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译者: 李恒基 / 徐继增 / 桂裕芳 / 袁树仁 / 潘丽珍 / 许渊冲
出版年: 2001-4
页数: 1809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林世界文学名著·古典系列
ISBN: 9787805673202
内容简介 · · · · · ·
小说以回忆的形式对往事作了回顾,有童年的回忆、家庭生活、初恋与失恋、历史事件的观察、以及对艺术的见解和对时空的认识等等。时间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凭着智慧和想象力,使时间变得具体、生动、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种主题构成的交响乐,爱情、嫉妒、死亡、回忆、时光,时而交叉重叠在一起,时而又游离开来,然而在宏观上,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被公认为文学创作的一次新的尝试,开意识流小说之先河。
作者简介 · · · · · ·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20世纪初期的法国意识流作家,一生体弱多病,颠沛游离,普鲁斯特的母系是法国的一个波旁贵族的后裔,父亲是一个城市新兴市民阶层中的一员,因为良好的社会交际与语言才能,以及母系家族生活的奢华与豪逸,普鲁斯特得以穿梭于两个城市阶层,体验到了王公贵族与市民阶层的各种不同的活跃而又戏剧性的生活层面。
正是得益于无微不至的观察才能与洞悉世事的直觉能力,普鲁斯特在父母双亡后健康转坏,患有严重气喘,不能接触屋外的空气,一个人在公寓里闭门不出,用了十四年监狱式的生活回忆一生,并写出了近三百万字的煌煌巨著《追忆似水年华》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璀璨而迷人、高贵而从容、令人迷醉而又叹惋的心理文学巨著。
目录 · · · · · ·
安德烈·莫罗亚序
试论《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年谱
第一部 在斯万家那边
第一卷 贡布雷
第二卷 斯万之恋
第三卷 地名:那个姓氏
第二部 在少女身旁
第一卷 斯万夫人周围
第二卷 地名:地方
第三部 盖尔芒特家那边
第一卷
第二卷
第四部 索多姆和戈摩尔
第一卷 许钧译
第二卷
第一章 许钧
第二章 许钧、杨松河译
第三章 杨松河译
第四章 杨松河译
第五部 女囚
第六部 女逃亡者
第七部 重现的时光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追忆似水年华(上下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追忆似水年华(上下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60 条 )




-
故舍 (http://clock9.lofter.com/)
第一章 一个人睡着时,周围萦绕着时间的游丝,岁岁年年,日月星辰,有序地排列在他的身边。醒来时他本能地从中寻问,须臾间便能得知他在地球上占据了什么地点,醒来前流逝过多长的时间;但是时空的序列也可能发生混乱,甚至断裂,例如他失眠之后天亮前忽然睡意袭来,偏偏那时他正在看书,身体的姿势同平日的睡态大相径庭,他一抬手便能让太阳停止运行,甚至后退,那么,待他再醒时,他就会不知道什么钟点,只以为自己刚躺下不久...2013-02-03 23:21:50 8人喜欢
第一章
一个人睡着时,周围萦绕着时间的游丝,岁岁年年,日月星辰,有序地排列在他的身边。醒来时他本能地从中寻问,须臾间便能得知他在地球上占据了什么地点,醒来前流逝过多长的时间;但是时空的序列也可能发生混乱,甚至断裂,例如他失眠之后天亮前忽然睡意袭来,偏偏那时他正在看书,身体的姿势同平日的睡态大相径庭,他一抬手便能让太阳停止运行,甚至后退,那么,待他再醒时,他就会不知道什么钟点,只以为自己刚躺下不久。 即使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小事来看,我们谁都不能构成在人人眼中都一样的物质的整体,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的社会人格,其实是别人的思想创造出来的。甚至例如被我们称之为“看望熟人”。那样简单的行为,就部分而言,也具有智力的性质。我们用我们所掌握的有关他的一切概念,来充实我们所见到的这个人的音容笑貌。我们的心目中有关他的全貌,不用说大部分包含了上述的概念。 引自 第一卷 贡布雷 回应 2013-02-03 23:21:50 -
“永远不要责怪别人,不要光凭别人的一件坏事,用对此事耿耿于怀的的心情来评判别人。我们只看见别人心灵坏的一面,只凭这一次就断定别人的坏心还会故态复萌,殊不知人的心灵是极其丰富的,除了坏的一面,还会表现为其他许多形式,我们对心灵的其他时候所可能表现的真诚希望和和可能实现的美好事情还不了解,我们不能因为看见心耿丑恶的一面,便对美好的一面视而不见。
2019-09-25 10:06:27 5人喜欢
-
1,马塞尔·普鲁斯特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伟大的作家。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他同巴尔扎克一样,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2,《人间喜剧》把外部世界作为自己的领地;它囊括金融界、编辑部、法官、公证人、医生、商人、农民;巴尔扎克旨在描绘,他也确实描绘了整整一个社会。 3,普鲁斯特的作品象巴尔扎克的著作一样规模宏大 4,我们在邂逅相逢时用我们自身的想象做材料塑造的那个恋人,与日后作为我们的终生伴侣的...
