五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六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
· · · · · · (更多)
第二篇 供给与需求(Ⅰ):市场如何运行
第三篇 供给与需求(Ⅱ):市场和福利
第四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五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六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
· · · · · · (更多)
第一篇 导言
第二篇 供给与需求(Ⅰ):市场如何运行
第三篇 供给与需求(Ⅱ):市场和福利
第四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五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六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
第七篇 高深的论题
第八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第九篇 长期中的实际经济
第十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
第十一篇 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第十二篇 短期经济波动
第十三篇 最后的思考
· · · · · · (收起)
第二篇 供给与需求(Ⅰ):市场如何运行
第三篇 供给与需求(Ⅱ):市场和福利
第四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五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六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
第七篇 高深的论题
第八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第九篇 长期中的实际经济
第十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
第十一篇 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第十二篇 短期经济波动
第十三篇 最后的思考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前言:致学生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物的学问——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学习经济学的原因: 1. 有助于你了解你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有许多经济问题会激起你的好奇心。 2. 它将使你更精明的参与经济,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3. 将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 第一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一个家庭面临这许多决策,它必须考虑到每个成员的能力、努力和愿望,以在其各个成员中配置稀缺资源。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社会资源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稀缺性】(scarcity)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社会上的每个人不能达到他希望的最高生活水平。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做出投资,人们如何相互交易,最后经济学家分析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缺失,包括平均收入的增长、找不到工作的人占总人口比例,以及价格上升的速度。 经济学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但可以用几个中心思想把这个领域统一起来。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由于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从个人做出决策引出四个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作出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经典案例:”大炮与黄油“,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 社会面临的另一种权衡取舍是在效率与平等之间。 【效率】(efficiency)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equality)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再设计征服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为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本身也变小了。 人们只有了解他们面临的选择,才有可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由于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笔记 -
经济学十大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像效率和平等之于社会所面临的一种权衡取舍,我们个人也面临很多的权衡取舍。然而我们很多的“取”往往是不经意做出来的,而“舍”又往往为我们无意中忽略掉了】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在选择决策时,要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当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价格歧视似乎是蕴涵着边际考虑】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也就改变了激励,对应的人们的行为也会发生改变。 【一个事件或一个政策发生时,相对来说人们会容易判断其带来的直接影响,其隐含的间接影响往往不那么显而易见】 5.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因为“比较优势”的存在,贸易往往带来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专业化影响】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所谓“看不见的手”,主要是价格的变动指引着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欲调动使用别人往一个方向努力,需要先刺激别人的利己之心,并告诉他们,为我做这些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往往要容易的多。故决策者欲使自己的政策得以施行,要先考虑到他人的利益点之所在】 【尽管如此,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也同时告诉我们,人们也具备一定的利他心理和行为。且除了利益之心,人们在做决策还会受到各种其他的心理和文化影响】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市场行为有时会因为“外部性”和“市场势力”的影响而失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经济学原理(上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经济学原理(上下)"的人也喜欢 · · · · · ·
经济学原理(上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9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7 )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9.1分 34378人读过
-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 (2003)9.3分 381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9.4分 17068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9.3分 593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电子书 (Wennie)
- 哲学 (Drift)
- 证券投资相关书籍 (微醉)
- 我的专业书籍 (bice)
- 寒假来了,读什么书? (Elise·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经济学原理(上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Cambridge 2008-01-11 22:51:18
曼昆这本应该是创下了经济学教科书的一个奇迹了,呵呵
0 有用 utel 2007-12-16 10:36:28
这本书是绝对值得的一次性投资!!你会收益非潜
0 有用 苏南 2010-09-15 18:55:49
我的经济学入门教材。
0 有用 烏滌非 2009-03-24 17:35:22
曼昆版,通俗易懂。
0 有用 sangchen 2009-05-22 23:54:46
像我这样的人都可以读懂。。。
0 有用 草苺蜜餞 2023-02-09 23:05:37 北京
大学的课本。我考前临时抱佛脚午休读完的,可见通俗易懂。不过我实在不想下月的豆瓣总结我力荐“课本”……
0 有用 云端上的风景 2022-06-06 22:28:50
必读的经典之作。经济学入门第一书,如果一生只能读一本经济书,那只能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如果一生只能读一本书,我同样也推荐这本书,读懂了经济,会让个人的人生行为更加理性和谨慎。本书行文流畅轻松,易读性远超世面所有经济学相关的畅销书,但同时又是一本全面的经济学教科书,全面严谨但不深奥晦涩。
0 有用 音乐传真 2022-02-26 00:06:43
当年老弟推荐读的,说实在的就看懂了人都是利己的这一点,还有边际成本……
0 有用 RUBIBI 2021-03-12 20:22:31
入门级教材
0 有用 宴和饮平 2020-11-17 16:03:58
仍需多读几遍,暂学其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