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本书收录了作者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四年所作的杂文四十一篇,从这些风格体裁各异的作品中,读者对鲁迅先生的思想面貌及艺术风格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目录 · · · · · ·
一九一八年
随感录二十五
三十三
……
一九一九年
随感录三十九至四十三
四十六至四十九
……
一九二一年
智识即罪恶
事实胜于雄辩
一九二二年
估《学衡》
为“俄国歌剧团”
……
一九二四年
望勿“纠正”
· · · · · · (收起)
随感录二十五
三十三
……
一九一九年
随感录三十九至四十三
四十六至四十九
……
一九二一年
智识即罪恶
事实胜于雄辩
一九二二年
估《学衡》
为“俄国歌剧团”
……
一九二四年
望勿“纠正”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最看不起女人的奥国人华宁该尔(Otto Weininger)曾把女人分成两大类:一是“母妇”,一是“娼妇”。照这分法,男人便也可以分作“父男”和“嫖男”两类了。但这父男一类,却又可以分成两种:其一是孩子之父,其一是“人”之父。第一种只会生,不会教,还带点嫖男的气息。第二种是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一个完全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于是乎中国人失了世界;却暂时仍要在这世界上住!——这便是我的大恐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鲁迅全集(单行本)(共22册),
这套丛书还有
《华盖集续编》《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野草》
等
。
热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5 条 )


为什么今天我仍要读鲁迅?——读《热风》《华盖集》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现今的世上,要有不偏不倚的公论,本来就是一种梦想。 这句话说的现今世上,是今天。但我要告诉你,这是90年前鲁迅说的。鲁迅不是未卜先知,而是90年前,世道如此。今天,世道也如此。科技发达了,人民富裕了,国家强大了。但人性并没有进化。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仍要读鲁迅... (展开)
《热风》-- 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随感录(二十五) 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中国娶妻早是福气,儿子多也是福气... (展开)
《热风》里的“热”与“冷”
《热风》收录了鲁迅自1918年至1924年所作的四十一篇杂文,于1925年11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依鲁迅在《题记》中所言,《热风》是鲁迅“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时的自说自话,换言之,《热风》是鲁迅对“周围的感受和反应”,是他对彼时中国病态社会的“无情的冷嘲”和“有情...
(展开)
> 更多书评 5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9.3分 1483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9.1分 1293人读过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9.3分 518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3)8.9分 35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鲁迅全集(单行本)·人民文学版 (nani❗💛💙)
- 左倾所爱的非虚构 (左倾份子)
- 我所有的书——2 (蝌蚪往人)
- 鲁迅 (水色宣和)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热风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仗剑书生 2006-08-05 10:33:21
让人脊背发凉的热风
0 有用 AX0011 2019-09-07 07:37:28
收录鲁迅先生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四年所作杂文,虽然问题颇杂,寥寥数语,可却似于无声处听惊雷。“暴君的臣民”一文更让我脊背发凉。可叹悠悠一世纪,人情人性竟毫无进步,风好大,心很冷。
0 有用 驭笔峰居士 2010-12-10 17:29:12
伟大!
0 有用 恒 2019-05-12 16:30:22
注释很有时代特征。
0 有用 tengyinhui 2018-05-27 11:32:13
5.23-27 76
0 有用 四喜丸子 2022-11-03 10:19:02 北京
“我们中国所多的是孩子之父,所以以后是只要’人之父’”
0 有用 啊晒 2022-01-05 14:30:49
针砭时弊。年纪大了点,比之前能耐下心来看,也对文字背后的情绪更懂了一点。
0 有用 铁兔 2021-11-15 21:36:43
二手书店淘来这版,想起来的时候跳着阅读,也不敢一次读太多。冷冽热风,直戳脊梁骨。
0 有用 南天十字星🏵️ 2021-09-23 00:26:11
锋利,风趣
0 有用 大风起 2021-09-13 16:57:53
那个能以文字为投枪匕首的时代永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