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以当初的一个政治谋杀案为素材创作而成,以“鬼”借以比喻俄罗斯当时的状况和未来,形象地阐释了作家的政治观点和宗教观点。 本书是作家创作鼎盛期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充分表现了作家的艺术才华,心理分析的本领和安排情节的技巧,非常值得一读。
鬼的创作者
· · · · · ·
-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ieevsky, 1821-1881)是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182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父亲的庄园里度过的,因而接触到了农奴的实际生活。1834年他进入莫斯科契尔马克寄宿中学,毕业后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在该校工程部制图局工作。一年后,他自动离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846年,他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穷人》。小说一出版,即轰动文坛,受到读者的普遍赞扬。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称之为“社会小说的第一次尝试”。之后,他又先后写出了《双重人格》、《...
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ieevsky, 1821-1881)是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182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父亲的庄园里度过的,因而接触到了农奴的实际生活。1834年他进入莫斯科契尔马克寄宿中学,毕业后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在该校工程部制图局工作。一年后,他自动离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846年,他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穷人》。小说一出版,即轰动文坛,受到读者的普遍赞扬。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称之为“社会小说的第一次尝试”。之后,他又先后写出了《双重人格》、《女房东》、《白昼》和《脆弱的心》等几个中篇小说。
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丘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
流放回来后,陀思妥耶夫斯基继续拿起笔进行创作。经过了长期身体和心灵折磨,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生活的反思更为深刻,思想也更为深邃。从1861年起,他先后发表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重要作品。
其中,1866年发表的《罪与罚》,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而1880年发表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或译《卡拉马助夫兄弟们》),更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被称为人类有文明历史以来最为伟大的小说。有作家点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执著于研讨人与上帝的关系,经常摆荡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穿梭于神性与魔性的两极,直到他年届六十,终于写下《卡拉马助夫兄弟们》,在人类精神领域中,竖立了一座高峰。”
陀思妥耶夫斯基并非开创心理叙事的鼻祖,但他绝对是发展心理和意识描写的一代宗师,其于身后影响巨大,西方的众多作家都将其奉为圭臬,以至于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可或多或少地发现陀氏的影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心理描写的专家,醉心于病态的心理描写,不仅写行为的结果,而且着重描述行为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特别是那些自觉不自觉的反常行为、近乎昏迷与疯狂的反常状态。而人物的思想行为反常,恰恰又是他作品的特点。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来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归档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阙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深刻影响。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影响,远远走出俄国以外。现实主义派的作家从他的创作中可以吸收到有益的营养,现代派作家则把他的作品奉为经典,而称他本人为他们的先驱和导师。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代序:敬仰的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韦尔霍文斯基的若干生平细节
第二章 亨利亲王。提亲
第三章 别人的罪孽
第四章 跛脚女人
第五章 聪明绝顶的蛇
第二部
第一章 夜
第二章 夜(续)
第三章 决斗
第四章 大家都在期待
……
第三部
第一章 盛会。第一部分
第二章 盛会的尾声
第三章 夭折的浪漫
第四章 最后的决定
