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加拿大] 马歇尔·麦克卢汉 (Mcluhan.M.)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论人的延伸
原作名: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译者: 何道宽
出版年: 2000-10-01
页数: 447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文化和传播译丛
ISBN: 978710003031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论人的延伸
原作名: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译者: 何道宽
出版年: 2000-10-01
页数: 447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文化和传播译丛
ISBN: 9787100030311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一部媒介文化研究的经典著作。作者认为,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广泛使用,塑造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和传播方式。通过对不同媒介的比较,以及与种种文化现象的关联,作者勾画了一种电子媒介文化社会的图景,并对其发展趋向作出了某些预言
理解媒介的创作者
· · · · · ·
-
马歇尔·麦克卢汉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 (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加拿大传播理论家,多伦多大学英语教授,著有《古腾堡星系》(1962)、《媒介即信息》(1967)、《文化是我们的事业》(1970)等。
目录 · · · · · ·
麻省理工学院版序 作者第一版序 作者第二版序 第一部
1.媒介即是讯息
2.热媒介和冷媒介
3.过热媒介的逆转
4.小玩意爱好者--麻木性自恋
5.杂交能量--危险的关系
· · · · · · (更多)
1.媒介即是讯息
2.热媒介和冷媒介
3.过热媒介的逆转
4.小玩意爱好者--麻木性自恋
5.杂交能量--危险的关系
· · · · · · (更多)
麻省理工学院版序 作者第一版序 作者第二版序 第一部
1.媒介即是讯息
2.热媒介和冷媒介
3.过热媒介的逆转
4.小玩意爱好者--麻木性自恋
5.杂交能量--危险的关系
6.作为转换器的媒介
7.挑战与崩溃--创造力的报复 第二部
8.口语词--邪恶之花?
9.书面语--以眼睛代替耳朵
10.道路与纸路
11.数字--集群的侧面像
12.
· · · · · · (收起)
1.媒介即是讯息
2.热媒介和冷媒介
3.过热媒介的逆转
4.小玩意爱好者--麻木性自恋
5.杂交能量--危险的关系
6.作为转换器的媒介
7.挑战与崩溃--创造力的报复 第二部
8.口语词--邪恶之花?
9.书面语--以眼睛代替耳朵
10.道路与纸路
11.数字--集群的侧面像
12.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文化和传播译丛(共25册),
这套丛书还有
《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文化》《融合文化》《信息方式》
等
。
喜欢读"理解媒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理解媒介"的人也喜欢 · · · · · ·
理解媒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6 条 )
论坛 · · · · · ·
“小玩意儿爱好者” | 来自cheesefly | 1 回应 | 2022-07-09 20:41:00 |
这本书我有英文版谁要 | 来自小美 | 47 回应 | 2019-12-04 18:23:58 |
评论竟然这么多! | 来自💣 | 2018-01-25 15:08:45 | |
赶快做点笔记 | 来自王秋秋 | 15 回应 | 2015-12-03 11:31:06 |
我能说我可以拿到何道宽老师的签名么 | 来自Missyouriris | 2 回应 | 2015-06-03 15:17:53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译林出版社 (2011)8.7分 2842人读过
-
Signet (1969)8.7分 124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9)8.5分 1324人读过
-
Routledge (2001)8.8分 8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推荐给你的大学读书单:那些值得关注的观念 (jiaon)
- 自我通识教育 (锟斤拷)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哪几本书影响了我的世界观? (jiaon)
- 社会学研究书单-1 (命运还是巧合)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理解媒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贺嘉老师 2013-05-21 20:52:52
经典就是经典
1 有用 伊卡洛斯 2011-05-21 23:01:04
媒介是人的延伸
6 有用 刘饭饭 2017-12-27 13:06:49
人工智能时代,困难不是对知识的获取,而是对知识的解读。
0 有用 豆友1680017 2009-05-21 15:20:29
现代虚夸世界幻境的发源地。
0 有用 蝉 2014-04-07 20:56:23
: G206.2/5242
0 有用 SantosWang 2024-12-07 20:16:38 北京
标记的时候我在想应该怎么样定义这本书。这本书颇有哲学意味,麦克卢汉也很有重建世界观的野心和能力。如果读者愿意接受他的世界观设定,那么这本书读下去总体来说就会比较顺畅;如果读者始终觉得他的设定很别扭,那么读这本书会觉得抓耳挠腮。其实不论是冷热媒介也好,还是部落化也好,按照麦氏的定义,主线就在分工和专业化两个词上。那么这就引发出一个新的疑问:到底什么才是人的本性?人的本质是什么?我想起一个故事,说是人... 标记的时候我在想应该怎么样定义这本书。这本书颇有哲学意味,麦克卢汉也很有重建世界观的野心和能力。如果读者愿意接受他的世界观设定,那么这本书读下去总体来说就会比较顺畅;如果读者始终觉得他的设定很别扭,那么读这本书会觉得抓耳挠腮。其实不论是冷热媒介也好,还是部落化也好,按照麦氏的定义,主线就在分工和专业化两个词上。那么这就引发出一个新的疑问:到底什么才是人的本性?人的本质是什么?我想起一个故事,说是人寻找伴侣是为了寻找自己失去的那一半。那么人使用媒介也是为了让自己重新回到感官平衡与完全的状态。那么这种平衡与完全的状态究竟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麦氏并没有回答。他似乎认为追求平衡与完全是人的本能,但平衡与完全究竟能否带来进步?再部落化后人类是停止前进还是重新分化?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展开)
0 有用 Kop 2024-07-14 12:54:30 广东
工具,人的延伸。人创造出工具是为了自由,之后,有的不堪自由其扰,有的成为工具的工具。 这本属于那种读不懂也尽量读完的书
0 有用 洛天神 2024-03-18 21:33:09 宁夏
一个文学学者关于媒介的浪漫华丽的意淫。 没有严格逻辑的推导,有的都是不断的联想,通过很多常人不易想到的点位将社会和人的延伸联系起来。 里面的很多如“地球村”观点的提出是先创性的。 我认为麦克卢汉想说的无非是工具的运行逻辑对人思维方式的影响。
0 有用 沐祺. 2024-02-08 21:33:08 吉林
不算难读。但冷热媒介那部分没太懂😓是我水平不够
0 有用 浅夏初瑶 2024-01-17 22:16:39 安徽
为了写读书报告而读的一本书,但是也是这辈子唯一震撼的一本书,爱来自麦克卢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