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青年克菜姆厌倦了巴黎的都市生活,怀着开办乡村小学的美好希望,返回故乡埃顿荒原。没多久他结识了美丽的姑娘尤斯塔西雅。尤斯塔西雅心高气傲,厌恶荒原单调的生活,一心向往都市的繁华,为此她毅然抛弃了原来的情人,转而主动追求克莱姆,希望能通过他把自己带往巴黎。他俩的婚姻遭到了克莱姆母亲的反对,于是他们在婚后搬出母亲家。后因尤斯塔西雅的过失,克莱姆的母亲不幸死亡,这一秘密最后被克莱姆发现,于是爆发激烈争吵。尤斯塔西雅眼看去巴黎的梦破灭,又去找老情人帮忙出走。在一个风雨之夜,他俩一起跌入了湍急的河流中……
还乡的创作者
· · · · · ·
-
托马斯·哈代 作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谁能指出一片海洋来,说它古远长久?日光把它蒸腾,月华把它荡漾。 它的地面,既不是峻陡得要受风吹雷震;又不是平衍得要受水冲泥淤。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 -
'To sorrow I bade good morrow, And thought to leave her far away behind; But cheerly, cheerly, She loves me dearly; She is so constant to me, and so kind, I would deceive her, And so leave her, But ah! she is so constant and so kind.'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还乡"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玫瑰的名字 8.6
-
-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7.9
还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8 条 )


对爱人的期待与爱人理想不匹配造成的悲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哈代的作品,人物所生活的环境对人物的性格命运起着重要的影响,在这本书里爱敦平原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这片土地对书中的四个主人公有着不同的影响。游苔莎恨这片土地,她向往的是繁华的巴黎,平原上的风声是游苔莎感情的激动和向往自由的象征,声疲力竭的沙哑之声,就象征她... (展开)
通过还乡来看哈代的宿命论及对张谷若老师翻译的鉴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看的是盗版,但是看完章节后才知道盗的是张谷若老师的版本,就在这讲一下我的理解吧。 在正文开始前,张谷若老师用了将近10页的内容介绍当时的背景,荒原的气候等等小说的背景因素,经过推理将爱敦荒原定在了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主人公尤苔莎,一位美丽,叛逆的女人,与荒... (展开)
"他者”与“还乡”:哈代的古典悲剧式审美
一直未读完的一本书,终于读完,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些失望。哈代也真沉得住气,小说开头就是大篇幅的景色铺垫,直到第60页女主角才登场,第130页男主角才姗姗来迟,这你敢信?你甚至觉得他在费尽心思让人读不下去。不禁想起E.M.福斯特的评价:哈代是个伟大的作家,但并不是一...
(展开)

谁的逃离?谁的还乡?
写作训练营打卡作业 哈代的《还乡》是我一直都很喜欢的一本书。内容主要是讲一心想离开荒原的姑娘尤斯塔西亚,设法嫁给了从巴黎回到家乡,希望通过教书育人改变乡人命运的青年克莱姆。两者的愿望背道而驰,最终酿成悲剧。 书名是还乡,故事的起点就是青年克莱姆衣锦还乡。大家...
(展开)
> 更多书评 5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4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8.3分 1178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1999)8.5分 86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1997)8.5分 465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8.6分 35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已买未看 (沈醉)
- 外国文学藏书 (Voltaires)
- 私人藏书(外国书籍) (李子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还乡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郁柠 2009-01-02 20:21:05
给室长想论文题目想了很久也没找到fire前的那个形容词~
0 有用 春漪 2006-07-29 09:50:11
喜欢哈代笔下的乡村
0 有用 阿宝 2008-07-12 18:30:43
太过虚无的悲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