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本书老子在读了11年了。。。。
愣是在地铁上读完了,老实讲,这样的蛇精病小说只有心灵极端敏感脆弱的死宅才写得出来,但一旦诉诸文字,这些情绪全部有了灵气。整个第一部讲了三件事情,一是回忆姨妈,二是斯万之恋,三是少年的单相思,郭四爷要能这么写,我一定自费重复看五十遍《小时代》
读完卷1:它主要在于一种纯净的、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视角的童年回忆,虽然回忆的东西或许不乏散漫,却让童年像一个柔柔的梦一样浮现在眼前,细腻、柔美。Proust有能力在冷静地记录人的恶(如弗朗索瓦丝对女工的残忍)的时候也不义愤填膺,而只是带着一份淡淡的忧伤把这块破布镶嵌进别的更优雅的图景之中;最让人感觉Proust天才,并觉得自己粗俗的是他那份神一样的细腻,在回忆的笔触中,Proust像伊甸园里的亚当一样,能按照名字认识森林里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颗树、每一个形状、每一个颜色,每一种香味,每一个色调:它们都像一个个音符一样那么自然地涌现,且各清晰地绽放自己。 不喜欢“斯万之恋”,那种爱是一种我无法欣赏的疾病。
其实,普鲁斯特是很有幽默感的人,他将别人不经意流露的小心思小动作,不露声色地定格下来。读来特有意思。
他说,唯一真实的乐园是人们失去的乐园。那些最好的时光。
卷一:梦幻开篇,散漫铺张、亦步亦趋,与百年前的巴尔扎克遥相呼应(不得不回想起《高老头》巨细靡遗的开篇);漫漶全篇的比喻和通感,“试图在自我深处摹拟”,让精神回归物质,因而得以在时间长河中完成对记忆的复得;卷一的重头戏在于斯万之恋,他以终极艺术鉴赏家的眼光苦恋奥黛特,用凡德伊奏鸣曲的连绵缠绕和佛罗伦萨画派的甘美神妙补足、美化并不完美的恋人形象,纯粹的、远离肉欲的艺术激情混杂着醋意病理性地流溢于他的血脉骨髓之中,实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垂范;普鲁斯特笔下恒常的忧郁总会连结着片刻的欢愉,爱而不得的孤独与爱慕本身回肠荡气的快感纠缠,正如山楂花兀自不语的甘苦兼备,亦如狡黠精灵的天成光色开尽诗意与粗俗的玩笑,可以预见这“犹如贝里尼画中温和、庄重”的欢愉即是这场追忆的意义。
当年高一花了整整一年读完的。其实写得真的很好,除了第四本还是第五本全部都是法国地名的那本以外。他们在饭桌上讨论那些法语,先不说有多装逼,单说那些完全没听过的地名啊词根啊什么的,我实在是没那么渊博知识来消化,于是那本几乎是扫过的…… 第一本斯万之恋很好看。索多玛那本,鉴于个人原因,所以看得很兴奋。《女囚》也很好看──记得那时候还抄录了一大段关于地窖的比喻。说到比喻,我实在是对普鲁斯特很佩服,感觉他是真的将意识流发挥到极致,几乎无论怎样的感情,事物,动作,都能够用信手拈来的喻体来形容。 最后的一本《重现的时光》也很让我心悸。其实每一本之间的过渡都不是很明显,加之此书本就长篇巨著,读到第七本的时候根本没意识到原来已经看了这么多了!这也是他这部书的成功之处吧。不仅是我在读关于他一生的追忆,沉浸在时光的流逝中的我,同时也是他的小说的实验体,因为我在读小说的同时,也是在追忆我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各种感想。
2018年已读009:普鲁斯特说:“唯一真实的乐园是人们失去的乐园”,他如同一个被逐出伊甸园的孩子,在时光的流逝、销蚀与永恒的失落之中,用怀念来召唤那些在心中萦绕不去的过往。贡布雷的长街与钟楼,“小玛德莱娜”点心的味道,丁香与山楂花的香气,夏日黄昏猛兽吼叫般的雷鸣......这些似水年华的吉光片羽,是引发记忆的触机,也是记忆投射的对象,更是记忆本身。皇皇巨著的开卷,如红氍毹上大幕微张,种种悲喜幻梦、风流云散皆徐徐展开,第一卷《贡布雷》、第三卷《地名:那个姓氏》中马塞尔的视角和第二卷《斯万之恋》近乎全知的视角交错,时空转换之中,一、三卷孩子的梦幻童年与第二卷斯万的苦恋纠缠互见,普鲁斯特简直写尽了爱恋中的种种求而不得求仁得仁。其实追忆一点都不难读。
