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国]
马塞尔·普鲁斯特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在斯万家那边
原作名: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译者: 李恒基
出版年: 1989-6
页数: 422
定价: 5.8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追忆似水年华
ISBN: 9787805670195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在斯万家那边
原作名: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译者: 李恒基
出版年: 1989-6
页数: 422
定价: 5.8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追忆似水年华
ISBN: 9787805670195
内容简介 · · · · · ·
《追忆似水年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文学创作上的新观念和新技巧。小说以追忆的手段,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普鲁斯特的这种写作技巧,不仅对当时小说写作的传统模式是一种突破,而且对日后形形色色新小说流派的出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追忆似水年华 Ⅰ的创作者
· · · · · ·
目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追忆似水年华(共7册),
这套丛书还有
《追忆似水年华 Ⅱ》《追忆似水年华 Ⅵ》《追忆似水年华 Ⅶ》《追忆似水年华 Ⅴ》《追忆似水年华 Ⅲ》
等
。
喜欢读"追忆似水年华 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追忆似水年华 Ⅰ"的人也喜欢 · · · · · ·
追忆似水年华 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09 条 )
和周克希译本的简单对比(贡布雷 第一部分)
对陈太乙译本期待已久,感谢友邻Simonoth老师惠寄试读本。 此前中译读的是周克希译本,所以就随读随记,简单做个对比。原文视情况附上。 Disclaimer:因为是一边听原文有声书一边读的陈译本,碰到费解之处才会找周译本对照,所以难免显得陈不如周(这种读法很难兼顾陈比周出彩...
(展开)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4 )
-
译林出版社 (2012)9.2分 23795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04)9.3分 80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1)9.1分 3334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1990)9.4分 274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非实体收集01 (36.4℃)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小说类| (蜜蜂)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三联书社推荐好书100本 (群情)
-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附录——经典书目 (混乱时代:预言经典)【上】 (迎风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追忆似水年华 Ⅰ的评论:
feed: rss 2.0
16 有用 胖蛋 2010-02-16 04:00:15
当年高一花了整整一年读完的。其实写得真的很好,除了第四本还是第五本全部都是法国地名的那本以外。他们在饭桌上讨论那些法语,先不说有多装逼,单说那些完全没听过的地名啊词根啊什么的,我实在是没那么渊博知识来消化,于是那本几乎是扫过的…… 第一本斯万之恋很好看。索多玛那本,鉴于个人原因,所以看得很兴奋。《女囚》也很好看──记得那时候还抄录了一大段关于地窖的比喻。说到比喻,我实在是对普鲁斯特很佩服,感觉他是... 当年高一花了整整一年读完的。其实写得真的很好,除了第四本还是第五本全部都是法国地名的那本以外。他们在饭桌上讨论那些法语,先不说有多装逼,单说那些完全没听过的地名啊词根啊什么的,我实在是没那么渊博知识来消化,于是那本几乎是扫过的…… 第一本斯万之恋很好看。索多玛那本,鉴于个人原因,所以看得很兴奋。《女囚》也很好看──记得那时候还抄录了一大段关于地窖的比喻。说到比喻,我实在是对普鲁斯特很佩服,感觉他是真的将意识流发挥到极致,几乎无论怎样的感情,事物,动作,都能够用信手拈来的喻体来形容。 最后的一本《重现的时光》也很让我心悸。其实每一本之间的过渡都不是很明显,加之此书本就长篇巨著,读到第七本的时候根本没意识到原来已经看了这么多了!这也是他这部书的成功之处吧。不仅是我在读关于他一生的追忆,沉浸在时光的流逝中的我,同时也是他的小说的实验体,因为我在读小说的同时,也是在追忆我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各种感想。 (展开)
83 有用 Nin 2009-08-20 17:17:50
他说,唯一真实的乐园是人们失去的乐园。那些最好的时光。
14 有用 成知默 2018-01-23 14:16:14
2018年已读009:普鲁斯特说:“唯一真实的乐园是人们失去的乐园”,他如同一个被逐出伊甸园的孩子,在时光的流逝、销蚀与永恒的失落之中,用怀念来召唤那些在心中萦绕不去的过往。贡布雷的长街与钟楼,“小玛德莱娜”点心的味道,丁香与山楂花的香气,夏日黄昏猛兽吼叫般的雷鸣......这些似水年华的吉光片羽,是引发记忆的触机,也是记忆投射的对象,更是记忆本身。皇皇巨著的开卷,如红氍毹上大幕微张,种种悲喜幻梦... 2018年已读009:普鲁斯特说:“唯一真实的乐园是人们失去的乐园”,他如同一个被逐出伊甸园的孩子,在时光的流逝、销蚀与永恒的失落之中,用怀念来召唤那些在心中萦绕不去的过往。贡布雷的长街与钟楼,“小玛德莱娜”点心的味道,丁香与山楂花的香气,夏日黄昏猛兽吼叫般的雷鸣......这些似水年华的吉光片羽,是引发记忆的触机,也是记忆投射的对象,更是记忆本身。皇皇巨著的开卷,如红氍毹上大幕微张,种种悲喜幻梦、风流云散皆徐徐展开,第一卷《贡布雷》、第三卷《地名:那个姓氏》中马塞尔的视角和第二卷《斯万之恋》近乎全知的视角交错,时空转换之中,一、三卷孩子的梦幻童年与第二卷斯万的苦恋纠缠互见,普鲁斯特简直写尽了爱恋中的种种求而不得求仁得仁。其实追忆一点都不难读。 (展开)
111 有用 江绪林 2013-09-06 01:21:10
读完卷1:它主要在于一种纯净的、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视角的童年回忆,虽然回忆的东西或许不乏散漫,却让童年像一个柔柔的梦一样浮现在眼前,细腻、柔美。Proust有能力在冷静地记录人的恶(如弗朗索瓦丝对女工的残忍)的时候也不义愤填膺,而只是带着一份淡淡的忧伤把这块破布镶嵌进别的更优雅的图景之中;最让人感觉Proust天才,并觉得自己粗俗的是他那份神一样的细腻,在回忆的笔触中,Proust像伊甸园里的亚... 读完卷1:它主要在于一种纯净的、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视角的童年回忆,虽然回忆的东西或许不乏散漫,却让童年像一个柔柔的梦一样浮现在眼前,细腻、柔美。Proust有能力在冷静地记录人的恶(如弗朗索瓦丝对女工的残忍)的时候也不义愤填膺,而只是带着一份淡淡的忧伤把这块破布镶嵌进别的更优雅的图景之中;最让人感觉Proust天才,并觉得自己粗俗的是他那份神一样的细腻,在回忆的笔触中,Proust像伊甸园里的亚当一样,能按照名字认识森林里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颗树、每一个形状、每一个颜色,每一种香味,每一个色调:它们都像一个个音符一样那么自然地涌现,且各清晰地绽放自己。 不喜欢“斯万之恋”,那种爱是一种我无法欣赏的疾病。 (展开)
6 有用 bendao 2009-04-26 01:22:01
我读过很多次,很多个图书馆的下午。我一次都没有把书带回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