2012-01-30 23:00:32 2人喜欢
1,马塞尔·普鲁斯特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伟大的作家。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他同巴尔扎克一样,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2,《人间喜剧》把外部世界作为自己的领地;它囊括金融界、编辑部、法官、公证人、医生、商人、农民;巴尔扎克旨在描绘,他也确实描绘了整整一个社会。 3,普鲁斯特的作品象巴尔扎克的著作一样规模宏大 4,我们在邂逅相逢时用我们自身的想象做材料塑造的那个恋人,与日后作为我们的终生伴侣的那个真实的人毫无关系。斯万娶了从他梦中走出来的奥黛特为妻,结果面对的契黛特却是一个他不爱的人,“与他根本合不来。”叙述者马塞尔起先认为阿尔贝蒂娜俗不可耐,其貌不扬,但是因为她“不可捉摸”,周身笼罩着神秘的光晕,便对她产生依恋之情,最终爱上她了。爱情的对象被占有之后,只要怀疑依然存在,爱情可以保持不衰。最后,经过长期睽别,遗忘来临,驱除了爱情的种种幻觉。 5,爱情的本质在于爱的对象本非实物,它仅存在于情人的想象之中。 6,他的小说是一个聪明绝顶、敏感到痛苦地步的人的经历。 7,这个世界是不真实的,至少是不可认识的,因为我们看到的世界永远受到我们自身的情欲的歪曲。世界不是一个,而是成千上万;“每天清晨有多少双眼睛睁开,有多少人的意识苏醒过来”,便有多少个世界。 8,人类毕生都在与时间抗争。他们本想执著地眷恋一个爱人、一位友人、某些信念;遗忘从冥冥之中慢慢升起,淹没他们最美丽、最宝贵的记忆。自我在时间的流程中逐渐解体。为期不远,总有一天那个原来爱过、痛苦过、参与过一场革命的人什么也不会留下。们徒然回到我们曾经喜爱的地方;我们决不可能重睹它们,因为它们不是位于空间中,而是处在时间里,因为重游旧地的人不再是那个曾以自己的热情装点那个地方的儿童或少年。然而我们的历任自我并不完全消失,因为它们能在我们的睡梦中,甚而在清醒状态下重现。 9,空间有几何学一样,时间有心理学。 10,从事写作的条件。他不仅秉有神经质人敏锐的悟性,从而获得宝贵的材料,而且掌握渊博的知识,从而知道怎样利用这些材料。 11,对英国作家的了解使他有可能进行知识上的杂交,这对强化一个人的思想如同生理上的杂交能增强一个种族的体质一样有效。 12,由于他患有慢性哮喘,虽说不是废人,却年纪轻轻就成为病人,每年有一定时间必须闭门谢客。这种隐居有助于把生活转化为艺术。 13,作家受到命运不公正的待遇之后,总要尽力寻求补偿。 14,他的气质是神经质的,敏感到病态的程度。他有一个令人钦佩的母亲,对他无比宠爱,因此他遇到最细微的不和谐也如同受到伤害,最淡薄的敌意或者最不经意的可笑行径都会在他心头留下痛苦的纪录。换了一个躯壳较厚的人,有些场景不会产生持久的印象,碰上他却会终生难忘,在他的思想里象地狱里受尽煎熬而找不到出路的灵魂一般骚动。 15,雷诺阿之所以成为雷诺阿,并非因为他画了这些模特儿,而是因为他把任何模特儿都摆在某种虹彩一般绚丽的光线之中。
回应 2012-01-30 23:00:32 -
管子征 (炊烟袅袅升起……)
本书的第一卷第一章到以后的十一页,我看了不下十六次,我每每想读完它,但是每每都是烦恼一片,而且难以排解。买来已经起码五年的书,我硬是没有看完,悲剧了!忽然,有一天经过附近的林荫小道,看见秋叶落下,霎那间意识到普鲁斯特写的不是“我”,而是整个世界,而且没一点都没有遗漏写在他的笔下。如果是我本人写秋叶,一定会写一句。而普鲁斯特不会,他会写上30页,或者更多。因为他能在一片秋叶里发展延伸出整个世界的语...2012-11-04 19:26:32
-
爱情的本质在于爱的对象本非实物,它仅存在于情人的想象之中。 却在其中找不到任何东西能引起他强烈、持久的兴趣。追逐时尚与爱情一样令人失望。一旦他们如愿以偿,认识并征服了小圈子和沙龙,两者便一钱不值了。 唯一有吸引力的世界是我们尚未进入的世界。现实在显露真相的同时烟消云散。爱情的对象被占有之后,只要怀疑依然存在,爱情可以保持不衰。 和普鲁斯特在一起,我们除了知道感情有间歇,更知道幸福也是时而袭来,时而...
