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岊湬的书柜(3) (岊湬)
- 马上,马上 (脱妥)
- 有关学衡派 (魏春亮)
- (传统)文化理论 (隐名)
- 近代以来中国的学术、学科、思想、知识 (Gam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Delirious 2009-06-21 00:32:02
新儒学 传统文化价值 中国本位文化
0 有用 有椒 2020-03-28 23:24:06
本文首先将近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做出了“封建的”和“近代的”两种性质上的区别,指出后者是一种具有自觉的近代意识或以该意识为主导的文化保守主义。随后,以“国粹派→国故派、学衡派、东方文化派→现代新儒家”的线索论述了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发展历程。重点讨论了东西文化论战、科玄论战和中国本位文化之争几个重要的文化事件。全书从政治危机——文化危机的互动关系看待中国近代文化的探索,对儒学的基本定位,仍不脱从... 本文首先将近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做出了“封建的”和“近代的”两种性质上的区别,指出后者是一种具有自觉的近代意识或以该意识为主导的文化保守主义。随后,以“国粹派→国故派、学衡派、东方文化派→现代新儒家”的线索论述了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发展历程。重点讨论了东西文化论战、科玄论战和中国本位文化之争几个重要的文化事件。全书从政治危机——文化危机的互动关系看待中国近代文化的探索,对儒学的基本定位,仍不脱从世俗性着眼,将其作为封建统治的依附而与后者命运相连。我仍感疑惑的是,作为一种文化要素的所谓“国粹”,是否时刻需与阶级结合在一起而存在、生长,并发挥作用? (展开)
0 有用 有椒 2020-03-28 23:24:06
本文首先将近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做出了“封建的”和“近代的”两种性质上的区别,指出后者是一种具有自觉的近代意识或以该意识为主导的文化保守主义。随后,以“国粹派→国故派、学衡派、东方文化派→现代新儒家”的线索论述了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发展历程。重点讨论了东西文化论战、科玄论战和中国本位文化之争几个重要的文化事件。全书从政治危机——文化危机的互动关系看待中国近代文化的探索,对儒学的基本定位,仍不脱从... 本文首先将近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做出了“封建的”和“近代的”两种性质上的区别,指出后者是一种具有自觉的近代意识或以该意识为主导的文化保守主义。随后,以“国粹派→国故派、学衡派、东方文化派→现代新儒家”的线索论述了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发展历程。重点讨论了东西文化论战、科玄论战和中国本位文化之争几个重要的文化事件。全书从政治危机——文化危机的互动关系看待中国近代文化的探索,对儒学的基本定位,仍不脱从世俗性着眼,将其作为封建统治的依附而与后者命运相连。我仍感疑惑的是,作为一种文化要素的所谓“国粹”,是否时刻需与阶级结合在一起而存在、生长,并发挥作用? (展开)
0 有用 Delirious 2009-06-21 00:32:02
新儒学 传统文化价值 中国本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