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传奇性的故事、绮丽的地方色彩、带有神秘气氛的边疆生活和人物,这就是《南行记》。本书以作者自己早年的流浪生活为背景,其中奇异的边疆风土人情和下层劳动者的悲惨生活,明丽的风景和阴郁的人生,爱和憎,都交织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照,使这部作品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和粗犷的浪漫情调。
南行记的创作者 · · · · · ·
-
艾芜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艾芜,原名汤道耕。四川新都人。1920年代在云南、缅甸做劳工,曾任报馆校对、副刊编辑、教师,1931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重庆市文化局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故乡》《百炼成钢》《春天的雾》,短篇小说集《南行记》《南国之夜》等等。
目录 · · · · · ·
序一、人生哲学的一课二、山峡中三
序一、人生哲学的一课二、山峡中三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间临街的小楼屋做的阅报室,没个人在里面,看守的又似乎出街去了。只是桌上放些杂志,放些书,放些报纸。窗上射进一两线阳光,满室都浮着通明的微笑。这安适的小天地,正合我的意,正能寄托我彷徨的心。如果我是这阅报室的看守人,多么好呵!每天一定的工作,大致是扫地板,拭桌椅,整理杂志,挟好新旧的报吧?这,我一定会做得有条有理,而且得着阅者的称赞的。其余的时间,得让我像一个阅者似地自由看书。工钱没有也可以,如有两块钱做零用,那就更好。拿着新杂志,看看封面,看看题名,全无心管它的内容,当指头在翻动的时候,心里只是幻想些暂时安定的甜蜜的梦。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人生哲学的一课 -
在这离开故乡四五千里的陌生都市里,我像被人类抛弃的垃圾一样了。成天就只同饥饿做了朋友,在各街各巷寂寞地巡游。我心里没有悲哀,眼中也没有泪。只是每一条骨髓中,每一根血管里,每一颗细胞内,都燃烧着一个原始的单纯的念头:我要活下去!就是有时饥饿把人弄到头昏脑胀浑身发出虚汗的那一刻儿,昏黑的眼前,恍惚间看见了自己的生命,仿佛檐头一根软弱的蛛丝,快要给向晚的秋风吹断了的光景,我也这样强烈地想着:至少我得明天,看见鲜朗的太阳,晴美的秋空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人生哲学的一课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南行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南行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南行记》中的行走方式
“一提到漂泊,却依旧心神向往,觉得那是人生最销魂的事。”艾芜在他的《漂泊杂记》中这样回忆他的南行生活。这句话是值得玩味的,纵观《南行记》中的种种,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包括“我”和隐藏在“我”之下的艾芜自己,他们的生活都算不得令人心神向往,更难说是销魂。无...
(展开)

世界的变调——艾芜的南行及续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摘 要:艾芜在解放后对30年代的《南行记》两次续写,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的滇缅南行世界。本文试以《南行记》的四个特征为中心,分析艾芜在相同主题下异质化续写,以及重写南行本身对于艾芜本身的人生意义。 关键词:艾芜;续写;南行记;文学世界 一、初创的南行世界 南... (展开)
笔墨间的人生——《南行记》与《边城》的作品比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每一个作者都在用他们的笔端塑造着不同的人物,展现不同的社会现状。《南行记》和《边城》都向读者展示了远离都市的人民的风土人情。而作者在书写他们的故事时,其实也都融入了自身的故事。在阅读这两篇小说时,读者都能不约而同地在作品中发现作者的生活身影和不可得的悲凉心... (展开)> 更多书评 29篇
论坛 · · · · · ·
手头有本80年出版的 | 来自Orthodox | 2010-04-20 10:28:42 | |
遗忘了三十多年的一本书 | 来自银子 | 2010-03-02 22:21:1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8)8.2分 240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8.6分 751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8.5分 13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8.5分 12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世纪中文经典小说200部 (东方快车)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新文学碑林 (RMR)
- 我的乡土中国 (羊的门)
- 看 (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6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南行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komo 2021-03-30 08:46:20
山峡中
3 有用 暖暖。 2012-04-12 22:49:33
漂泊中有种种人生心酸的况味。
0 有用 小鱼柯克😶 2021-02-20 22:50:44
奇也不奇,素朴温柔,写云南、缅甸、南洋一路的流浪生活。眼界平,野心小,只为果腹,反显出特色。明明有许多不平事、奸猾人,艾芜笔调却是纯真忠厚,连带着故事也柔和起来。序言非常可爱,只觉得作者真诚。但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样的小说出现在中学试卷上会很恰当……
0 有用 陈女士 2021-02-04 13:52:24
《山峡中》生活凄凉,行为残忍,用自嘲回避痛苦,最后还留下一点人情。
3 有用 我不是西蒙周 2010-03-29 16:19:04
作者的行程,并不是“旅行”这样带着浪漫情怀的词汇能概括的,而更似流放,苦是要吃的劳力是要做的,提心吊胆而总不见得有明媚的时刻,因而感到自己只是一个“多么乏力生存的弱者”,要说弱者,在那动荡的年岁,又有几个人不是将脑袋别在腰上乞生的呢。还好这一切并不影响志趣,破布包裹里珍藏的书总是要读的,青年的心在汗水的冲刷下依旧单纯善良而结实。他并不着重描写生存的艰辛,而更多的在记叙奇闻逸事个边境风光,旖旎又诡异... 作者的行程,并不是“旅行”这样带着浪漫情怀的词汇能概括的,而更似流放,苦是要吃的劳力是要做的,提心吊胆而总不见得有明媚的时刻,因而感到自己只是一个“多么乏力生存的弱者”,要说弱者,在那动荡的年岁,又有几个人不是将脑袋别在腰上乞生的呢。还好这一切并不影响志趣,破布包裹里珍藏的书总是要读的,青年的心在汗水的冲刷下依旧单纯善良而结实。他并不着重描写生存的艰辛,而更多的在记叙奇闻逸事个边境风光,旖旎又诡异,也曾有几遭死里逃生崎岖险象,以自由之名,流浪漂泊,本身即是件浪漫的事了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