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据北京大学教授邓之诚先生1933年5月至1959年12的日记,将其中的文史札记、师友往还等内容,进行标点整理,展示了先生的学术思想、学术成果,记录一个时代的侧影。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趙執信《潛邱先生墓誌》稱皇四子為之先刻《困學紀聞註》,下一句曰“有識者為先生疑”,文理幾不可通。細審“為先生疑”四字是後來剜改,蓋有所避忌也。李光地有《閻百詩小傳》,一字不及雍邸。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73页 -
明年(引按,康熙四十三年甲申),皇四子以書幣禮致之,先生力疾赴至都中,則相待厚甚,踰於賓友。悉索所著書,自二種《尚書》外,《四書釋地》至於三續,手校《困學紀聞》,《古文百篇》凡八種。首付《紀聞》剞氏,餘將次第為表章。海內有識者為先生疑,彌為斯文幸,而先生不起矣。(第210冊,頁390)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7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邓之诚文史札记(全2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邓之诚文史札记(全2册)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邓之诚文史札记(全2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书评 2篇
-
1956.1.8日記: 趙執信《潛邱先生墓誌》稱皇四子為之先刻《困學紀聞註》,下一句曰“有識者為先生疑”,文理幾不可通。細審“為先生疑”四字是後來剜改,蓋有所避忌也。李光地有《閻百詩小傳》,一字不及雍邸。 檢《清代詩文集彙編》影印乾隆刻本趙執信《飴山文集》卷七《潛邱先生墓誌(并銘)》: 明年(引按,康熙四十三年甲申),皇四子以書幣禮致之,先生力疾赴至都中,則相待厚甚,踰於賓友。悉索所著書,自二種《尚書》外...
2014-01-21 12:27 6人喜欢
1956.1.8日記:
趙執信《潛邱先生墓誌》稱皇四子為之先刻《困學紀聞註》,下一句曰“有識者為先生疑”,文理幾不可通。細審“為先生疑”四字是後來剜改,蓋有所避忌也。李光地有《閻百詩小傳》,一字不及雍邸。 引自第773页 檢《清代詩文集彙編》影印乾隆刻本趙執信《飴山文集》卷七《潛邱先生墓誌(并銘)》:
明年(引按,康熙四十三年甲申),皇四子以書幣禮致之,先生力疾赴至都中,則相待厚甚,踰於賓友。悉索所著書,自二種《尚書》外,《四書釋地》至於三續,手校《困學紀聞》,《古文百篇》凡八種。首付《紀聞》剞氏,餘將次第為表章。海內有識者為先生疑,彌為斯文幸,而先生不起矣。(第210冊,頁390) 引自第773页 按後世轉錄此文者,於“為先生疑”句多有改動。錢儀吉《碑傳集》卷一三一《閻先生若璩墓誌銘》:
海內有識者為先生幸,彌為斯文幸。(《清碑傳合集》影印光緒江蘇書局刻本,頁1632) 引自第773页 李祖陶輯《國朝文錄續編·飴山文錄》:
海內有識者始為先生疑,彌為斯文幸,而先生不起矣。(《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同治七年刻本,第1671冊,頁283) 引自第773页 李桓輯《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四百十五《閻若璩》:
海內有識者始為先生疑,彌為斯文幸,而先生不起矣。(廣陵書社影印光緒刻本,第17冊,頁11729) 引自第773页 錢氏改“疑”為“幸”,於文理更為不通。按所謂“為先生疑”者,當指閻若璩應召入都、交遊皇子事,士林或有非議者。馮辰《恕谷先生年譜》卷三:
甲申,四十六歲。……二月入京,……知閻百詩至京,病,往視之,語以老當自重。(《北圖年譜叢刊》第88冊,頁120) 引自第773页 此語未嘗無規勸之意。 又按,趙《志》云胤禛為刊刻《困學紀聞註》,當本之閻詠《行狀》。《行狀》(原本似已佚,據張穆《閻潛邱先生年譜》康熙四十三年條引錄)記閻若璩病中語云:
