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他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国籍属奥匈帝国。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美国诗人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粗暴、专制,对儿子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只是偶尔指手画脚地训斥一通——他想把儿子培养成为性格坚强而又干的年轻人,但结果是适得其反,卡夫卡内心中一直对父亲存有无法消除的畏惧心理。由此而培养的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忧郁的气质使卡夫卡其人其书成为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异化现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另一部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经理把绝食表演者关在铁笼内进行表演,时间长达四十天。表演结束时,绝食者已经骨瘦如柴,不能支持。后来他被一个马戏团聘去,把关他的笼子放在离兽场很近的道口,为的是游客去看野兽时能顺便看到他。可是人们忘了更换记日牌,绝食者无限期地绝食下去,终于饿死。这里的饥饿艺术家实际上已经异化为动物了。
另外一些小说是揭示现实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的,如《判决》和名篇《乡村医生》,这里,现实和非现实的因素交织,透过这些荒诞的细节和神秘的迷雾,这里寓意着:人类患了十分严重的病,已经使肌体无可救药。人类社会的一些病症是医生医治不了的,这里的医生最后也变成了流浪者。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和《地洞》等揭示的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而《审判》、《在流放地》以及《万里长城建造时》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其中的腐朽。短篇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中写到:中国老百姓被驱赶去建造并无多大实用价值的长城,他们连哪个皇帝当朝都不知道,许多年前的战役他们刚刚得知,仿佛是新闻一般奔走相告。“皇帝身边云集着一批能干而来历不明的廷臣,他们以侍从和友人的身份掩盖着艰险的用心。” “那些皇妃们靡费无度,与奸刁的廷臣们勾勾搭搭,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纵欲恣肆,恶德暴行就像家常便饭。”他还写出了表现民主主义思想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恰恰是有关帝国的问题应该去问一问老百姓,因为他们才是帝国的最后支柱呢。”
马克斯·布罗德的这部《卡夫卡传》,叙述了卡夫卡的文学经历、成果、风格和思想,演绎并诠释了卡夫卡其人其文,从文学评判的角度来看这位世界公认的大师:弗兰茨·卡夫卡。
卡夫卡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不要绝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绝望这一点也不要绝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毕竟来临,给你以帮助,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
我依旧能从像《乡村医生》这类作品中感到短暂的满足。但是只有当我一旦能把世界提升到纯粹的、真实的、不可改变的境界之时,我才感到幸福。
一场倾盆大雨。站立着面对这场大雨吧!让它的钢铁般的光芒刺穿你。你在那想把你冲走的雨水中飘浮,但你还是要坚持,昂首屹立,等待那即将来临的无穷无尽的阳光的照耀。
0 有用 卡西莫多 2013-08-13 15:12:35
第四卷 书信
0 有用 Alex-徵 2019-02-28 10:12:17
【版本】
0 有用 Bressong 2014-04-01 14:10:21
如果所有的作家都说,我要努力挖掘语言的潜能写作来尝试和他人沟通,那么我想,卡夫卡则一定会说,我要不惜一切代价通过写作来阻止我和所有人交流。如果说所有作家的写作都是坐在自家客厅与人促膝长谈,那么卡夫卡的写作则是不小心被他人听到了他夜里的梦话。
0 有用 小Q 2012-11-27 22:16:38
卡夫卡全集第五卷·随笔·谈话录(八本八开笔记本)
0 有用 昕怡 2015-01-13 18:27:14
卡夫卡写的日记许多都有关于写作和生活的真谛,值得一看。。。
0 有用 fernweh_ 2020-12-08 22:36:23
谢谢谢谢译者编者,我的再生父母。把书简按照作品和写作观进行了重新编排,作为参考文献真是便捷了不少。感恩滴心,感谢有你们!看着叶老编的全集我真是哭都哭不出来。
0 有用 陈小喵 2020-01-05 21:50:44
很亲切的集子,一下子把神奇大作家卡夫卡变成百年前的大活人。但读人家并不是写给你看的私信日记稍微有点罪恶感。卡夫卡说他不是有意要写晦涩的隐喻,而是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表达了。一边上班一边写作也很痛苦,有段说他写作进行到一半,明天非得上班不可,郁闷得想跳楼。一些内容显示他在恋爱时会非常沉迷。致父亲的信很不通顺,看得出作者有多纠结。还有段访谈里对方称呼他"卡夫卡博士",听着挺不习惯的。卡夫卡算是赶在二战... 很亲切的集子,一下子把神奇大作家卡夫卡变成百年前的大活人。但读人家并不是写给你看的私信日记稍微有点罪恶感。卡夫卡说他不是有意要写晦涩的隐喻,而是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表达了。一边上班一边写作也很痛苦,有段说他写作进行到一半,明天非得上班不可,郁闷得想跳楼。一些内容显示他在恋爱时会非常沉迷。致父亲的信很不通顺,看得出作者有多纠结。还有段访谈里对方称呼他"卡夫卡博士",听着挺不习惯的。卡夫卡算是赶在二战前死了,也算一桩幸事吧。他的一些亲友就死在了那个时期。 (展开)
0 有用 Alex-徵 2019-02-28 10:12:17
【版本】
0 有用 Nazaza 2019-01-06 14:26:58
一把钥匙🔑
0 有用 斋生 2018-10-29 12:08:42
哈哈哈哈哈致密莱娜的信 真是一个可爱又矫情的人,致父亲的信值得所有父母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