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马丁·伊登》主要内容:杰克·伦敦是美国最著名的工人出身的作家,《马丁·伊登》是他的代表作,一部自传体小说。主人公青年水手马丁·伊登偶然结识了上流社会的罗丝小姐,受她的启发,发愤自学,并开始了艰苦的创作生涯。尽管处处碰壁,他仍不愿听从罗丝的安排,进她父亲的事务所,做个“有为青年”。后来他突然时来运转,以前被退回的稿件纷纷得到发表,成为当红作家。以前看不起他的亲友都争先恐后地请他吃饭,连已和他决裂的罗丝也主动前来投怀送抱。这使他看清了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对爱情所抱的美妙幻想也彻底破灭……作为一部青年成长小说,《马丁·伊登》受到一代代青年读者的欢迎。
马丁·伊登的创作者
· · · · · ·
-
杰克·伦敦 作者
丛书信息
· · · · · ·
杰克·伦敦文集(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海狼》《野性的呼唤》《铁蹄》《毒日头》
。
喜欢读"马丁·伊登"的人也喜欢 · · · · · ·
- 毒日头 8.3
- 铁蹄 8.3
- 海狼 8.5
-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 8.9
- 海狼 野性的呼唤 9.2
- 塞万提斯全集(8卷) 8.4
- 布尔加科夫中短篇小说选 8.3
- 杰克·伦敦文集 9.1
- 苹果酒屋的规则 8.6
- 红与白 8.2
马丁·伊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1 条 )
《马丁伊登》读后感五:换个角度看罗丝的父母
在马丁伊登的角度,女主罗丝和她的父母,都是势利狭隘僵化的资产阶级,不过,作为读者,我换成罗丝的角度,发现罗丝父母,尤其是罗丝的母亲,对女儿的教育和引导是非常成功的,母女之间的感情也是很少见的融洽。 当发现女儿和一个,她完全不赞同的男性走得非常的近的时候,她没...
(展开)
论坛 · · · · · ·
杰克伦敦为何是个社会主义者? | 来自NOUS | 5 回应 | 2020-08-05 09:26:3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9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8.8分 2674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1994)8.7分 203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8分 2083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8.8分 71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冯涛策划编辑图书目录 (nezumi已卸载)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杰克·伦敦文集 (RMR)
- 书虫私人藏书之我的美国文学之旅 (bookbug)
- 美国文学本子整理I (一九八零)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7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马丁·伊登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小生行当 2017-09-07 14:41:53
马丁是幸运的也是悲哀的,从默默无闻的水手到大红大紫的作家是幸运的,当他越过阶级的阻碍发现所谓的上层阶级也不过是浅薄无知的。一路坎坷走来看清了这个社会,人情冷暖,失望透顶!无以为戚,唯有天堂所愿。
4 有用 河淼 2010-11-03 12:47:31
真正意义上读的第一本书。。后来很庆幸小时候读的是它。而不是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0 有用 十九世纪 2013-10-01 03:00:04
被「内容提要」和「译本序」剧透了两脸…… | 「真货,和与其完全相同无法区分的冒牌货,究竟哪一个更有价值?——『冒牌货所拥有的价值才是压倒性的!』冒牌货那种想要成为真货的意志,可是比真货还要像真货啊!」——西尾维新
2 有用 南水 2017-06-13 23:58:55
马丁死了,但他所面临的问题依旧存在,依旧困扰着无数的青年。在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普遍充斥着经济利益的竞争和考量,与霍布斯的《利维坦》中所言的每个人与每个人处于战争状态的“自然状态”类似。马丁的死是对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的控诉。
0 有用 河布 2009-01-13 10:13:02
少年时代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