吾一生著書九種,……未刻者《重校困學紀聞》、《四書釋地又續》……。今《紀聞》蒙殿下序而行之,可以不朽。 引自第773页 則胤禛並為之作序。但恐此事因閻氏病故而中輟,今可見閻校《困學紀聞》最早單行本為乾隆三年祁門馬氏叢書樓刊本,胤禛序亦不見。胤禛嗣位後,極力標榜居藩時未嘗結交外臣,故於早年詩文多有隱沒。張《譜》所錄胤禛《祭文》、《輓章》今皆不見於《世宗憲皇帝御製文集》可證。恐即有此序,在雍正時亦難逃銷燬之厄。 又,閻若璩入都時胤禛尚為貝勒,其封雍親王在康熙四十八年,所謂“一字不及雍邸”,稍失當。
回应 2014-01-21 12:27 -
-
哎,大谬哇。阅之不爽,直欲仿《姻缘传》作骂人语。闲话:邓先生前言可是感谢了不少人啊。由此可见,别人写序,您可千万别让他在序言里感谢您,万一不小心踩到狗屎,您也少不了闻点儿臭味儿。 十一月八日 (一)阅《魏书》五十四《李崇传》诸州置楼悬鼓于村中,以备盗,自崇始。[1]又谓皇迁中悬垂二十,祀城隍,严固之重阙,砖石之工,墉堞显望之要,少楼榭之饰。加以 风雨稍侵,渐致亏坠。又府寺初营,颇亦壮美,然一造至今,... (2回应)
2012-10-25 19:40
哎,大谬哇。阅之不爽,直欲仿《姻缘传》作骂人语。闲话:邓先生前言可是感谢了不少人啊。由此可见,别人写序,您可千万别让他在序言里感谢您,万一不小心踩到狗屎,您也少不了闻点儿臭味儿。 十一月八日 (一)阅《魏书》五十四《李崇传》诸州置楼悬鼓于村中,以备盗,自崇始。[1]又谓皇迁中悬垂二十,祀城隍,严固之重阙,砖石之工,墉堞显望之要,少楼榭之饰。加以 风雨稍侵,渐致亏坠。又府寺初营,颇亦壮美,然一造至今,更不修缮,厅宇凋 朽,墙垣颓坏云云,是魏都营构草率可知。[2] (二)《崔亮传》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案阅市事本此。 (一)按,[1]此断不佳,不如如是断: 阅《魏书》五十四《李崇传》,诸州置楼悬鼓于村中以备盗,自崇始。 但这毕竟是语感的问题,倒也不能说邓先生点的不对。所以,我说”不佳“。 [2]此大谬,读之直想骂人。恼火。此段大部分为《魏书》所载李崇的奏议文。《魏书》载其文之相关部分为:”窃惟皇迁中县,垂二十祀。而明堂礼乐之本,乃郁荆棘之林;胶序德义之基, 空盈牧竖之迹。城隍严固之重,阙砖石之工;墉堞显望之要,少楼榭之饰。加以 风雨稍侵,渐致亏坠。又府寺初营,颇亦壮美,然一造至今,更不修缮,厅宇凋 朽,墙垣颓坏,“改怎么点,一目了然,且改加引号。 (二)按,这特么也是《魏书》的原文。当这样断: 《崔亮传》:”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案,阅市事本此。 又按,《魏书》卷六六《崔亮传》:”亮曰:‘弟妹饥寒,岂可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阅市“事是否本此,为另一回事,然断句何以如是之谬,令人大不可解。
2回应 2012-10-25 19:40
-
tatala (愚不可及)
1933年(1~30页) 5月1日 此书予向喜悦之→喜阅之 5月2日 葛启杨→葛启扬 5月10日 正以续笔重复处不少,略论遗闻旧事→正笔续笔;略=若? 5月21日 极天阁上总辛勤→格天阁 5月22日 本日五云何处去→平日;多少绢车忍泪行→旃车 5月23日 色羞忍耻非男子→包羞 5月26日 付帐……印书六十,余零碎四十元→印书六十余,零碎约四十元 5月28日 报载冯玉祥□电→宥电 6月7日 晨八时,余起身进城→晨八时馀,起身... (2回应)2012-11-03 04:31
1933年(1~30页) 5月1日 此书予向喜悦之→喜阅之 5月2日 葛启杨→葛启扬 5月10日 正以续笔重复处不少,略论遗闻旧事→正笔续笔;略=若? 5月21日 极天阁上总辛勤→格天阁 5月22日 本日五云何处去→平日;多少绢车忍泪行→旃车 5月23日 色羞忍耻非男子→包羞 5月26日 付帐……印书六十,余零碎四十元→印书六十余,零碎约四十元 5月28日 报载冯玉祥□电→宥电 6月7日 晨八时,余起身进城→晨八时馀,起身进城 6月14日 朱士嘉来言李瑞德言,闻言姑听之→朱士嘉来,言李瑞德有间言,姑听之 6月17日 望风怀哲→望风怀想 6月24日 题握兰簃栽曲园图→题握兰簃裁曲图;广东钧天奏已陈→广乐钧天 7月7日 邓嗣禹来取《讲义》第一、二各册去→各一册 7月9日 谭琢青→谭瑑青;黄现傭→黄现璠 8月21日 谭琢青→谭瑑青 8月28日 在师校不能延聘谢生兴尧→言师校…… 8月29日 据谢生兴尧在蓉园遇朱逖先剃去大胡→扰谢生兴尧在蓉园,遇朱逖先,剃去大胡 8月30日 新长柔条还□地→窣地 9月12日 纲福胡同→纳福胡同 9月13日 得《尊谥》五册文→尊谥册文 9月22日 篆表→篆青 9月24日 南京腐→南豆腐 10月7日 寒甚。