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艺术论的书评 (32)

张佳玮 2008-01-02 13:17:19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版

罗丹的草稿

2007年2月,一个人端着DV和照相机,去到上海城市雕塑馆,看到罗丹作品的展出。天冷,人很少,灰暗的大厅里雕塑比人都多……入门处那著名的断手巴尔扎克,后面挺着肚子的巴尔扎克……不断的找卡蜜尔的模样……以及大厅尽头,《地狱之门》…… 91年前的冬天那个老头留着雪白的胡...  (展开)
时生 2006-01-08 14:54:20

每个人都怕看到自己

我读的这个版本,是197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的。 泛黄的、定价0.58元的小书,依然掩盖不了罗丹的思想。 不仅关于雕塑、关于艺术,还有关于人生、关于人性。 今天随手拿起这本书,翻到一页,读到了很深邃的一段话: “这是一种奇特而注定了的规律:自己的形貌...  (展开)
boliang 2006-09-16 17:24:2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版

观美Cleveland艺术馆藏品展·罗丹作品手札

相关图片链接 http://poetshen.shineblog.com/user1/19523/archives/2006/563473.shtml Rodin(罗丹) 作品: 《青铜时代》1875-1876年 青铜 182.24 x 66.36 x 47.00 厘米(含底座) 《思想者》约1880年 青铜 70.80 x 34.93 x 59.69 厘米 《威廉·欧内斯特·亨里肖像》18...  (展开)
ly的读享生活 2016-11-15 09:19:47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版

艺术因人性而美丽

    法国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是19世纪晚期最有影响力的雕塑家,而且几乎凭一己之力奠定了20世纪雕塑的基础。《艺术论》是罗丹与弟子葛赛尔畅谈艺术,后者记录的口述文体,双方对文艺复兴以来的雕塑艺术发展,技巧和方法,思想和精神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傅雷在1931年受聘...  (展开)
神明近视看不清 2021-09-04 18:29:0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版

《罗丹艺术论》:做真实的猎人和生命的侦查者

英剧《神秘博士》中有一集,讲的是印象派先锋梵高穿越到了现代。在巴黎的奥赛博物馆,这位生前始终郁郁不得志的画家亲眼见到自己的作品摆满整个展厅,人们纷纷驻足、流连。当他听到有人说“在所有的时代中,梵高都是最受欢迎、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所有人的至爱”时,不禁热泪盈...  (展开)
瓦特画像 2022-03-01 18:25:45

何为艺术的效用?

讨论艺术,自然离不开美的概念。何为美?席勒在他的美学文集中说:“美,即现象中的自由。”在一件艺术作品里如果能看见一个自由的灵魂,那么它就是美的。而对于十九世纪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来说,美即是“真”,是生命本真的表现,艺术的唯一规律就是忠诚。 《罗丹艺术论》是由罗...  (展开)
玛丽狗杨 2024-02-05 11:13:50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版

没有比幻梦与默想更幸福的事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罗丹艺术论》ART ENTRETIENS,ENTRETIENS为法语单词,意思为谈话录、访谈录。本书总共分为十一章,“艺术之写实”、“在艺人的眼中,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论模塑”、“艺术中之动作”、“素描与色彩”、“女性美”、“古代精神与现代精神”、“艺术之思想”、“艺术中...  (展开)
JINLANNN42 2021-12-16 17:30:1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版

世界上究竟有几件《地狱之门》?

加上罗丹的石膏模型遗作,一共8件。 1880年,法国美术总局(Directorate of Fine Arts)委托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为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制作迎宾前门,由罗丹自由选定主题。罗丹想到吉贝尔蒂为佛罗伦萨洗礼堂所做的青铜浮雕大门《天堂之门》,便决定以但丁《神曲》<...  (展开)
琉璃好 2019-01-06 23:32:3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版

听雕刻大师谈艺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是学画画的时候,画画老师推荐的,之前去图书馆找到了很旧的一本,说着后面会借回来看,结果各种原因没借。刚好昨天在书架上偶遇它,于是毫不犹豫的看了起来。 罗丹是雕刻大师,他不写书,这本书大概是他的好友葛塞尔有意去采访或是参观他作品时,专门记录他关于艺术的一...  (展开)
King 2016-03-18 09:09:06

