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动物农场 短评

热门
  • 412 商夏 2012-07-27 14:17:54

    每多一个人读奥威尔,便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

  • 372 袁牧 2013-04-05 18:22:51

    独/裁/者要干这么几件事儿:1、保持党/内斗争,定期清理政/敌2、以外部战争威胁恐吓民众3、树立人民公敌,鼓励群众监督群众4、儿童参与政治5、豢养文艺,削减语法、语言使用仅保留在理解组织思想所需的额度6、除侦讯及战争之外的科学发展均加以限制。7一段时间内的主导思想要重复再重复。7掌握过去就掌握未来,掌握现在就掌握过去。

  • 127 安东妮 2005-11-08 21:46:51

    多一个人读1984 多一份自由的保障

  • 36 米粒 2011-06-19 10:09:23

    前段确实很吸引人非常有意思,但看到后面就觉得有点太。。过?不过可能是我在飞机上看到晕机所以。。。确实让人耳目一新的书,但,请勿过分信赖小说的情节

  • 35 伦敦在逃火野丽 2012-02-06 20:34:57

    可能是跟奥威尔的身世有关,出身贫寒,但身处贵族学校。即使成绩优异,但是业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或许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看清楚社会各个阶层,发出清醒的声音。当时的socialism还是一股新鲜的潮流,受到广大青少年的追捧。但是这本书却通过夸张的手法尖锐的指出了没有东西制衡的socialism极有可能变成totalitarianism。小说中的电子屏,思想罪,少年侦察队还真的让我想到了现在北朝鲜和文革时期的一些骇人听闻的事情。然后又想到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当时不怎么懂,为什么会如此赤裸裸地突出情欲。看了这本书终于理解了,在一个人性被压制的年代,疯狂的享受性爱的快感本身就是一种反叛,一种对蔑视人性的反抗。正如书中所说:“动物的本能,简单的不加区别的欲望,这就是能把party搞垮的力量。“

  • 14 Mancy Tsai 2008-11-01 10:50:25

    多一个人看George Orwell,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 25 aluuuuuuuuuuuu 2009-08-29 19:22:40

    读的时候是觉得触目惊心,与其让我只能穿着蓝色党服我更倾向与当一个能在脸上摸白粉涂口红喷香水但是得在街头卖笑的娼妇,不过看过也罢,不必愤青。这本书不是反对社会主义,而是反对极端的社会主义。

  • 27 Machiavellicn 2009-09-08 22:46:36

    我最喜欢的三本书之一。到大学之后,我困惑的一件事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对马克思主义却仍然要在考试时大谈马克思的种种“伟大性”?一个让我难以接受的事实是大部分人都用一张嘴说着双重话,也就是说都言行不一。嘴上喊一喊死教条,行动中却做另一套。我以前还相信过教科书中的马克思主义,但我深深受到了欺骗。

  • 13 粟熙 2010-09-17 23:55:55

    不寒而栗。奥威尔才是当之无愧的预言帝

  • 14 檀柒 2009-11-18 10:30:20

    关于该书的评论发了N次都通过不了~~~~~

  • 10 影沫 2011-01-18 21:56:27

    看完脊背发凉

  • 5 以太 2010-07-02 12:21:25

    先知!鬼才!

  • 10 Sin 2008-10-06 18:51:56

    看完了会对这个世界和运行体制失去信心的...

  • 15 扭腰客 2010-03-10 10:58:36

    鸟儿歌唱,无产者歌唱,党却不歌唱

  • 14 Bla©kie 2018-02-03 14:37:18

    年轻时看1984觉得失之生硬,细节和想象力不如俄罗斯人的《我们》;当下重看1984,发现人家一个英国人70年前的纯脑洞居然可担当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 8 奥菲莉娅 2015-12-06 23:29:28

    仿佛如预言一样,在去往秦城的动车,一九八四与V字仇杀队留下了结局未看,讽刺的是,我用现实生活续写了篇章。遗憾的是,即使我在军歌歌词小本扉页上偷偷写下了V字仇杀队,心情也没有好太多。

  • 15 我算哪块小饼干 2012-07-07 22:06:52

    好讽刺的一本书,突然觉得作者所描写的社会不也正是我们面对的社会?这就是所谓的共性,还是天才般的前瞻性?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 3 The 星星 2005-09-18 19:12:43

    震撼 无言 值的每个人来读

  • 2 orbit 2010-07-26 08:51:22

    驚為天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