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景行文论豆列 (mcpanther)
- 猫头鹰学术文丛 (RMR)
- 行走 | 台湾 (玄子)
- 让阅读成为习惯(书籍)(一) (无心恋战)
- 以前买的书 (杨华评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文学台湾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RUIM 2013-08-11 20:07:12
大陆台湾两岸文学发展史,特别是日志时到光复后
1 有用 苏木 2011-02-17 08:33:09
第一编(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看得较认真,第二编(台湾知识者的理论想象)翻过,也形成一个对比,文学叙事与理论想象可以如此分开吗?虽然第一编体例上有些问题,作为一本专著也还有改进的空间,黎老师很用心,也很坦诚,是我喜欢的风格。第一编里用一个章节的篇幅论述同一个时间段(70年代后期以后)两岸文学流变(伤痕—寻根—现代派V.S新生代文化小说),“从怀疑到游戏”的主题确定也予我启发。
0 有用 阿轩 2023-02-06 09:36:48 江苏
全书时间线其实很长,视野也相当开阔。
0 有用 果然 2019-08-04 21:56:50
买书比较早,读的很细。与黎湘萍老师十数年前见过一次面,无缘当他的学生。
1 有用 月亮脸 2017-11-05 13:35:26
总有一个火车可以把你看掉。(看掉了。
0 有用 阿轩 2023-02-06 09:36:48 江苏
全书时间线其实很长,视野也相当开阔。
0 有用 游蛇 2021-06-13 19:41:22
第一编很值得看
0 有用 阿灿 2019-11-18 16:37:46
政治使人区隔,而文学使人相通
0 有用 腰凸曼 2019-08-31 11:43:18
应该叫做陆台文学比较,并不是专门写台湾的。目录似乎也有点跳跃,第一章主题分析,后面就是历史分期。新生代的话基本是60后,不过书中许多文学观点都很有启发意义,作者治学严谨。
0 有用 果然 2019-08-04 21:56:50
买书比较早,读的很细。与黎湘萍老师十数年前见过一次面,无缘当他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