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主要内容包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辛白林、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与阿都尼、十四行诗、情女怨、爱情的礼赞、乐曲杂咏、凤凰和斑鸠。这次校订和补译所采用的版本,主要仍根据朱生豪所用的一卷本《莎士比亚全集》牛津旧片,个别是地方参照了一九五五年出版的一卷本牛津新片、威尔逊编的剑桥版注释本和其他各种版本的注释本。各剧的编排次序也依据牛津版。
(六)……每一本都要好好再读!
十四行詩,《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2018年08月二刷)
一个暑假,终于把这六个大部头看完了……每天一个剧本,当然也有懈怠的时候,但总算是坚持下来了。总的来看,喜剧给我的印象是不太深的。这大概是翻译的原因,英语原文节奏韵律的巧妙在中文语境难以复现,个人对于人物的插科打诨无感。相比之下,悲剧的感染力强了许多,细细想来,应是这些剧本探讨的主题是人类所共同的,历经了几百年也无变化。究其原因,应是这些冲突都发源于人最基本的欲望和本性,生物性原型的相似很大程度上也... 一个暑假,终于把这六个大部头看完了……每天一个剧本,当然也有懈怠的时候,但总算是坚持下来了。总的来看,喜剧给我的印象是不太深的。这大概是翻译的原因,英语原文节奏韵律的巧妙在中文语境难以复现,个人对于人物的插科打诨无感。相比之下,悲剧的感染力强了许多,细细想来,应是这些剧本探讨的主题是人类所共同的,历经了几百年也无变化。究其原因,应是这些冲突都发源于人最基本的欲望和本性,生物性原型的相似很大程度上也投射到了行为模式当中,进而在思考中又得到了相似的过程。这大概就是名著何以为名著的原因。再者说,莎剧中对于政治主题的关注可谓重中之重。于是,戏剧人物和对白的外部性便得以突出。人物内心的思考本不是对自己说的,而是对观众说的。相较于现代戏剧里的意识演绎和内心独白,莎剧显然在嵌合概念和行动方面做得更加扎实。 (展开)
Antony and Cleopatra 1607;Cymbeline 1610~1611;Pericles, Prince of Tyre 1607~1608;Venus and Adonis 1592~1593;The Rape of Lucrece 1594;The Passionate Pilgrim 1599;Shakespeare's sonnets 1609
朱生豪的翻译很棒
> 更多书评 1篇
> 23人在读
> 215人读过
> 76人想读
订阅关于莎士比亚全集(六)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禧月 2011-08-15 17:46:10
(六)……每一本都要好好再读!
0 有用 暗夜的星辰 2018-08-16 21:04:44
十四行詩,《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2018年08月二刷)
0 有用 山语河 2022-08-10 10:42:10
一个暑假,终于把这六个大部头看完了……每天一个剧本,当然也有懈怠的时候,但总算是坚持下来了。总的来看,喜剧给我的印象是不太深的。这大概是翻译的原因,英语原文节奏韵律的巧妙在中文语境难以复现,个人对于人物的插科打诨无感。相比之下,悲剧的感染力强了许多,细细想来,应是这些剧本探讨的主题是人类所共同的,历经了几百年也无变化。究其原因,应是这些冲突都发源于人最基本的欲望和本性,生物性原型的相似很大程度上也... 一个暑假,终于把这六个大部头看完了……每天一个剧本,当然也有懈怠的时候,但总算是坚持下来了。总的来看,喜剧给我的印象是不太深的。这大概是翻译的原因,英语原文节奏韵律的巧妙在中文语境难以复现,个人对于人物的插科打诨无感。相比之下,悲剧的感染力强了许多,细细想来,应是这些剧本探讨的主题是人类所共同的,历经了几百年也无变化。究其原因,应是这些冲突都发源于人最基本的欲望和本性,生物性原型的相似很大程度上也投射到了行为模式当中,进而在思考中又得到了相似的过程。这大概就是名著何以为名著的原因。再者说,莎剧中对于政治主题的关注可谓重中之重。于是,戏剧人物和对白的外部性便得以突出。人物内心的思考本不是对自己说的,而是对观众说的。相较于现代戏剧里的意识演绎和内心独白,莎剧显然在嵌合概念和行动方面做得更加扎实。 (展开)
0 有用 摸鱼侠Loctopus 2013-09-20 13:37:58
Antony and Cleopatra 1607;Cymbeline 1610~1611;Pericles, Prince of Tyre 1607~1608;Venus and Adonis 1592~1593;The Rape of Lucrece 1594;The Passionate Pilgrim 1599;Shakespeare's sonnets 1609
0 有用 沉睡的兔子。 2009-07-30 22:56:50
朱生豪的翻译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