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神远游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林药 2010-12-01 23:10:27

    惊叹于资料的广阔和详实,惆怅于写不出读书报告

  • 1 宝塔糖 2011-06-27 03:55:05

    http://wenku.baidu.com/view/1f9430781711cc7931b71686.html

  • 0 知心姐姐卢先生 2010-03-14 21:45:38

    里头有专节提到庞德所受李白的影响

  • 1 gail 2008-07-16 01:07:39

    有点专业~不过还是好看的小书——

  • 0 广大 2008-05-15 04:03:50

    有赵毅衡签名

  • 0 [已注销] 2013-06-15 23:05:54

    啊,看着真有意思。

  • 0 2011-02-23 15:41:01

    图书馆角落里发现 中美比较文学必看之一

  • 0 MyLibrary 2008-05-14 00:58:12

    原版《远游的诗神》。认真地研究过。赵比台湾钟玲早十多年研究,但所佔有的材料比钟玲还详尽。钟玲在其参考书目中甚至没有列出这本书,仅赵一篇文章。

  • 0 Lady Choi 2013-05-15 19:04:00

    传统的中国古典旧诗,跑到美国就成为新诗运动的武器用作激进思想的表达,变成反传统了。

  • 0 阿亚 2014-06-11 22:41:04

    风趣,敏感,专业

  • 1 陳若望 2018-04-06 13:06:21

    索引,龐德還是厲害。

  • 0 2009-11-30 05:06:27

    材料很多,但是没有列出参考书目。论述总体框架有点松散,还很民族主义。

  • 0 老芒麦 2015-08-30 23:52:42

    喜欢书中的细密的文学文本对比分析和形式分析。

  • 0 你的小叶 2019-07-27 15:23:01

    第一次读是两年前,当时把它当作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案例粗略地过了一遍,记下几句转译过来之后颇有味道的诗句,然后就没了下文。 今年重新捡起来读了一遍,发现赵毅衡老师在影响研究方面对材料的把控恰到好处,庞德、蒙罗、斯奈德、艾略特……从《神州集》到《诗刊》,从1910年初到美国新诗运动,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以及宗教(佛教和禅宗)渗透到美国诗歌的方方面面,无论是黑山派、垮掉派还是意象派都是如此。从黄皮肤的异域形象出发,到美国诗人对中国诗歌浓丽意象/平淡中见博大感情的学习,都让人感叹中国学者(非阐发研究)在进行研究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跨文化、跨学科以及比较视域的态度,美国诗歌的发展从中可窥见一斑。无论是对新诗的排斥(蒙罗的《诗刊》)还是是我不记得哪里出现的飞燕草,都是影响的依据。

  • 0 安弦 2022-11-20 15:15:16 辽宁

    长评被锁。读这本书我个人的感觉是想屏蔽掉民族主义的流言蜚语,统而观之,世界是所有时代所有人共同抒写的一本书。在我看来,美国的新诗运动无疑扩宽了人性的深度。我很怕诗歌创新或是艺文创新的停滞,那是对于资本主义现行社会秩序的流从。

  • 0 腹饱心安 2023-12-28 00:59:55 天津

    绝妙好书,审美与考证兼具,给读不懂英文诗的我打开了一扇窗户。这学期那门global approaches to cll就应该拿这个当教材

  • 0 瞎逛潘达 2023-11-04 23:12:40 天津

    研一第一场pre,唔,诗歌怎么样都还是我的薄弱项啊..

  • 1 笨重的打字机 2023-09-13 20:19:57 江苏

    直到“中国诗与美国现代诗句法”一节的“并置”“叠加”“脱体句法”,我才猛然领悟艾略特所说的“现代诗因为去掉了句子间的不必要的连接词而需要花点力气才能读懂”的真义!除了句子间的连接,还有句子内部的连接!比如259页的例子:“他扔了一块石头,把窗子打破。/他扔了一块石头,窗子破了。”想想这其中的差别,差着古典和现代的区别!摆脱环扣,解放释读,这就是西方现代美学的根本点:并置。多么可贵的发现,一个百思不得其解但仍孤军深入的渴望成长的写诗者。推荐给所有“诗人”。

  • 0 张不六 2014-03-10 21:32:26

    读这个开始是因为加里斯奈德,没想到这本书的内容比我想象的多得多,受益很多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