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位叶书记真是田调界的业界良心啊!一个人唠叨出的话就是全书了,黄先生遇到他有没有耗费掉一生的运气啊!此书基本涉及了农村田野中所有的重大议题,包括生育、宗教、基层政治等(历史+变迁),是很好的启蒙。但是这种所谓的“生命史”形式我还是觉得太不严谨了。。的确是高中生读物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中国人改来改去,其实脱的是自己的旧唐装,续的是自己的命脉。书里头叶书记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评论真心是犀利的。这个人物让我想起《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里面的耿长锁。
一种“我靠竟然写完了?”的好看
出乎意料地好读。 和《古船》写的几乎是同一个时间跨度里的历史,直观地感受到了些文学作品和社科作品的区别,其中一点是,文学可以通过叙事融入多方的视角,而后者,就这本书而言,几乎完全是关键报道人干巴巴的经历陈述,要说视角,也就只有叶书记和作者本人的两个视角。 几乎都是对叶书记口述的整理,作为对那个时代中国农村的经历进行了解的尝试,或许还差了些普通人的视角,感觉在叙述之外,本还可以再多做些什么。 读访谈过程时,突然觉得人类学家或许从未也不能真正进入他者的世界,因为总有另一根神经要保持警醒。说来可幸,又好像有点可悲。
一个台湾学者的福建农村口述史的民族志作品,居然能如此深入细致而有节制地叙述了建国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农村历史。翻译得极为妥协顺畅。
说人话不难 难在说得微言大义
发现自己第一遍读过之后给出的评价简直蠢。到村里着手编村志的时候才发现这本书把故事讲得多好,真是打脸打得啪啪响。
所有的话语都成了知识份子式的话语,读得心烦。
翻出自己的读书报告,想说:再无休止地看综艺节目就自戳双目吧,因为简直是在断送自己的学术前途。。。。。。
非常有趣的一本。叶书记乃民间牛人,恰到好处地具有了民族志写作的“代表性”。
莫笑农家酒肉浑, 刘邦也是村干部, 穷山恶水疑无路, 拆迁补偿又一春
看《黄河边的中国》和《林村的故事》,真的明显感到中国地域发展的巨大,但是中国的农民总是那样:隐忍,温顺,目光短浅,自私,暴戾。在现代化道路上,我们有一个最先进的理念,中等的制度,但是有着素质最差的人。我们传统的习惯,恰恰是阻碍前进的力量
人类学的专业书简直比小说还精彩!
比《金翼》更开阔、更外向。
“我突然想到,通常情况下,革命完全取决于创造的神话和忠诚的追随者。在改革后的中国,一些人的玩世不恭和另一些人的机会主义,已经悄悄取代了马克思主义教导下的理想主义,叶可能是最后一批真正信仰者中的一员,在市场经济和个人竞争的无情车轮前,那种把集体利益置于私利和私欲之上的思想正在消逝。下意识地,我开始和叶一道唱起来。”有点过于好读了。
哪个人类学家不想在自己的田野中结识叶文德这样的人!