我读过很多次,很多个图书馆的下午。我一次都没有把书带回去过。
跟着慎哥读书
普鲁斯特真是个一流的散文家啊。
看进去的话就放不下
这个版本刘阿姨一直不肯卖给我,好伤心啊。
其实只读过一部分,挺喜欢 普鲁斯特 的写作风格,跟我的思维形式很接近。
读过,可能我一生都读不完
终于从头到尾读完了一卷。最精彩的是心理描写。写爱情与爱人心思时一波三折,让人既觉得十分贴切,完全说中了自己的心思,又觉得不落俗套十分新奇。斯万的爱情这部分其实有点像文艺高冷版的玛丽苏故事。对上流社会的描写与揶揄看着也让人觉得十分过瘾。普鲁斯特在刻薄时是最有才华的。可惜,刻薄的文字虽然有趣甚至有时让人惊为天人,但看多了也烦人,觉得小家子气。我有些明白为什么勒克莱齐奥老师不怎么喜欢普鲁斯特了。
世间的无法超越的经典,无法超越的时间,意识流开山与完美之作,乔伊斯,你有他的深情与忧郁吗?
如此细腻的人
他太长了,我总忘记。
曾经因为情书才看的 后来发现这类型不管是电影还是书 都深得我心啊!
> 追忆似水年华 Ⅰ
731 有用 学姐金角 2011-05-22 14:45:26
这本书老子在读了11年了。。。。
279 有用 獨孤島主 2014-08-08 23:13:17
愣是在地铁上读完了,老实讲,这样的蛇精病小说只有心灵极端敏感脆弱的死宅才写得出来,但一旦诉诸文字,这些情绪全部有了灵气。整个第一部讲了三件事情,一是回忆姨妈,二是斯万之恋,三是少年的单相思,郭四爷要能这么写,我一定自费重复看五十遍《小时代》
112 有用 江绪林 2013-09-06 01:21:10
读完卷1:它主要在于一种纯净的、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视角的童年回忆,虽然回忆的东西或许不乏散漫,却让童年像一个柔柔的梦一样浮现在眼前,细腻、柔美。Proust有能力在冷静地记录人的恶(如弗朗索瓦丝对女工的残忍)的时候也不义愤填膺,而只是带着一份淡淡的忧伤把这块破布镶嵌进别的更优雅的图景之中;最让人感觉Proust天才,并觉得自己粗俗的是他那份神一样的细腻,在回忆的笔触中,Proust像伊甸园里的亚当一样,能按照名字认识森林里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颗树、每一个形状、每一个颜色,每一种香味,每一个色调:它们都像一个个音符一样那么自然地涌现,且各清晰地绽放自己。 不喜欢“斯万之恋”,那种爱是一种我无法欣赏的疾病。
87 有用 任晓雯 2008-11-06 19:45:34
其实,普鲁斯特是很有幽默感的人,他将别人不经意流露的小心思小动作,不露声色地定格下来。读来特有意思。
83 有用 Nin 2009-08-20 17:17:50
他说,唯一真实的乐园是人们失去的乐园。那些最好的时光。
21 有用 Alain 2018-01-25 20:32:51
卷一:梦幻开篇,散漫铺张、亦步亦趋,与百年前的巴尔扎克遥相呼应(不得不回想起《高老头》巨细靡遗的开篇);漫漶全篇的比喻和通感,“试图在自我深处摹拟”,让精神回归物质,因而得以在时间长河中完成对记忆的复得;卷一的重头戏在于斯万之恋,他以终极艺术鉴赏家的眼光苦恋奥黛特,用凡德伊奏鸣曲的连绵缠绕和佛罗伦萨画派的甘美神妙补足、美化并不完美的恋人形象,纯粹的、远离肉欲的艺术激情混杂着醋意病理性地流溢于他的血脉骨髓之中,实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垂范;普鲁斯特笔下恒常的忧郁总会连结着片刻的欢愉,爱而不得的孤独与爱慕本身回肠荡气的快感纠缠,正如山楂花兀自不语的甘苦兼备,亦如狡黠精灵的天成光色开尽诗意与粗俗的玩笑,可以预见这“犹如贝里尼画中温和、庄重”的欢愉即是这场追忆的意义。
