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芙蓉镇》里写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生活原形,有的还分别有好几个生活原形。着重描写了一个南下老干部,在和平时期的工作、生活,主要表现他是一个关心人、体贴人、乐于助人的正直忠诚的共产党员、一个党的基层干部的形象。
作者简介 · · · · · ·
古华,1942年出生湖南省嘉禾县一个小山村,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由于他曾长期生活在五岭山区农村,故对乡镇风俗很为熟悉。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等5部、中篇小说《浮屠岭》等10部、长篇小说《芙蓉镇》第2部。其中《爬满青藤的木屋》获1981年全国短篇小说奖,《芙蓉镇》是他的长篇力作,获首届矛盾文学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艺术魅力,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时间也是一条河,一条流在人们记忆里的河,一条生命的河。似乎是涓涓细流,悄然无声,花花亮眼。然而你晓得它是怎么穿透岩缝渗出地面来的吗?多少座石壁阻它、压它、挤它?千回百转,不回头,不停息。悬崖最是无情,把它摔下深渊,粉身碎骨,化成迷蒙的雾。在幽深的谷底,它却重新结集,重整旗鼓,发出了反叛的吼叫,陡涨了汹涌的气势。浪涛的吼声明确地宣告,它是不可阻挡的。猕猴可以来饮水,麋鹿可以来洗澡,白鹤可以来梳妆,毒蛇可以来游弋,猛兽可以来斗殴。人们可以来走排放筏,可以筑起高山巨壁似的坝闸截堵它,可以把它化成水蒸气。这一切,都不能改变它汇流巨川大海的志向。 生活也是一条河,一条流着欢乐也流着痛苦的河,一条充满凶险而又兴味无穷的河。人人都在这条河上表演,文唱武打,红脸白脸,花头黑头。人人都显露出了自己的芳颜尊容,叫做“亮相”。夫人揭发首长。儿子检举老子。青梅竹马、至友亲朋成了生死对头。灵魂当了妓女。道德成了淫棍。人性论、人情味属于资产阶级。群众运动,运动群众。运动群众的人自己也被运动。地球在公转和自转,岂能不动?念念不忘你死我活。权力 的天地只有拳头那么大,岂能人人都活?右派不臭,左派能香?史无前例、规模空前的“左”的竞走啊,“左”的赛跑。“右”就像无所不在的幽魂鬼怪,必须撒下天罗地网来擒拿。从穿衣吃饭,香水,发型,直到红唇皓齿,文件报告,无休无止的大会小会,如火如荼的政治洪流,都是为着灭资兴无。直到公社社员房前屋后的南瓜、辣椒是资本主义。应该种向日葵,向日葵有象征性。但谁嗑瓜子有罪。谁说没有资本家?从发展的观点看小摊贩就是资本家。自留地、自由市场就是温床。应当主动出击。寸土必争,寸权必夺。把资本主义消灭在萌芽状态、摇篮里。难道要等着它蓬蓬勃勃、泛滥成灾?户户种辣椒、南瓜卖(南瓜还可以酿酒),集体田地不是会荒芜?辣椒、南瓜就成为灾害。粮和钱、穷和富有个辩证关系。如果人人都有钱、都富,生活水平...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四章 今春民情 -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将军吟》《骚动之秋》《东方(上中下)》《白鹿原》《沉重的翅膀》
等
。
芙蓉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9 条 )


请再为我盛一碗米豆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芙蓉镇》作为文革以来文学创作中反思小说的代表作,在描写湘南社会风情的同时,也带我们回顾了关于文革的那段沉痛的历史。恐怕如我们年轻的一代,对于“文革”二字确是“有所耳闻”中夹杂着太多的陌生。直到现在,关于文革的真实史料还一直封存着,如同重大机密般严加保管... (展开)
从人物观《芙蓉镇》中的反思思想
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历史的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呈现和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反思文学又以反思小说为具体表现形式。反思小说泛指出现于1979年及1980年代初期的一类小说。小说题材多为文革期间事件,透过变化过...
(展开)

草根逆袭的机遇与风险——《芙蓉镇》王秋赦的垃圾袋人生启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王秋赦是古华的小说《芙蓉镇》里最大的一棵草根,然而却在文革风起云涌的政治旋风中乘风破浪,成功杀出一只凤凰,又被秒杀回野鸡。他的人生涵盖了草根逆袭通常碰到的机遇与风险,特地摘录总结,以供大家品鉴。 王秋赦是乞丐孤儿,五服三代查焉不详,蹲破庙、住祠堂长大,1950... (展开)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8.1分 12031人读过
-
外文出版社 (2015)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8.2分 1620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8.7分 145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世纪中文经典小说200部 (东方快车)
- 我的藏书 (刘洒洒)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书柜纪录 (弥生)
- 优秀当代长篇小说 (且听风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9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芙蓉镇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朱聊聊 2009-01-05 22:42:33
为积累文本 反思文学 如果那个年代还有文学小说的话
0 有用 冷色 2009-01-22 21:56:37
不属于我喜欢的乡村爱情故事,特勾搭。
0 有用 ଲ 2013-06-11 02:52:40
今天看一本書評雜文才想起我讀過這本書。
0 有用 风非影 2008-05-15 00:14:28
精品就是精品
1 有用 Esther L 2014-06-29 20:07:09
初中图书馆lol
0 有用 汐入玖玖里 2023-05-24 20:07:19 北京
对那个时代,我无法妄下评价
0 有用 1号游客 2022-10-15 00:19:00 广东
【九十年代初读】很喜欢这本,算是我在矛盾文学奖系列里最喜欢的之一。包括那部电影
0 有用 我很严肃 2022-07-03 23:24:14
图书馆借阅。十年光怪陆离怪象之批判,对人性美的赞颂。感情时而隐忍,时而宣泄,古华的文字读起来是很妙的,接地气的说书人口吻,有着巴金式的激情澎湃,与读者的对话时时可见,又像是在读《平凡的世界》。小说可读性很强。
0 有用 活捉一只大章鱼 2022-06-26 11:12:49
算是了解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0 有用 句句 2022-05-08 16:44:49
今日仍然值得一读的新时期小说,一四个不同的时间节点分为四个大的章节,分别为1963、1964、1969和1979年。读后的一些感受:1.王秋赦和李国香的私情被政治化。王的身上有阿Q的影子,他疯了之后则让人想到余华的《一九八六》中的疯子历史老师。2.用古华自己的话说,是“寓政治风云于民俗民情图画里,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用芙蓉镇青板街的小社会来写大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