2013-01-10 19:27:27
爱情的本质在于爱的对象本非实物,它仅存在于情人的想象之中。 却在其中找不到任何东西能引起他强烈、持久的兴趣。追逐时尚与爱情一样令人失望。一旦他们如愿以偿,认识并征服了小圈子和沙龙,两者便一钱不值了。 唯一有吸引力的世界是我们尚未进入的世界。现实在显露真相的同时烟消云散。爱情的对象被占有之后,只要怀疑依然存在,爱情可以保持不衰。 和普鲁斯特在一起,我们除了知道感情有间歇,更知道幸福也是时而袭来,时而消失的。这一阵阵欢乐的清风来自什么地方呢?” 世界的全部秘密都藏在这些简单的形式下面了。 没有人比他更善于帮助我们在自己身上把握生命从童年到壮年,然后到老年的过程。 伟大的小说家通过一个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涌现在他笔下。 艺术不是别的,而是对生命热烈的爱之表现。“美”不是别的,而是引起观赏者对生命热爱的一种手段。 好像是上一辈子的思想,经过还魂转世来到我的面前,听到木器家具的纤维格格地开裂,凭着一闪而过的意识的微光,我消受着笼罩在家具、卧室、乃至于一切之上的朦胧睡意,我只是这一切之中的小小的一部分,很快又重新同这一切融合在一起,同它们一样变得昏昏无觉。 还有回家后即将享受到的温暖,这一切使他心绪激荡。
回应 2013-01-10 19:27:27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6 )
-
译林出版社 (1989)8.7分 12589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04)9.4分 70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2)9.2分 17968人读过
-
每满100-50
-
译林出版社 (2010)9.3分 146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文学专业本科外国文学必读书目 (大理寺卿)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推荐给妹妹的书 (船山顶上草)
-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空手)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追忆似水年华(上下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柳营 2018-04-08 14:36:28
上册打卡。上册包括三部。 病态、细腻、敏感,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转换,普鲁斯特可以说将法国上流社会沙龙里各色人物的精神状态的描写达到了极致,王公贵族社交圈子里弥漫着看似高贵实际是令人厌倦的腐朽与堕落。而其中几段爱情经历读来更有意思:1斯万与奥黛特的恋爱经过写的最好,恋爱中男人的热情、冲动、偏执、猜忌、纠结的心理经过写的令人感同身受,其中有一段情节是缺失的,即斯万与奥黛特是如何达成谅解并成为夫妻的?2“... 上册打卡。上册包括三部。 病态、细腻、敏感,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转换,普鲁斯特可以说将法国上流社会沙龙里各色人物的精神状态的描写达到了极致,王公贵族社交圈子里弥漫着看似高贵实际是令人厌倦的腐朽与堕落。而其中几段爱情经历读来更有意思:1斯万与奥黛特的恋爱经过写的最好,恋爱中男人的热情、冲动、偏执、猜忌、纠结的心理经过写的令人感同身受,其中有一段情节是缺失的,即斯万与奥黛特是如何达成谅解并成为夫妻的?2“我”与希尔贝特的恋爱是幼稚与仓促的,“我”试图通过疏远来考验对方的情感厚度,结果却是无疾而终。3“我”与阿尔贝蒂娜的恋爱是一波三折,最初的惊艳与一见钟情,后来的思念和肉体相亲,似乎证明了爱情的最佳状态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至于“我“对盖尔芒特公爵夫的思慕则是一厢情愿,更多的是好奇与想象的。 (展开)
13 有用 米亚嘟嘟 2007-01-12 00:22:40
看了一年才看完啊,真的太细腻了!
2 有用 张小耗 2007-08-29 22:33:36
我是因为一本日历读的,,,,,,哎呀呀呀~~~~~~
1 有用 江汀 2012-06-22 14:26:09
……因为我也嫉妒阿尔贝蒂娜。
0 有用 瘦竹 2022-04-22 12:22:39
发誓读完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多少有点虚荣心在作祟,想加入某类少数人的行列。从上个世纪90年代第一次读《追忆逝水年华》,几度拿起又几度中途放弃,终于在20多年后的今天,合上了最后一页,如今,我在《追忆逝水年华》中,追忆自己的逝水年华。棋局已定,此生未了,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0 有用 瘦竹 2022-04-22 12:22:39
发誓读完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多少有点虚荣心在作祟,想加入某类少数人的行列。从上个世纪90年代第一次读《追忆逝水年华》,几度拿起又几度中途放弃,终于在20多年后的今天,合上了最后一页,如今,我在《追忆逝水年华》中,追忆自己的逝水年华。棋局已定,此生未了,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0 有用 flymeaway 2022-03-22 23:25:05
是一次漫长的探索自我内心和情感的旅程
0 有用 迷惘の一代 2022-01-27 18:42:03
2021暑假读了
0 有用 mtczwjl 2021-12-28 18:02:16
20年的愿望终于完成
0 有用 文水口 2021-05-29 12:52:26
1289页,女囚。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