罗丹艺术论

罗丹是现代最杰出的雕塑家之一,其作品委实相当杰出,如巴尔扎克像等,其实本次阅读我倒更被“老娼妇”所“惊艳”。 本书有些《论语》的感觉,作者与罗丹长时期接触,交流,然后总结出此书,当然不是简短的箴言体,而是略带散文性质。还不错的作品,不仅对于欣赏罗丹雕塑本身,...  (展开)
Azul 2013-07-30 00:32:14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版

罗丹的矛盾

罗丹说:大师是用来欣赏而不是用来膜拜的。 他认为:自然即是美,美即是有特性。可是,自然的一定是有特性的么?或者,有特性的一定是自然的么? 北京的鸟巢有特性,但不是自然的,是人造的。它美么? 美国的白宫有特性,但不是自然的,是人造的。它美么? 所有的人造建筑,不...  (展开)
王水波蛋狐 2012-12-26 01:05:32

脑残粉的力量

作者的努力深深印证了这样一点:只有脑残粉才是真爱!!! 葛赛尔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罗丹的作品的热爱和对艺术家本人的景仰,简直到了狂热的地步啊........于是罗丹见他如此喜欢,也乐意对他讲,葛赛尔便更加不分昼夜地跟随在大师周围,每天都沉浸在幸福里......  (展开)
木木 2024-09-16 17:53:46 译林出版社2020版

书摘

我完全服从于自然。 艺者的激情能使他在外形下面觉察到内在的真。 艺人只要睁开眼睛看好了,相信他的眼睛就是了。 因为艺术所认为美的,只是有特性的事物。 特性是任何自然景色中之最强烈的真实性:美的或丑的,也即所谓两重真。 这是真正的肉呢!几可说是受尽了亲吻与爱抚。 ...  (展开)
霧風誌MONA 2020-05-29 14:56:4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版

罗丹的美学信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2章 在艺人眼中,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 首先举了《丑之美》的例子,取材于诗歌《美丽的老宫女》。这个雕塑展现了一个年老色衰的女人。而罗丹要在这粗犷二黯淡的幕后,表达青春不在,眼看着这副枯骨一点点衰败下去,这样的对比,才是最残忍,最深切的悲痛。 但是一般人可能...  (展开)
工藤新之助 2020-03-24 22:56:45 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版

反复

今晚用了将近5个小时看到了这本书的结尾处,当然结语我想留着明天慢慢的看,今晚之所以会一直看下去,是因为打从内心深处升起的一种想要探知的欲望,好像有点类似于看东野圭吾的侦探案一般的感觉,侦探案我想知道凶手是谁,看罗丹艺术史我想知道,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并且去努力...  (展开)
King 2019-09-29 17:37:23

罗丹艺术论

以前看罗丹的雕塑,除了《思想者》外,如《吻》一样优美的不多,当然这是一般人的审美。他的《巴尔扎克像》《老娼妇》等都丑得让人反胃。可是看久之后却有着相当的魅力,《巴尔扎克像》重新被树立就是如此。而《老娼妇》震动到了人的内心深处。也许这就是罗丹的那句“世上到处...  (展开)
PUA滚蛋 2019-09-01 20:28:23

天地混沌,爱之精纯——罗丹

1.一颗赤子之心,不是模仿“自然”,而是去呈现“自然”深邃的被忽视的美,刻苦的训练与勤奋,忘我的工作,热爱工作,工作成为了他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热爱工作就像每天吃三顿饭一样正常平凡。他通过苦心专研,去学习米开朗琪罗和希腊,灵感是靠不住的,除了刻苦,和兴趣以及爱...  (展开)
hsfish 2016-10-25 23:11:18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版

艺术无用?

记得第一次知道罗丹还是小学的课本上,记得开头第一句这样写到: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里做客。饭后,罗丹带着这位挚友参观他的工作室。走到一座刚刚完成的塑像前,罗丹掀开搭在上面的湿布,露出一座仪态端庄的女像。。。直到现在对于前面还能够...  (展开)
coryzz 2012-02-26 22:45:17 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版

旧书的力量

因为手中是本旧书,而且是那个年代才较为通行的薄本,所以阅读过程中颇有仪式感,也就利于集中注意力,带入较深入的思考。 古代的雕塑,那么在当代,就是各种工业设计。一个iphone4s,算不算一个雕塑?一个网站首页,算不算一个浮雕? 我很愿意用这种思考方法去认识万物,饱...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2条)

订阅罗丹艺术论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