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两江穿越——走读曾国藩》一书首先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即是体现在“走读”二字之上。据作者李超平在《前言》中说:“迄今为止,走读曾国藩的行程已经超过1万公里。”通阅《两江穿越——走读曾国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作者一行自长沙出发,沿途经过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数十县、乡,或是参观考察历史遗迹遗址,或是查阅方志、谱牒等文献资料,或是采访当地专家学者和历史人物后裔,耗时数月,自费掏腰包,亲身经历“走读曾国藩”在两江地区的足迹。这不仅引发我们对作者的务实治学精神,厚重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肃然起敬;而且,从《两江穿越——走读曾国藩》一书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实地考察资料,加深了我们对曾国藩及其湘淮军人物与清咸丰、同治年间,特定时代环境和历史背景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解。不少鲜为人知的有关曾国藩及其湘淮军人物复杂的社会关系,他们的人品、学识等精神...
(展开全部)
《两江穿越——走读曾国藩》一书首先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即是体现在“走读”二字之上。据作者李超平在《前言》中说:“迄今为止,走读曾国藩的行程已经超过1万公里。”通阅《两江穿越——走读曾国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作者一行自长沙出发,沿途经过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数十县、乡,或是参观考察历史遗迹遗址,或是查阅方志、谱牒等文献资料,或是采访当地专家学者和历史人物后裔,耗时数月,自费掏腰包,亲身经历“走读曾国藩”在两江地区的足迹。这不仅引发我们对作者的务实治学精神,厚重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肃然起敬;而且,从《两江穿越——走读曾国藩》一书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实地考察资料,加深了我们对曾国藩及其湘淮军人物与清咸丰、同治年间,特定时代环境和历史背景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解。不少鲜为人知的有关曾国藩及其湘淮军人物复杂的社会关系,他们的人品、学识等精神因素对他们的后裔所产生深远影响等事例,更加深了我们对曾国藩这位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的影响力的理性认知。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 5人读过
> 5人想读
订阅关于两江穿越走读曾国藩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