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林村实际上就是厦门的曾厝峖或者黄厝,就这一厝字透露出那是怎样一个古老的村子。可惜如今这些村子已经消失在推土机扬起的灰尘中,剩下的仅是一个名字
第一次看田野调查的书,三天花了十几个小时看完,很有意思,不像看社科书反而像在看小说,叶支书真是敢说,而且做人做事真的很有一套。
大概是我读过的第一本人类学著作了。 当年在史学理论课上读的。所谓“小人物与大历史”
不算太有特色 适合老外看 人类学真是一门极其重口味的学科
> 林村的故事
60 有用 对方 2013-07-04 22:49:13
这位叶书记真是田调界的业界良心啊!一个人唠叨出的话就是全书了,黄先生遇到他有没有耗费掉一生的运气啊!此书基本涉及了农村田野中所有的重大议题,包括生育、宗教、基层政治等(历史+变迁),是很好的启蒙。但是这种所谓的“生命史”形式我还是觉得太不严谨了。。的确是高中生读物
19 有用 南池子 2014-02-17 12:49:22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中国人改来改去,其实脱的是自己的旧唐装,续的是自己的命脉。书里头叶书记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评论真心是犀利的。这个人物让我想起《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里面的耿长锁。
23 有用 一切归零 2014-10-12 16:31:38
一种“我靠竟然写完了?”的好看
15 有用 鲸鱼不是鱼 2020-05-31 15:54:02
出乎意料地好读。 和《古船》写的几乎是同一个时间跨度里的历史,直观地感受到了些文学作品和社科作品的区别,其中一点是,文学可以通过叙事融入多方的视角,而后者,就这本书而言,几乎完全是关键报道人干巴巴的经历陈述,要说视角,也就只有叶书记和作者本人的两个视角。 几乎都是对叶书记口述的整理,作为对那个时代中国农村的经历进行了解的尝试,或许还差了些普通人的视角,感觉在叙述之外,本还可以再多做些什么。 读访谈过程时,突然觉得人类学家或许从未也不能真正进入他者的世界,因为总有另一根神经要保持警醒。说来可幸,又好像有点可悲。
11 有用 紫川 2013-06-23 11:04:49
一个台湾学者的福建农村口述史的民族志作品,居然能如此深入细致而有节制地叙述了建国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农村历史。翻译得极为妥协顺畅。
3 有用 您老朋友王狗熊 2015-08-20 14:06:25
说人话不难 难在说得微言大义
4 有用 Janus 2013-12-20 15:09:50
发现自己第一遍读过之后给出的评价简直蠢。到村里着手编村志的时候才发现这本书把故事讲得多好,真是打脸打得啪啪响。
2 有用 Redspur 2011-10-12 09:26:06
所有的话语都成了知识份子式的话语,读得心烦。
3 有用 李那么 2013-12-25 22:26:52
翻出自己的读书报告,想说:再无休止地看综艺节目就自戳双目吧,因为简直是在断送自己的学术前途。。。。。。
2 有用 1984 2010-06-23 00:47:59
非常有趣的一本。叶书记乃民间牛人,恰到好处地具有了民族志写作的“代表性”。
3 有用 丁一 2017-12-14 23:35:36
莫笑农家酒肉浑, 刘邦也是村干部, 穷山恶水疑无路, 拆迁补偿又一春
2 有用 [已注销] 2011-04-14 22:00:00
看《黄河边的中国》和《林村的故事》,真的明显感到中国地域发展的巨大,但是中国的农民总是那样:隐忍,温顺,目光短浅,自私,暴戾。在现代化道路上,我们有一个最先进的理念,中等的制度,但是有着素质最差的人。我们传统的习惯,恰恰是阻碍前进的力量
2 有用 blowinwind 2015-12-21 14:42:03
人类学的专业书简直比小说还精彩!
0 有用 萧湘 2011-10-28 14:14:20
比《金翼》更开阔、更外向。
1 有用 去问问树獭吧 2023-12-06 11:20:53 湖北
“我突然想到,通常情况下,革命完全取决于创造的神话和忠诚的追随者。在改革后的中国,一些人的玩世不恭和另一些人的机会主义,已经悄悄取代了马克思主义教导下的理想主义,叶可能是最后一批真正信仰者中的一员,在市场经济和个人竞争的无情车轮前,那种把集体利益置于私利和私欲之上的思想正在消逝。下意识地,我开始和叶一道唱起来。”有点过于好读了。
1 有用 鲁科杰尼维猹 2021-11-30 22:27:56
哪个人类学家不想在自己的田野中结识叶文德这样的人!
1 有用 yvette 2008-07-22 20:20:25
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林村实际上就是厦门的曾厝峖或者黄厝,就这一厝字透露出那是怎样一个古老的村子。可惜如今这些村子已经消失在推土机扬起的灰尘中,剩下的仅是一个名字
1 有用 fyh 2022-12-21 23:31:12 江西
第一次看田野调查的书,三天花了十几个小时看完,很有意思,不像看社科书反而像在看小说,叶支书真是敢说,而且做人做事真的很有一套。
1 有用 sanbilly 2010-03-15 04:10:13
大概是我读过的第一本人类学著作了。 当年在史学理论课上读的。所谓“小人物与大历史”
0 有用 江凌云 2012-03-19 19:42:57
不算太有特色 适合老外看 人类学真是一门极其重口味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