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臧仲伦
出版年: 2004-5
页数: 297
定价: 16.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林世界文学名著·古典系列
ISBN: 9787806577226
内容简介 · · · · ·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遗产中,《双重人格》和《地下室手记》,与《群魔》一样,是 有争议的作品。《双重人格》(1846)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继他的成名作《穷人》(1845)之后发表的第二部作品。关于《双重人格》,先是好评如潮,曾受到别林斯基和屠格涅夫的赞扬(陀氏曾在别林斯基召集的晚会上朗诵了这篇小说的头三章),继而,全文发表后,却引起了一片批评和指责,认为这篇小说“枯燥乏味,不堪卒读”。别林斯基特别不满这篇小说的“幻想色彩”:“在当代,幻想的东西只能发生在疯人院,而不应当发生在文学中,这是医生而不是诗人应当管的事。” 《地下室手记》(1864)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里程碑,是他晚期重要作品中的部,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宣言式的中篇小说,也可以说,是他以后成熟的五部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总序。这样一部作品,其哲理...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遗产中,《双重人格》和《地下室手记》,与《群魔》一样,是 有争议的作品。《双重人格》(1846)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继他的成名作《穷人》(1845)之后发表的第二部作品。关于《双重人格》,先是好评如潮,曾受到别林斯基和屠格涅夫的赞扬(陀氏曾在别林斯基召集的晚会上朗诵了这篇小说的头三章),继而,全文发表后,却引起了一片批评和指责,认为这篇小说“枯燥乏味,不堪卒读”。别林斯基特别不满这篇小说的“幻想色彩”:“在当代,幻想的东西只能发生在疯人院,而不应当发生在文学中,这是医生而不是诗人应当管的事。” 《地下室手记》(1864)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里程碑,是他晚期重要作品中的部,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宣言式的中篇小说,也可以说,是他以后成熟的五部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总序。这样一部作品,其哲理之深刻,思想之深邃,结构之奇特,怎样估计都不为过分。可是这部作品,长期以来,却受到人们的冷落,甚至贬斥。
双重人格 地下室手记的创作者
· · · · · ·
-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者
-
臧仲伦 译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常常,在某个极其恶劣的彼得堡之夜,我回到自己的栖身之地,强烈地意识到,瞧,我今天又干了一件卑劣的事,而且既然做了,也就无法挽回了——这时候我竟会感到一种隐蔽的,不正常的,卑鄙的,莫大的乐趣,然而内心里,秘密的,又会用牙齿为此而咬自己,拼命地咬,用锯锯,慢慢地折磨自己,以致这种痛苦终于变成了一种可耻而又可诅咒的甜蜜,最后又终于变成一种显而易见的极大乐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1页 -
所有那些不动脑子的实干家们,他们之所以充满干劲,无非是因为他们脑筋迟钝和智力有限。他们由于自己智力有限,于是就把最近的,次要的原因当成了原始原因,于是也就比别人更快和更容易地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事业的无可争辩的基石。于是他们也就心安理得了。这是主要的。要知道,为了开始行动,就必须事先完全心安理得,不留有一丝一毫的疑虑。 我心中的愤恨,由于意识到这可恶的规律遭到了化学分解。睁开眼睛,对象挥发掉了,理由蒸发了,找不到有罪的人,侮辱也就变成了不是侮辱,变成了命该如此,这在某方面很像牙疼,谁也没有错,因此剩下的只有同样的出路——疯狂地捶墙。 诸位,要知道,我之所以自认为是聪明人,大概是因为我毕生什么事也不做,既无所谓开始,也无所谓结束。 但是如果任何一个聪明人的直接的唯一的使命就是清谈,就是蓄意的空对空,那有有什么办法呢 那时候我一定会大腹便便,有三层下巴,还长了个酒糟鼻,于是任何一个见到我的人,看见我这副尊容都会说,瞧这人活得多滋润,这才是真的没白活。诸位,随你们怎么看,悉听尊便,反正在我们这个否定一切的时代,听到这样的评论还蛮开心的。 所有这些美好的体系,所有这些向人类说明什么是他们真正而又正常的利益的理论,为的是让人类在努力达到这些利益的同时,立刻变成一个善良的人。 而这目的本身,无非就是二二得四,就是说是个公式。可是二二得四已经不是生活了,而是死亡的开始了。 但是二二得四毕竟是个令人非常受不了的东西。二二得四简直是无赖,二二得四,两手叉腰,当街一站,朝你吐唾沫。