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译者: 许金龙
出版年: 2001-1
页数: 1061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文学文库(全译本)
ISBN: 9787540212834
内容简介 · · · · · ·
《丰饶之海》(1965-1970)四部曲包括《春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四部长篇小说。《丰饶之海》为三岛由纪夫的绝笔之作,作品将他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为三岛的文学生涯画上了句号。
丰饶之海(上下)的创作者
· · · · · ·
-
三岛由纪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日本小说家,剧作家。
三岛由纪夫本名平冈公威。1925年1月14日生于东京四谷区(现新宿区)一官僚家庭,卒于1970年11月25日。 他父亲平冈梓是原农林省水产局长,祖父曾当过桦太<库页)厅长官。1931年三岛由纪夫入当时的贵族学校学习院学习。1941年经老师的推荐,他在《文艺文化》杂志上发表了小说《花朵盛开的森林》,并从此开始使用三岛由纪夫这个笔名。这时他同《文艺文化》的同人有了接触,间接受到日本浪漫派的影响。三岛由纪夫在《自我改造的尝试》一书中回忆这段时间时说,他的文体的变迁受到新感觉派、堀辰雄、森鸥外以及法国作家斯丹达尔、拉迪盖的影响。另—方面,三岛由纪夫受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也很大,特别是中世文学。1944年他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法学系,1945年2月被征入伍,体检时因军医误诊,他被当即遣返回家。1946年6月经川...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日本小说家,剧作家。
三岛由纪夫本名平冈公威。1925年1月14日生于东京四谷区(现新宿区)一官僚家庭,卒于1970年11月25日。 他父亲平冈梓是原农林省水产局长,祖父曾当过桦太<库页)厅长官。1931年三岛由纪夫入当时的贵族学校学习院学习。1941年经老师的推荐,他在《文艺文化》杂志上发表了小说《花朵盛开的森林》,并从此开始使用三岛由纪夫这个笔名。这时他同《文艺文化》的同人有了接触,间接受到日本浪漫派的影响。三岛由纪夫在《自我改造的尝试》一书中回忆这段时间时说,他的文体的变迁受到新感觉派、堀辰雄、森鸥外以及法国作家斯丹达尔、拉迪盖的影响。另—方面,三岛由纪夫受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也很大,特别是中世文学。1944年他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法学系,1945年2月被征入伍,体检时因军医误诊,他被当即遣返回家。1946年6月经川端康成推荐,他在《人间》杂志上发表了小说《香烟》,以早熟的才能在文坛上初露头角。1947年他从东京大学法学系毕业,12月通过了高等文官考试,分配到大藏省(财政部)银行局任职。1946年9月他从大藏省退职,开始了作家生活。
1949年三岛由纪夫出版了《假面具的告白》,由此在文坛上确立了地位。1959年由川端康成作伐,他与杉山宁的女儿瑶子结婚。1960年他在《中央公论》杂志上发表了描写都知事选举的小说《宴会之后》。1961年3月议员有田八郎认为小说中的模特儿影射了他,以侵犯个人秘密为由控告了三岛由纪夫,所谓“个人秘密案”一时成为话题。三年后诉讼结果,三岛由纪夫败诉,由他同有田议员私下达成谅解协议了事。 1967年三岛由纪夫到陆上自卫队生活了一段时间,第二年他再次到自卫队生活。 1968年9月以三岛由纪夫和随他去自卫队生活过的学生为主成立了“楯会”,三岛由纪夫还发表了关于天皇制和军队问题的文章。1970年11月25日三岛由纪夫杵他创作的四部曲《丰饶之海》的最后一部分稿子送到出版社,然后带着“楯会”的学生森田必胜等四人冲入市谷自卫队驻地散发传单,号召士兵起来政变,鼓动失败后他同森田必胜一起剖腹自杀。
目录 · · · · · ·
1 春雪
2 奔马
3 晓寺
4 天人五衰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所谓艺术就是巨大的晚霞,是一个时代所有美好事物的燔祭。自古延续下来的白昼的理性,被晚霞无意义地滥施色彩所践踏。以为会恒久持续下去的历史,也突然意识到了末日的来临。美,横亘在人们面前,把人世间的一切变为徒劳。每当看到晚霞的灿烂辉煌,看到火烧云翻卷奔涌,就觉得‘更美好的未来’之类的呓语黯然失色。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切,空气中充满了色彩的毒素。它预示着什么即将开始呢? 什么也没有开始。只有终结。 “晚霞中什么本质的东西也不存在。的确,黑夜有本质,那是宇宙的本质,宇宙和死是无机的存在。白昼也有本质,人世间的一切都属于白昼。 “所谓晚霞的本质是根本没有的。他不过是场游戏,是一切形态、光和色的无目的的严肃的游戏。你看那紫色的云。如此色彩绚丽的紫色在大自然中是极少见的。晚霞是对一切左右对称的藐视。这种对于秩序的破坏,是与对更根本的东西的破坏密切相连的。如果把白昼的悠悠白云比作高尚的道德的话,那么道德是可以着色的吗? “艺术比任何事物都更早地预见,并准备亲身实现每个时代的最大的末世观。