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侍桁
出版年: 2002-2
页数: 134
定价: 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文学名著普及本(新版)
ISBN: 9787532727490
内容简介 · · · · · ·
《红字》写的是一段婚外恋情中三个人物的命运。少妇海丝特·白兰犯通奸罪,但是她拒绝说出她的情人是谁,于是加尔文教政教合一机关惩罚她带着红色A字(英语“通奸”Adultery的首字母)示众。在受罚的过程中,她对其他不幸的人表示出深切的同情,她的许多善行逐渐使她赢得人们的尊敬。海丝特的同犯,年轻的清教徒牧师丁梅斯代尔深受良心谴责,最后鼓起勇气承认了自己的罪责,并死在海丝特的怀里,获得了道德上的自新;海丝特的丈夫则因被复仇的烈火所围困,变得如魔鬼般疯狂,在道德上完全堕落,也毁掉了自己的生活。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探讨法律上的罪恶和道义上的罪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罪恶在哪里?”、“谁是真正的罪人?”这样的道德问题。
红字的创作者
· · · · · ·
-
纳撒尼尔·霍桑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霍桑开始是以短篇小说家著称的,诚如第一个自觉地把短篇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并提出短篇小说创作理论的爱伦·坡(1809—1849)在《评霍桑的(复述的故事)》一文中所说:短篇小说的创作过程是由作家“精心设计了某种希冀的单一效果;于是他编制情节并将其连缀起来,以期在最大程度上达到预定的效果。”美国堪称短篇小说的王国,在开创这一体裁上,霍桑和爱伦·坡同样功不可没。
霍桑曾在作品中多次声明,他写的不是小说,而是“罗曼史”。用我们今天惯用的文学术语来说,就是他写的不是现实主义小说而是浪漫主义小说。我们姑且不去争论这样分类的概括性与各自的定义,但无论如何,现实主义强调的是客观描绘,浪漫主义则侧重于主观抒发。在霍桑看来,创作“罗曼史” 时,也就更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发挥作者的想象力,而不必拘泥于现实。他这样做了,而且取得了成功,不愧是美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小说的开...
霍桑开始是以短篇小说家著称的,诚如第一个自觉地把短篇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并提出短篇小说创作理论的爱伦·坡(1809—1849)在《评霍桑的(复述的故事)》一文中所说:短篇小说的创作过程是由作家“精心设计了某种希冀的单一效果;于是他编制情节并将其连缀起来,以期在最大程度上达到预定的效果。”美国堪称短篇小说的王国,在开创这一体裁上,霍桑和爱伦·坡同样功不可没。
霍桑曾在作品中多次声明,他写的不是小说,而是“罗曼史”。用我们今天惯用的文学术语来说,就是他写的不是现实主义小说而是浪漫主义小说。我们姑且不去争论这样分类的概括性与各自的定义,但无论如何,现实主义强调的是客观描绘,浪漫主义则侧重于主观抒发。在霍桑看来,创作“罗曼史” 时,也就更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发挥作者的想象力,而不必拘泥于现实。他这样做了,而且取得了成功,不愧是美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小说的开创者。
霍桑还进一步把他的“罗曼史”称为“心理罗曼史”,这足见其对心理描写的重视。他之所以重心理描写,一方面固然受时代和宗教的影响,将精神和灵魂混为一谈,认为灵魂既然有善恶,有爱恨,有罪孽,就应该揭示出来,以达惩恶扬善、颁爱抑恨的目的;但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举止终有其心理依据,如不进行心理挖掘,人物只能停留在表象上,必然显得肤浅。对于惯于阅读我国传统的以白描手法刻画人物的读者,或许会觉得其故事节奏过于缓慢,但他却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鼻祖。
爱默生在论述自然的本质时提出:“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是某种精神现象的象征物”;霍桑也认为,客观物质世界仅仅是假象,其“灵性”才是本质。因此,在霍桑的作品中,一景一物都有其比喻象征的含义。当年,英国作家威廉·朗格伦在《农夫彼尔斯》(1362)和约翰·班扬在《天路历程》(1678—1684)这类宗教小说中,就曾把七大罪恶或人的品德变成具体人物登场。这种把抽象概念人格化并用来直接给人物命名的写法显然比脸谱化更为原始和粗糙。霍桑的象征比拟笔法却另辟溪径,况物写景不仅配合抒情和渲染气氛,简直本身当真有“灵性”,成为故事的参与者,缺了便会显出不足。这一手法当即为麦尔维尔所效法,经过爱伦·坡的推崇,转而被法国的波德莱尔进一步发扬,遂开创了现代派文学的象征主义流派。就此而论,称霍桑是象征主义的奠基人并不为过。
目录 · · · · · ·
1 狱门
2 市场
3 认识
4 会见
5 海丝特做针线
6 珠儿
7 州长的大厅
8 小鬼和牧师
9 医生
10 医生和病人
11 内心里
12 牧师的夜游
13 海丝特的另一面
14 海丝特和医生
……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红字"的人也喜欢 · · · · · ·
红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6 条 )
《红字》中矛盾的人物形象
论坛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9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7.9分 11117人读过
-
Modern Library (2000)8.5分 496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8.1分 37285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0)7.8分 206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名著名译 (开元🌈)
- 书海拾贝 from W. S. Maugham (三番目の真红)
- 谁影响了写作 (羊的门)
- 最喜欢的书(一) (YB)
- 姑且称之为神一般的作品 (williambal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红字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蝶之舌 2022-12-07 01:15:00 上海
这个译本读起来好痛苦,拗口,不流畅。差评。
0 有用 🌱顽绫 2012-05-26 10:17:50
最后的结论竟然是医生对牧师因恨生爱。。。= =!好不容易认真看一个故事,做什么又把我引入无下限的道路去啊~~~
0 有用 木落庵 2005-12-27 17:31:30
文字很美。和荆棘鸟的感觉有点像。不能爱,却刻骨铭心地爱着。
0 有用 oskar 2013-07-16 11:35:33
1个"A"包含了众多意义,在现代社会以前,那些古老的法律,宗教,习惯,守护着美德同时也保护着旧时的陋习, 社会文明在不断发展,我们观念也和文明一起变化,对于美丑,爱情都有不同的认知,甚至我自己的认知也在不断的变化.
0 有用 八部半 2008-12-07 21:28:55
上海译文这一版的版式绝对是砸招牌的一次,页边空的太少,看上去太挤,纸张太薄,反面的字也透过来,非常影响观看。从故事来看,海斯特的前夫如何从一个温和睿智的学者转变成阴险恶毒被复仇吞噬的人,无法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