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In the Skin of a Lion
译者: 姚媛
出版年: 2003-1
页数: 241
定价: 13.6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林世界文学名著·现当代系列
ISBN: 9787806574591
作者简介 · · · · · ·
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
世界文坛罕见的“诗歌与小说全才”。1992年,翁达杰荣获英语文学至高荣誉布克奖;2018年,荣获布克奖50周年大奖“金布克奖”!他曾五获加拿大至高文学荣誉“总督奖”,也是吉勒奖、法国美第奇奖、《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得主。
1943年,翁达杰出生于斯里兰卡。11岁独自坐船去英国投奔母亲;19岁移民加拿大,萌生了当作家的愿望。他以诗歌成名,凭小说《身着狮皮》赢得国际声誉,也做编辑,写戏剧,还拍过两部纪录片,是文坛公认的文学偶像。2016年,他因杰出的文学成就被授予加拿大同伴勋章。
诺贝尔奖作家石黑一雄与翁达杰对谈时,感叹“翁达杰的想象力接近超现实”。翁达杰也直言:“我从来不愿意写一部结局完满的小说。在结尾处我总要留一扇门。我的故事里有角色消失了25页以后忽然又回来了,但他们并不需要解释之前去哪儿了。”...
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
世界文坛罕见的“诗歌与小说全才”。1992年,翁达杰荣获英语文学至高荣誉布克奖;2018年,荣获布克奖50周年大奖“金布克奖”!他曾五获加拿大至高文学荣誉“总督奖”,也是吉勒奖、法国美第奇奖、《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得主。
1943年,翁达杰出生于斯里兰卡。11岁独自坐船去英国投奔母亲;19岁移民加拿大,萌生了当作家的愿望。他以诗歌成名,凭小说《身着狮皮》赢得国际声誉,也做编辑,写戏剧,还拍过两部纪录片,是文坛公认的文学偶像。2016年,他因杰出的文学成就被授予加拿大同伴勋章。
诺贝尔奖作家石黑一雄与翁达杰对谈时,感叹“翁达杰的想象力接近超现实”。翁达杰也直言:“我从来不愿意写一部结局完满的小说。在结尾处我总要留一扇门。我的故事里有角色消失了25页以后忽然又回来了,但他们并不需要解释之前去哪儿了。”
翁达杰近期作品有:《战时灯火》《猫的桌子》。
·
译者简介
王一鸣,毕业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新闻系,全职记者,主攻文化、艺术。曾专访坂本龙一、伊东丰雄、杉本博司、谭元元、林怀民、安妮·莱博维茨等诸多文化名人。业余从事翻译工作,译有《巴别塔》。现居新加坡。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艾莉丝曾对他讲过一出戏,那出戏里,有好几位女演员共同出演女主角。演了半小时后,那位强有力的女族长脱下她那件上面有动物毛皮摇摇晃晃的巨大外套,连同她的力量一起,将外套交给了戏中一个小角色。于是,即使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女孩也能披上大氅,冲破束缚着她的茧,开始一番畅言。每个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时刻,在那个时刻里,他们撑起一张野兽的皮;在那个时刻里,他们为故事承担起责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净化的宫殿 -
海因的照片背叛了官方历史,拼凑起另一种家族:帝国大厦顶上手持风钻、隐身于尘雾的男人,一对租房寄居的夫妻,矿地里驾驶轧碎机的男孩。他的照片是一个个可以让人走进去的房间——洞穴般的建筑里,一个男人扭转着像他身体一样高大的扳手,又或是铁矿洞里工作的男孩们惨白的脸色让他们看上去有了鬼一般可怖的表情。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身着狮皮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风华里,留有多少记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管历史的意义是什么,终究曾有一个时刻它并不是历史。……历史学家依据经验来写他们的描述,但是头一件事情还是这些事物发生了,而对我们而言,第一步就是让这些事在我们的想象中重新发生。在我们去诠释之前,我们乃是先去经历;在我们判断之前,我们先去感受。 --《发生在... (展开)