我同意,二二得四是非常好的东西,但是既然什么都要歌功颂德,那二二得五—有时不是更加妙不可言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7,8,9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双重人格 地下室手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双重人格 地下室手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双重人格 地下室手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 更多书评 18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乱七八糟的好书 (影舞者)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陀思妥耶夫斯基 (Ex)
-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附录——经典书目 (民主时代) (迎风追)
- 我的书目-文学部分(译著) (忆未名)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04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双重人格 地下室手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樹君 2013-06-25 20:32:45
我居然!真的!啃完了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我要奖励自己!他真的不好读,长篇大论又意识流跳跃,《双重人格》略嫌啰嗦和矫揉,当然陀氏的风格在此,不厌其烦、带有一种痛苦又自我嫌恶的巨大力量,他真是独一无二的。《地下室手记》成熟了许多,非常好看!他的文字不是细微地探入人的内心,倒反似是直接把你的心掰开来检验一样。所以尽管从技法来说可能他不会是我最喜欢那一类作家:絮絮叨叨、不节制地阐发自己的’哲学‘思辨、重复... 我居然!真的!啃完了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我要奖励自己!他真的不好读,长篇大论又意识流跳跃,《双重人格》略嫌啰嗦和矫揉,当然陀氏的风格在此,不厌其烦、带有一种痛苦又自我嫌恶的巨大力量,他真是独一无二的。《地下室手记》成熟了许多,非常好看!他的文字不是细微地探入人的内心,倒反似是直接把你的心掰开来检验一样。所以尽管从技法来说可能他不会是我最喜欢那一类作家:絮絮叨叨、不节制地阐发自己的’哲学‘思辨、重复焦躁、人物好似总是打鸡血……但是尽管这样,他的力量感和对文字的精准触觉几近无人能敌,这是我不得不承认的。人有时候的确很奇怪,就像看见一个丑陋但粗野的人但却被唤起某种原始感情一样爱上。他就是有这种能耐。 (展开)
0 有用 点点 2008-09-05 15:34:41
《双重人格》比较困难
14 有用 kapy83 2012-02-03 08:53:29
陀氏的内心有一种极致的癫狂,像大海汪洋而下,无需精雕细琢,尽情倾吐,他的独白像无尽的泉水,在汉姆雷特和唐吉可德之后流淌。读他的文字,会朦胧地对他有一种惊悚的畏惧,你绝不希望是他这样的人,他歇斯底里疯疯癫癫自言自语直到人生的终点。如果说复调只是他的一面,难道他从没幻想过这些人物吗?也许真正见到他是一个温和的亲切的大师?我的天
2 有用 忘川 2017-11-08 22:05:17
习惯陀氏塑造的角色突然进入歇斯底里的模式了,“像有人扒了他的皮,一碰空气就疼。”双重人格里的戈利亚德金算滥觞,后期作品中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他的典型翻版。地下室手记完全遵循开篇不久的某句――“条理和体系一概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么不羁、深刻的陀思妥,扯开黏了柏油般污秽的人性。
0 有用 yangle 2008-05-12 22:46:57
极品!
0 有用 西西福 2023-11-12 17:56:17 江苏
无辜之所以有力量就因为它无辜
0 有用 六五四 2023-09-03 00:15:20 黑龙江
病态的美与崇高,但尽管如此也不失其为美与崇高
1 有用 刘liu 2023-08-06 17:01:45 福建
1:重读。《双重人格》四星,《地下室手记》五星。2:《地下室手记》太可怕了,陀氏不管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人类都是无比的恶毒,简直是把人心里面的各种“小”揪出来,各种踩。3:《双重人格》还不如处女作《穷人》成熟,重复啰嗦之处甚多,当然戈利亚德金先生实在是陀氏后面那些长篇巨制的几个主人公的初体。
0 有用 晴天龙吹泡泡 2023-07-08 20:23:30 上海
好喜欢《地下室手记》啊。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我和我狂妄的卑劣,细细剥开慢慢品味。因为刻薄而羞愧,因为自尊而受辱,因为清醒地意识到堕落而获得快感,我是耗子,是蛆虫,实干家和数学的敌人,只期待着被美与崇高狠狠鞭挞。
0 有用 Maxine 2023-06-05 06:54:15 德国
《地下室手记》06/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