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皇帝尼禄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赵松 2009-05-23 22:30:47

    王以铸的译本

  • 1 2012-01-20 21:31:28

    翻案也略……牵强附会,看下来有种微妙的唐明皇感【喂!作者的标准和立场看起来可像是尼禄真心粉?不时想到贞妇失节不如老妓从良这话ORZ顺便说翻译非常可爱,有许多老老实实要绕晕人的长句子(笑)

  • 2 劈头士》睁木 2020-11-04 22:44:39

    已购。四星半。写得真细致,辅以各种史料~为尼禄部分翻案,力图给予其客观的评价~有意思的还有基督徒的部分~ 问题在于:如果早期的基督徒对尼禄迫害他们的暴烈行为所感到的恐怖并没有变成憎恶他的传统的话,那么尼禄在今天是不是应当被视为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人物。各个时期的基督教作家无不对他肆意漫骂,历史学家则地跟在他们后面走,而几乎没有认识到他们受到了偏见的蒙蔽,并且根本没有看出,尼禄的邪恶行为,或总之是他的邪恶行为的程度,是有商榷的余地的。 民众都承认,尼禄的统治是好的,国家是繁荣的,内战和叛乱都被迅速而断然的行动挫败了。如果说皇帝本人背离传统到了怪诞的程度,但是在民众的心目中,他无疑是一位特殊的天才、一位了不起的歌手,一位艺术和科学的保护人,一位热心的赛车手和运动员,并且首先是老百姓的朋友。

  • 0 四部居士 2014-06-18 23:06:44

    有些矫枉过正了,虽然尼禄不必比其他的皇帝凶残却也不更加仁慈,喜好音乐和唱歌若对治国有损则是皇帝的最大的不仁慈。史料上基本靠着塔西佗编年史和苏埃托尼乌斯的十二帝王传,加以适当的想象,有时候也过度。

  • 0 austerlitz 2019-08-29 14:34:23

    作者能在破碎、晦暗的存世文献中 作出这样一番生动流畅的讲述 其间对心理分析的运用 实在非常有说服力。顺便也感慨一下 塔西陀作为历史学家的素质的确过硬。译者知识背景深厚 所作注解往往都很切题而且充分 唯独文句略显生硬 校勘也十分粗糙。希望本书能有机会更正再版。

  • 0 电影是文盲的艺术 2009-10-24 22:40:27

    为真诚而仁慈的艺术家尼禄翻案。

  • 0 金星上的红茶馆 2011-06-29 00:29:42

    不知道是否确有依据,因为对于罗马史我只是知道个皮毛,但是这位作者文笔很不错,还是值得一看的

  • 0 影树 2014-08-17 07:23:09

    “他并不是留在罗马或罗马附近致力于国家事务,而是愿意到希腊去旅行。他在这里的每一个音乐节都要歌唱,并且做如此多次的表演,以致在不到十八个月中间,他获奖竟达一千八百多个。他为此要得到报应就不值得惊讶了。他之终于被废黜,并不是像后来所说的那样,是因为他残酷或不公正,而干脆就是因为音乐占去了他的心思而排除了几乎所有其他一切。”

  • 0 YB 2021-04-10 17:12:00

    王以铸翻译的。大概翻了翻。主要看了开头和罗马大火。

  • 2 天天买书 2019-12-06 01:02:14

    书非常好读,但对于尼禄的回护有点太舔了吧。 如果说苏维托尼乌斯、塔西佗生来就属于厌恶尼禄一派而他们的评价自带偏见的话,那就看看大约同时代普鲁塔克对尼禄的形容:怪诞,谋杀母亲和屋大维娅(不列塔尼库斯没提到),做着各种玷污罗马皇帝尊严的事情,最后再加上在没有明确证据而对基督徒的定向指控与恶意迫害得罪行(这也不用基督教罗马时期史学家进行恶意诋毁),这样的暴君尼禄还受罗马人民爱戴的话,那只能说罗马人民也是够不着调的。

  • 0 南瓜头许言 2016-04-13 15:14:29

    一部给尼禄洗白的作品,兼具学术价值和故事趣味。作者主要依据塔西佗的《编年史》和苏埃托尼乌斯的《尼禄传》记录,结合合理的猜想和大量的历史记录,把尼禄专政被推翻归结于他对音乐艺术和浮夸作风受到罗马上层旧派贵族的不满,把他自古以来的暴君形象归咎于基督教有意的偏见和丑化。塑造出一个可爱率性的年轻人,他人性中从单纯向多疑的一步步转变,是共和制外衣下专制权力争夺的阴暗产物。他的母亲是一位我个人很钦佩的女性,足够狠毒强势。而最后尼禄阴差阳错失权被迫自杀之日与他为迎娶新欢而迫死的原配的忌日竟然是同一天,有点细思极恐。另,译者相当专业,最后的翻译说明和补充很有普及之用。

  • 0 电影迷 2017-06-24 13:57:52

    译者厚道之极

  • 1 费边 2015-10-11 19:41:19

    我可以确信,作者同我一样,对尼禄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

  • 0 妖娆猫 2019-08-01 18:04:22

    20190801——87;接着《你往何处去》看的,果然是大相径庭的尼禄。作者的疑问和推断看起来不乏道理,一个热爱诗歌和音乐的皇帝,对于嗜血尚武的罗马人来说是不成体统的。译者在最后提到罗马初时的正式国名是S.P.Q.R.即“元老院和罗马人民”,刚好有这本书,继续。

  • 0 囤土豆的流浪猫 2017-11-15 23:51:54

    想起来宋立宏老师所引弗格斯·米勒: 至少需要满足下面两个条件中的一个,才有可能去写一部帝王传记:要么这位皇帝是“真正的革新者”,要么“有足够多的直接来自他的材料”。 换言之,前一个条件是说值不值得写,后一个条件是说写不写得出来。 不过,这年头翻案作品总是很流行啊。

  • 0 Lucia 2015-07-17 11:27:24

    译注很详细,译者说明里也补充了很多文化背景。书开头有点过于黑提贝里乌斯和克劳狄乌斯了。之后关于尼禄的记述很好,为尼禄的翻案也可以理解,史料主要来于塔西佗编年史。

  • 0 漂流野犬万岁 2020-07-05 21:33:39

    非常生动好看,感觉尼禄活生生的摆在眼前。译者是已经去世的王以铸先生,比希罗多德读起来顺多了。这是为尼禄翻案的一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对于前几位皇帝也做了大量的铺垫。读下来感觉尼禄被讨厌主要就是因为他太爱唱歌了😂艺术家上身,爱希腊中毒。译者补充说明也蛮有用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