垂棉犹觉冷。→重棉 10月15日 与秦珏生、陈颂穆通电话。→袁珏生、陈公穆 10月16日 全世界大震→世界大震 10月24日 即作复允了→即作复允之 10月27日 访唐二十→访唐十二 11月5日 黄现傭→黄现璠 11月13日 足可怪也→是可怪也;谭琢青→谭瑑青 11月21日 其屈直不必论→其曲直不必论 11月24日 或共党业已北进→或共党业已北犯 11月28日 《远东行部志》→《辽东行部志》 12月17日 《灌缨亭笔记》→《濯缨亭笔记》 12月19日 黄现傭→黄现璠 12月24日 嶙咫尺→邻咫尺 粗校1933年部分(上册,第1~30页),舛误甚夥,但仍是有用之书。
2回应 2012-11-03 04:31 -
57页前亦有些小误,但太小了,可以至而不论,只列其失误较大者一则: 十月二十一日 以昨日伦哲如托售之汤若望氏《历铺注辩惑》,利类思进呈《膺论》送洪煨莲。 十一月十日 贞女(引——邓氏女)归宁,晚五时,遣车夫送之归,兼还伦哲如托卖进呈《膺论》及《民历铺注解惑》。 按,”利类思进呈《膺论》“(十月二十一日)及”进程《膺论》“(十一月十日)不可解。利类思实为与汤若望一样的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而其书名大概... (2回应)
2012-10-25 16:58
57页前亦有些小误,但太小了,可以至而不论,只列其失误较大者一则: 十月二十一日 以昨日伦哲如托售之汤若望氏《历铺注辩惑》,利类思进呈《膺论》送洪煨莲。 十一月十日 贞女(引——邓氏女)归宁,晚五时,遣车夫送之归,兼还伦哲如托卖进呈《膺论》及《民历铺注解惑》。 按,”利类思进呈《膺论》“(十月二十一日)及”进程《膺论》“(十一月十日)不可解。利类思实为与汤若望一样的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而其书名大概叫《进呈膺书》(按,国图有著录,即此书http://opac.nlc.gov.cn/F/32FRXJ7EQ65YGCJVDR59649AGX97I6QI56YRRXTYE7I2RA1QYG-64728?func=full-set-set&set_number=423567&set_entry=000044&format=999)。汤若望之书,名《民历铺注解惑》(《续四库》有收,百度可知),十月二十一日日记可能是之诚先生误记为“辩惑”了。然之诚先生恐怕不至于把书名中的“民”字漏记,所以,我很怀疑“汤若望氏《历铺注辨惑》”的“氏”很可能是“民”字之讹,也可能是邓瑞先生误读所至。不然,按之行文体例,何以汤若望后加“氏”,而利类思未加呢。邓瑞先生整理的《骨董琐记全编》也有不甚令人满意者,兹列一则如下:http://www.douban.com/note/158985501/
2回应 2012-10-25 16:58 -
哎,大谬哇。阅之不爽,直欲仿《姻缘传》作骂人语。闲话:邓先生前言可是感谢了不少人啊。由此可见,别人写序,您可千万别让他在序言里感谢您,万一不小心踩到狗屎,您也少不了闻点儿臭味儿。 十一月八日 (一)阅《魏书》五十四《李崇传》诸州置楼悬鼓于村中,以备盗,自崇始。[1]又谓皇迁中悬垂二十,祀城隍,严固之重阙,砖石之工,墉堞显望之要,少楼榭之饰。加以 风雨稍侵,渐致亏坠。又府寺初营,颇亦壮美,然一造至今,... (2回应)
2012-10-25 19:40
哎,大谬哇。阅之不爽,直欲仿《姻缘传》作骂人语。闲话:邓先生前言可是感谢了不少人啊。由此可见,别人写序,您可千万别让他在序言里感谢您,万一不小心踩到狗屎,您也少不了闻点儿臭味儿。 十一月八日 (一)阅《魏书》五十四《李崇传》诸州置楼悬鼓于村中,以备盗,自崇始。[1]又谓皇迁中悬垂二十,祀城隍,严固之重阙,砖石之工,墉堞显望之要,少楼榭之饰。加以 风雨稍侵,渐致亏坠。又府寺初营,颇亦壮美,然一造至今,更不修缮,厅宇凋 朽,墙垣颓坏云云,是魏都营构草率可知。[2] (二)《崔亮传》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案阅市事本此。 (一)按,[1]此断不佳,不如如是断: 阅《魏书》五十四《李崇传》,诸州置楼悬鼓于村中以备盗,自崇始。 但这毕竟是语感的问题,倒也不能说邓先生点的不对。所以,我说”不佳“。 [2]此大谬,读之直想骂人。恼火。此段大部分为《魏书》所载李崇的奏议文。