从自然之子到人类之子到社会之子

相比《英国病人》,更喜欢这本。
> 更多书评 14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7.9分 188人读过
-
年中庆|满100减50 满200减110
-
Vintage (1997)8.1分 51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7.5分 151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0)6.8分 10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译林世界文学名著·现当代系列 ([已注销])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阿撇书籍私藏单 (阿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身着狮皮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慈斯基 2018-08-18 23:31:09
“幽闭恐惧症”、“边缘隔离者”、“似被放逐的无所适从”。对翁达杰这种诗性叙述传达出的多层效果,个人姑且称其为心理镜头感吧。当你像被催眠一般面对语言、书信、地图、历史、记忆,那些被缝进历史的人,也在注视着你,请听,请听,所有东西本质上的极端松散性。
0 有用 Groovy 2012-09-01 16:38:41
这个翻译版本我不知道怎么说 读来拗口 想想这也是作者的风格了。描述很简洁但是有力 非常的意象但是人物心灵的本质也写得细腻,跨越很多不同的原始一样生活里默默爬滚的人,用一种意想不到的联系把他们连到一起去。书不是着重谈感情而是帕特里克的一生故事,书里有好些言简但一针见血富有哲理的话儿
0 有用 Lady Zizi 2011-04-07 22:17:55
看过的版本为《一轮月亮与六颗星星》 散文化叙事不是这么散的~
0 有用 韦🔥 2018-07-22 20:57:22
斯里兰卡人写的书我还是第二次看。上次那本看到的是女主的矫情和斯里兰卡的种姓制度,这本看到是一头雾水,虽说写的是移民的生活,但是总觉得文字看来并不晦涩难懂却难以理解。这不知道是我个人水平不足导致的理解问题,还是翻译文笔问题,抑或是作者写作风格就是如此。总的来说,这本书不适合我。不过我也可以从这本书看出英国殖民者可怖,「在公共场所使用除了英语以外的其他任何语言都会被监禁」。这是因为以前加拿大出现过因为... 斯里兰卡人写的书我还是第二次看。上次那本看到的是女主的矫情和斯里兰卡的种姓制度,这本看到是一头雾水,虽说写的是移民的生活,但是总觉得文字看来并不晦涩难懂却难以理解。这不知道是我个人水平不足导致的理解问题,还是翻译文笔问题,抑或是作者写作风格就是如此。总的来说,这本书不适合我。不过我也可以从这本书看出英国殖民者可怖,「在公共场所使用除了英语以外的其他任何语言都会被监禁」。这是因为以前加拿大出现过因为英国人听不懂其他移民说话,而错过了最好阻止他们起义的最佳时机吗?不过纯粹是我的脑洞啊😂。 (展开)
0 有用 Zhuo 2016-01-31 19:27:09
那么你想要什么呢? --- 只要惊雷。
0 有用 龙小翊霓 2022-11-21 20:46:32 云南
人生扑朔迷离,不知何时,你会从人群的注脚跃升成一场风暴的中心。翁达杰用爱和迷惑塑造人物,他的主角们都具有致命吸引力。帕特里克,黎明在你体内燃烧,你有着孩子般的虔诚和勇者之心,如果我是一个虚拟人物,我希望你是我的恋人。
0 有用 团团 2021-12-17 21:46:09
同上
0 有用 裂分乐快 2021-11-12 18:53:41
喜欢《桥》这个故事,喜欢翁达杰令人迷恋又怅惘的文字,诗人写小说,每一个比喻都如此精准、精致。但这本书其他部分的情节比较一般,结构太松散,人物之间的串联没那么鲜明,读到后半段感觉有点累了
0 有用 夜雪 2021-10-03 08:30:09
翻译略逊
0 有用 阿顾马赛赛 2021-09-04 16:11:20
一段加拿大移民史,《英国病人》的楔子。破碎、跳跃式的叙事,需要非常努力和专注才能读进去,它在不停地拒绝读者的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