在艺术中,对于美食、美酒、美形和美服以及那个时代的人所能想到的关于奢侈的研究,都已是炉火纯青的了。这一切都期待着形式,期待着在短暂的时间里将人世间的生活掠夺一空的形式,这形式不正是晚霞吗?那么这又是为了什么呢?其实什么目的也没有。 “最微妙的细枝末节的神经质的美的判断(我所指的是那朵橘黄色的云彩的,无比香醇的曲线),与辽阔天空的普遍性相关联,讲其深处的东西以色彩显露出来,并与表面性相结合的就是晚霞。 ”就是说晚霞在表现,表现是晚霞的惟一机能。 “人们的羞耻、喜悦、愤怒、不快等被布满了天际,人类从来见不到的内脏的色彩,依靠这大手术而展现于天空,得以表面化。最细微的温柔和殷勤与时间的苦相结合,于是苦恼变成了刹那间的快慰。人们在白天死报着无数小理论,被卷入天空的感情大爆发和豪放情感的奔涌之中。人们看透了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11页 -
瞬间的犹豫有时会完全改变一个人以后的人生。这个瞬间就像一张白纸锐利的折痕,犹豫把人永远包裹起来,使原来的正面变成背面,再也无法返回正面。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丰饶之海(上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丰饶之海(上下)"的人也喜欢 · · · · · ·
丰饶之海(上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1 条 )


丰饶之海|卷一《春雪》-少年幽叹恋难绝,尘雪化春生死结
> 更多书评 8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Penguin Books (1992)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9.5分 903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9.2分 456人读过
-
木馬文化 (2002)9.3分 25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愿主使他们的灵魂得享安息----作家非正常死亡录 (RMR)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丰饶之海(上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46 有用 柳无码🌈 2009-11-30 19:41:25
还是唐月梅翻译的好 买这本是因为它很全
4 有用 周游雪场 2018-10-02 00:08:57
唯绝望穿越轮回无穷无尽。写完丰饶之海没有不想死的可能。
90 有用 畸小山 2015-04-22 17:47:54
清显追求的纯粹经历三世嬗变(纯爱,纯我,纯肉),而本多的介入之看亦是经历三次嬗变(被动,主动,吸取)。第四世,两人在恶念的缠斗中,身体不同,精神却一致。本多彻底沦为死的看者,这死是两人共有的。本多在看阿透,亦是在看自己。他们共同的恶指向的是一种对美已经无可企及的虚妄化,因为二人都是衰老至死期。清显与本多,合起来是三岛心中的“人”。恐惧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衰退,美与纯粹将变得像最后修月寺所见的那无记忆的... 清显追求的纯粹经历三世嬗变(纯爱,纯我,纯肉),而本多的介入之看亦是经历三次嬗变(被动,主动,吸取)。第四世,两人在恶念的缠斗中,身体不同,精神却一致。本多彻底沦为死的看者,这死是两人共有的。本多在看阿透,亦是在看自己。他们共同的恶指向的是一种对美已经无可企及的虚妄化,因为二人都是衰老至死期。清显与本多,合起来是三岛心中的“人”。恐惧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衰退,美与纯粹将变得像最后修月寺所见的那无记忆的庭院。所以三岛写完此作,决定要让自己的人生定格在《奔马》中。 (展开)
6 有用 琴酒 2009-05-02 12:30:01
读之前以为会无法完成,读罢只觉被征服。与对川端不同,对三岛的隔阂完全迷蒙,努力把他纳入已有的体系失败,他的体系却狠狠地触碰到我的痛处。尽管翻译水平各异,但三岛在四部曲里的四种风格还是令人惊叹,据说春雪翻译很难,我也没体会到什么美感。倒是对以本多为半视角和全视角展开的奔马和晓寺非常亲近。恶与不纯,自始自终的意识,从未有别人助己的需要,无法沉沦于爱,都直接穿过隔阂的篇章涌了过来。自身是闪电的人。结尾,... 读之前以为会无法完成,读罢只觉被征服。与对川端不同,对三岛的隔阂完全迷蒙,努力把他纳入已有的体系失败,他的体系却狠狠地触碰到我的痛处。尽管翻译水平各异,但三岛在四部曲里的四种风格还是令人惊叹,据说春雪翻译很难,我也没体会到什么美感。倒是对以本多为半视角和全视角展开的奔马和晓寺非常亲近。恶与不纯,自始自终的意识,从未有别人助己的需要,无法沉沦于爱,都直接穿过隔阂的篇章涌了过来。自身是闪电的人。结尾,印度旅行,清显的心绪,勋的太阳,尚未通透。摘抄和重读,寻好版本。 (展开)
6 有用 楽萸 2011-12-01 20:17:44
自我意识不过是宿命的残渣,肉身之所以被置于时间之中无非是为了证明衰亡,证明毁灭。而且最终一切又是那么梦幻般的存在,最为极致的美被死亡留下也许只是虚无,存在的意义突然再次模糊不清…… 以后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