16 有用 胖蛋 2010-02-16 04:00:15
当年高一花了整整一年读完的。其实写得真的很好,除了第四本还是第五本全部都是法国地名的那本以外。他们在饭桌上讨论那些法语,先不说有多装逼,单说那些完全没听过的地名啊词根啊什么的,我实在是没那么渊博知识来消化,于是那本几乎是扫过的…… 第一本斯万之恋很好看。索多玛那本,鉴于个人原因,所以看得很兴奋。《女囚》也很好看──记得那时候还抄录了一大段关于地窖的比喻。说到比喻,我实在是对普鲁斯特很佩服,感觉他是真的将意识流发挥到极致,几乎无论怎样的感情,事物,动作,都能够用信手拈来的喻体来形容。 最后的一本《重现的时光》也很让我心悸。其实每一本之间的过渡都不是很明显,加之此书本就长篇巨著,读到第七本的时候根本没意识到原来已经看了这么多了!这也是他这部书的成功之处吧。不仅是我在读关于他一生的追忆,沉浸在时光的流逝中的我,同时也是他的小说的实验体,因为我在读小说的同时,也是在追忆我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各种感想。
14 有用 成知默 2018-01-23 14:16:14
2018年已读009:普鲁斯特说:“唯一真实的乐园是人们失去的乐园”,他如同一个被逐出伊甸园的孩子,在时光的流逝、销蚀与永恒的失落之中,用怀念来召唤那些在心中萦绕不去的过往。贡布雷的长街与钟楼,“小玛德莱娜”点心的味道,丁香与山楂花的香气,夏日黄昏猛兽吼叫般的雷鸣......这些似水年华的吉光片羽,是引发记忆的触机,也是记忆投射的对象,更是记忆本身。皇皇巨著的开卷,如红氍毹上大幕微张,种种悲喜幻梦、风流云散皆徐徐展开,第一卷《贡布雷》、第三卷《地名:那个姓氏》中马塞尔的视角和第二卷《斯万之恋》近乎全知的视角交错,时空转换之中,一、三卷孩子的梦幻童年与第二卷斯万的苦恋纠缠互见,普鲁斯特简直写尽了爱恋中的种种求而不得求仁得仁。其实追忆一点都不难读。
6 有用 bendao 2009-04-26 01:22:01
我读过很多次,很多个图书馆的下午。我一次都没有把书带回去过。
12 有用 早日退休瑾朵朵 2013-03-23 15:17:38
跟着慎哥读书
3 有用 看不见的城市 2013-06-03 22:27:26
普鲁斯特真是个一流的散文家啊。
5 有用 ryo 2011-06-06 16:04:27
看进去的话就放不下
3 有用 陈毓秀 2014-04-17 10:52:27
这个版本刘阿姨一直不肯卖给我,好伤心啊。
3 有用 Veronica 2011-08-12 08:51:58
其实只读过一部分,挺喜欢 普鲁斯特 的写作风格,跟我的思维形式很接近。
4 有用 人在清涼國 2010-11-15 18:32:27
读过,可能我一生都读不完
2 有用 海生花 2016-06-17 04:21:10
终于从头到尾读完了一卷。最精彩的是心理描写。写爱情与爱人心思时一波三折,让人既觉得十分贴切,完全说中了自己的心思,又觉得不落俗套十分新奇。斯万的爱情这部分其实有点像文艺高冷版的玛丽苏故事。对上流社会的描写与揶揄看着也让人觉得十分过瘾。普鲁斯特在刻薄时是最有才华的。可惜,刻薄的文字虽然有趣甚至有时让人惊为天人,但看多了也烦人,觉得小家子气。我有些明白为什么勒克莱齐奥老师不怎么喜欢普鲁斯特了。
4 有用 潜潜 2007-12-14 15:54:32
世间的无法超越的经典,无法超越的时间,意识流开山与完美之作,乔伊斯,你有他的深情与忧郁吗?
2 有用 Ying 2010-05-15 10:08:21
如此细腻的人
2 有用 眠去 2007-10-12 08:18:21
他太长了,我总忘记。
5 有用 momo 2013-03-12 09:17:27
曾经因为情书才看的 后来发现这类型不管是电影还是书 都深得我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