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汉宫秋(汉英对照)》主要内容简介:汉元帝性情孤僻多疑,任用宦官石显为中书令。石显与五鹿充宗及宫廷画师毛延寿等谄佞小人把持朝政,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为了防止皇帝亲近儒臣,他们建议在全国采选美女人宫。秭归民女王嫱,天生丽质,被征选人宫。毛廷寿色欲薰心,想乘机占为已有,遭王嫱拒绝。毛延寿怀恨在心,故意将王嫱的图形画得丑陋不堪。因而王嫱入宫三年,无缘得见君王之面。汉元帝偶与王嫱相遇,惊为大人,遽生爱意。这才知道毛延寿索贿不成,故意将王嫱图丑的情况。盛怒之下,下旨查抄毛府。毛延寿在同党的帮助下逃出长安,投奔匈奴。挑动呼韩邪单子,大举内侵,向汉朝廷索要王嫱做匈奴阏氏。匈奴军队直逼长安,朝廷上下,一片恐惧。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主动请缨,反以女性败国为由,众口一词,把罪责全推在王嫱身上。王皇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乘机推波助澜,逼王嫱远嫁。王嫱为国家大计着想,勉...
(展开全部)
《汉宫秋(汉英对照)》主要内容简介:汉元帝性情孤僻多疑,任用宦官石显为中书令。石显与五鹿充宗及宫廷画师毛延寿等谄佞小人把持朝政,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为了防止皇帝亲近儒臣,他们建议在全国采选美女人宫。秭归民女王嫱,天生丽质,被征选人宫。毛廷寿色欲薰心,想乘机占为已有,遭王嫱拒绝。毛延寿怀恨在心,故意将王嫱的图形画得丑陋不堪。因而王嫱入宫三年,无缘得见君王之面。汉元帝偶与王嫱相遇,惊为大人,遽生爱意。这才知道毛延寿索贿不成,故意将王嫱图丑的情况。盛怒之下,下旨查抄毛府。毛延寿在同党的帮助下逃出长安,投奔匈奴。挑动呼韩邪单子,大举内侵,向汉朝廷索要王嫱做匈奴阏氏。匈奴军队直逼长安,朝廷上下,一片恐惧。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主动请缨,反以女性败国为由,众口一词,把罪责全推在王嫱身上。王皇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乘机推波助澜,逼王嫱远嫁。王嫱为国家大计着想,勉强上路,可她心中不愿离开故土,在随匈奴使者来到胡汉交界的黑江边上时,投江自尽,以全忠贞。
曲子还是不错di
真是一出写意的曲子,基本没什么剧情。
昭君黑水自尽算不算没有完成和亲KPI
这当是最无能的皇帝了
高中时读过白话版,不知道是不是这本
不喜欢昭君这个结局。杂剧版只能一人唱 搞的汉帝一直在唱 我特别憋屈 很想听昭君唱。当然 这并不是马致远的锅
昭君自杀这段不太喜欢。
一国之主连自己心爱的妃子都护不住啊
期末论文题材
非常典型传统的中国式剧情,当然杂剧肯定还是重视脸谱化的人物,以至于人物形象构造有些薄。最后以昭君投河蕃王醒悟两国结合毛延寿被杀作结,作为传统戏剧,也能想到此般结局。但是萦绕在帝和昭君之间缠缠绵绵的感情以及其中透露出的或是显露于表面,或是隐隐约约的无奈写的很美。一些喜欢的句子: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反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 非常典型传统的中国式剧情,当然杂剧肯定还是重视脸谱化的人物,以至于人物形象构造有些薄。最后以昭君投河蕃王醒悟两国结合毛延寿被杀作结,作为传统戏剧,也能想到此般结局。但是萦绕在帝和昭君之间缠缠绵绵的感情以及其中透露出的或是显露于表面,或是隐隐约约的无奈写的很美。一些喜欢的句子: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反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量思。 (展开)
> 更多短评 39 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4篇
> 4人在读
> 210人读过
> 130人想读
订阅关于汉宫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fieelle 2007-09-30 10:54:16
曲子还是不错di
0 有用 IDAHO 2018-12-12 01:31:42
真是一出写意的曲子,基本没什么剧情。
0 有用 夜宴小芸豆 2021-06-14 12:23:20
昭君黑水自尽算不算没有完成和亲KPI
0 有用 夏阳 2010-12-27 13:29:20
这当是最无能的皇帝了
0 有用 Coincidence 2021-10-04 17:33:00
高中时读过白话版,不知道是不是这本
0 有用 菠萝汤鸽 2023-04-18 11:19:28 湖南
不喜欢昭君这个结局。杂剧版只能一人唱 搞的汉帝一直在唱 我特别憋屈 很想听昭君唱。当然 这并不是马致远的锅
0 有用 老绅士羊 2023-04-09 12:15:12 上海
昭君自杀这段不太喜欢。
0 有用 蔬菜救星 2022-12-08 03:34:14 黑龙江
一国之主连自己心爱的妃子都护不住啊
0 有用 ⠀ 2022-11-14 10:34:49 陕西
期末论文题材
0 有用 interstellar 2022-09-18 21:24:56 北京
非常典型传统的中国式剧情,当然杂剧肯定还是重视脸谱化的人物,以至于人物形象构造有些薄。最后以昭君投河蕃王醒悟两国结合毛延寿被杀作结,作为传统戏剧,也能想到此般结局。但是萦绕在帝和昭君之间缠缠绵绵的感情以及其中透露出的或是显露于表面,或是隐隐约约的无奈写的很美。一些喜欢的句子: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反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 非常典型传统的中国式剧情,当然杂剧肯定还是重视脸谱化的人物,以至于人物形象构造有些薄。最后以昭君投河蕃王醒悟两国结合毛延寿被杀作结,作为传统戏剧,也能想到此般结局。但是萦绕在帝和昭君之间缠缠绵绵的感情以及其中透露出的或是显露于表面,或是隐隐约约的无奈写的很美。一些喜欢的句子: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反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量思。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