《魏书》载其文之相关部分为:”窃惟皇迁中县,垂二十祀。而明堂礼乐之本,乃郁荆棘之林;胶序德义之基, 空盈牧竖之迹。城隍严固之重,阙砖石之工;墉堞显望之要,少楼榭之饰。加以 风雨稍侵,渐致亏坠。又府寺初营,颇亦壮美,然一造至今,更不修缮,厅宇凋 朽,墙垣颓坏,“改怎么点,一目了然,且改加引号。 (二)按,这特么也是《魏书》的原文。当这样断: 《崔亮传》:”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案,阅市事本此。 又按,《魏书》卷六六《崔亮传》:”亮曰:‘弟妹饥寒,岂可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阅市“事是否本此,为另一回事,然断句何以如是之谬,令人大不可解。
2回应 2012-10-25 19:40
-
海洙 (凭几看鱼乐)
今日入城本意在托松崎代卖《锡珍手稿四种》,可得千金,已略有成说。归后……比略翻一过,觉《八旗驻防考》及《国朝典故志要》实为奇书,意恋恋,不能舍,宁饥死亦不欲出手也。拟迟日托词谢松崎,不卖矣! 按,这段读的热血,然邓先生于三日后又记云,得松崎明信片,言手稿已卖出,可随时取钱。邓先生大概终究饥饿不过吧,惟拖了三四天撮录其要而已。2019-07-05 18:24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凤凰出版社 (2016)暂无评分 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日记书札 (岁月的泡沫)
- 伊洛书目—历史文化第一 (dechoz)
- 2012图书赞弹榜——南方都市报(弹的那些书就不加了) (胖花)
- 图书馆待借 (猫不许)
- 已入 (昂昂千里)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邓之诚文史札记(全2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三首塔 2020-03-13
补标。研一上学期翻过一遍,邓真是无人不骂,无论长辈平辈还是晚辈,和他同时期的学者几乎无人幸免,傅增湘、余嘉锡、陈垣、陈寅恪、胡适、顾颉刚、杨树达、赵万里、周一良、翁独健、翦伯赞、钱钟书等等等等,全被骂了个遍,唯一的例外就是聂崇岐。感觉他和钱钟书堪称20世纪中国学界蜜汁自信领域的双璧,而且俩人还互相看不上,真该来个同台PK。此外,本书谈古董收藏的内容不少,我从中摘录过关于明清名帖的几条,还因此歪打误... 补标。研一上学期翻过一遍,邓真是无人不骂,无论长辈平辈还是晚辈,和他同时期的学者几乎无人幸免,傅增湘、余嘉锡、陈垣、陈寅恪、胡适、顾颉刚、杨树达、赵万里、周一良、翁独健、翦伯赞、钱钟书等等等等,全被骂了个遍,唯一的例外就是聂崇岐。感觉他和钱钟书堪称20世纪中国学界蜜汁自信领域的双璧,而且俩人还互相看不上,真该来个同台PK。此外,本书谈古董收藏的内容不少,我从中摘录过关于明清名帖的几条,还因此歪打误撞得到了某教授的赠书。 (展开)
0 有用 姬流 2013-04-23
些许轶事颇有趣,可以见作者日常生活细节。对于所得之书,所研究之人也常有议论,有用有趣,然不如读书记详细,此盖日记,简介流畅为要。 此书编辑有不少错误,如盋山弄作盔山,《亦有生斋集》作 亦有《生斋集》
0 有用 饮野客 2013-11-15
邓先生妙人也。
0 有用 武 2013-11-18
@擦擦说:《文史札记》应该是刷新了近人日记整理本的错误率。目前看,录文、标点的错大概要以千计。【基本不影响看八卦……】
0 有用 羽殇醉月 2015-07-30
旧学旧人,臧否人事,颇有可观。
0 有用 angus0984 2020-08-30
大概五年前,曾聽一位很仰慕的學者說正在讀此書。因著莫名其妙的機緣,近日慢慢讀著當作消遣,頗有所得,也讀得很開心。唯惜校對不精、訛字甚多,不知後來的修訂本如何。
0 有用 歌于斯哭于斯 2020-07-15
学问极其广博,有待挖掘发扬。拥护政治集权,反对文化革命。王钟翰先生出力不少
0 有用 埜秋 2020-05-17
所记明清史、集部之书尤详,可作目录之用。多载所为诗歌,能工,鲜才藻。
0 有用 尉缭子 2020-04-15
整理错误太多了,但不影响阅读,再说误字思适,另有一乐。
0 有用 静隐 2020-04-15
标点断句错误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