……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太清楚了,为什么有财产的俄国人纷纷出国,而且出国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这无非是一种本能。假如一艘轮船即将沉没,那么头一个逃离轮船的必定是那些老鼠。神圣的俄罗斯是一个既死板又贫穷的国家,而且……是一个危险的国家,这国家的上层都是些爱虚荣的乞丐,而大多数人却住在鸡腿小屋里。它对任何出路都会感到高兴,只要有人向它指明。只有政府还想抵抗,但是它在黑暗中挥舞大棒,结果打的却是自己人。在这里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和在劫难逃的。现在的俄国是没有前途的。(第五节)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彼得?斯捷潘诺维奇到处奔忙 -
依我之见,以及愚见所及,俄国革命思想的整个实质就在于否定人格。它能这样大胆,这样无所畏惧地说出来,我感到很高兴。不,在欧洲还没有人能懂得这点,可是在我国人们却对此十分赞赏。俄国人认为,人格云云,不过是多余的累赘。而且在他们的整个历史上它始终是一种累赘。使俄国人最为神往的是有权公开‘不要人格’460。我是老一代的人了,不瞒您说,我还是赞成要人格的,但是这也不过是习惯使然。我还是喜欢老一套,就算因为我胆小吧;不管怎么说,还得凑合着了此余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彼得?斯捷潘诺维奇到处奔忙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鬼"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卡拉马佐夫兄弟-外国文学名著精品 9.0
-
- 死屋手记 9.2
-
- 白夜 8.6
-
- 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 7.7
-
- 永生永世的爱 9.4
-
- 罪与罚 9.2
-
- 白痴 8.7
-
- 契诃夫小说全集(第6卷) 9.3
-
- 陀斯妥耶夫斯基 7.6
-
- 少年 8.6
鬼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4 条 )






尼古拉·斯塔夫罗金:神魔同体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尼古拉·斯塔夫罗金是《群魔》中人格最复杂的一个人物,在主要人物中,陀老对他的直接描写却极少,他很少说话,很少表达自己,对他心理活动、表情、肢体动作、行为、思想描述的着墨非常少,总是隔着一层面纱,给人一种抽离感,不真实感,就像这个人似乎并不存在,像一个传说式... (展开)
论坛 · · · · · ·
这个内容简介,真是胡说 | 来自[已注销] | 1 回应 | 2009-12-05 05:02:1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1 )
-
译林出版社 (2002)9.4分 10861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08)9.2分 21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9.4分 2604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15)9.2分 76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陀思妥耶夫斯基 (Ex)
- 37°暖书单(一) (37°暖)
- Достоевский已购 (mibo lost)
- 带一本书去2012 (安小安)
- 绝版 (Plik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鬼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猿意马 2014-10-06 23:26:34
陀老爱祖国爱得那样深沉。。。
0 有用 都柏林的斯蒂芬 2021-12-09 06:45:25
小说中革命者的形象是讽刺,但又何尝不是预言。对于俄罗斯这个民族的认识之深刻,老陀独一档。
0 有用 halphman 2014-04-21 11:58:05
其实就是《群魔》,但我喜欢这个译名,因为圣经中文版里用的就是“鬼”。
0 有用 海盗的天空 2016-07-30 20:53:30
再读陀翁的一部经典,整个小说都弥漫着一种精神极端状态下的氛围。一件不起眼的真实案件,在作家笔下,各式各样的人粉末登场,人物剖析的精彩到位,简直就是人类极端心理的百科全书。
1 有用 魁魁格 2022-12-17 19:54:29 陕西
“有人叫我心理学家:不,我只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也就是说,我描写的是人类心灵深处的一切。”
0 有用 Parsifal 2023-02-10 00:00:33 甘肃
这本书是在这个春节的许多个或醉或醒的凌晨一点点读完的,老陀以他惊人的文字预言了后世种种“××主义”面对这个渎神的新时代的命运,同时还是把救赎之道设在俄罗斯辽阔大地上广大农民谦良温顺的品质和他们对于正教的虔诚信仰之上。上海译文的书名是《鬼》,但我私以为书名译成《群魔》应该更为准确。 回想一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开头那段语焉不详的圣经寓言,感觉我就像寓言中所讲的那群原本在山上无忧无虑吃食的猪,突然有无... 这本书是在这个春节的许多个或醉或醒的凌晨一点点读完的,老陀以他惊人的文字预言了后世种种“××主义”面对这个渎神的新时代的命运,同时还是把救赎之道设在俄罗斯辽阔大地上广大农民谦良温顺的品质和他们对于正教的虔诚信仰之上。上海译文的书名是《鬼》,但我私以为书名译成《群魔》应该更为准确。 回想一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开头那段语焉不详的圣经寓言,感觉我就像寓言中所讲的那群原本在山上无忧无虑吃食的猪,突然有无数代表虚无的、无信仰的、反革命的群魔进入我的身体里面,让我彻底失控。倘若最后我没有投湖淹死,估计终归还是上帝宽恕了我。 这应该是我读完的最后一本老陀的长篇小说,他的书都读完以后该去哪里再找这么好的小说呢? (展开)
1 有用 魁魁格 2022-12-17 19:54:29 陕西
“有人叫我心理学家:不,我只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也就是说,我描写的是人类心灵深处的一切。”
0 有用 都柏林的斯蒂芬 2021-12-09 06:45:25
小说中革命者的形象是讽刺,但又何尝不是预言。对于俄罗斯这个民族的认识之深刻,老陀独一档。
0 有用 okfinethanku 2019-07-21 15:33:22
对老陀貌似漫无边际的敷衍的叙事手法真的是中毒了
0 有用 V.ian 2016-12-24 18:36:30
欣赏不来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