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 朱海观 / 王汶
出版年: 1996-10
页数: 680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陀思妥耶夫斯基选集
ISBN: 9787020015238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杰作。小说叙述贫穷的法科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杀害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起初他觉得“杀死这百无一用、象虱子一般的老太婆”算不了犯罪,后来受到“良心”谴责,陷于半疯狂的痛苦中。他遇到醉汉马美拉多夫的女儿索尼娅,得知她为了维持一家的生活,竟走了街头卖淫。她那种以自我牺牲来解救人类苦难的思想,感到了拉斯柯尼科夫。于是他去官府自首,并走向“新生”。《罪与罚》的问世,给作者带来空前的声誉,因为它是作者最富于社会历史涵义的一部社会哲理小说。在小说中,作者把紧张、惊险的情节与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反映出农奴制改革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思想道德方面所引起的急剧变化。
罪与罚的创作者
· · · · · ·
-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者
-
王汶 译者
-
朱海观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кий,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遵父愿入大学学工程,但毕业后不久即弃工从文。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参加了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过往甚密。
1846年发表处女作《穷人》,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驿站长》和果戈里《外套》写“小人物”的传统,对他们在物质、精神上备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唤醒他们抗议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双重人格》(1846)、《女房东》(1847)、《白夜》(1848)和《脆弱的心》(1848)等几个中篇小说使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别林斯基分歧日益加剧,乃至关系破裂。后者认为上述...
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кий,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遵父愿入大学学工程,但毕业后不久即弃工从文。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参加了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过往甚密。
1846年发表处女作《穷人》,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驿站长》和果戈里《外套》写“小人物”的传统,对他们在物质、精神上备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唤醒他们抗议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双重人格》(1846)、《女房东》(1847)、《白夜》(1848)和《脆弱的心》(1848)等几个中篇小说使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别林斯基分歧日益加剧,乃至关系破裂。后者认为上述小说流露出神秘色彩、病态心理以及为疯狂而写疯狂的倾向,“幻想情调”使小说脱离了当时的进步文学。
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十年苦役、长期脱离进步的社会力量,使他思想中沮丧和悲观成分加强,从早年的空想社会主义滑到“性恶论”,形成了一套以唯心主义和宗教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以温顺妥协反对向专制制度进行革命斗争的矛盾世界观。
他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长篇小说《被伤害与被侮辱的人们》(1861)继承了“小人物”的主题。《穷人》里偶尔还能发出抗议的善良的人,已成了听任命运摆布的驯良的人;人道主义为宗教的感伤主义所代替。《死屋手记》(1861~1862)记载了作者对苦役生活的切身感受,小说描写了苦役犯的优秀道德品质,控诉了苦役制对犯人肉体的、精神的惨无人道的摧残,无情揭露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
《罪与罚》(1866)是一部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的重要作品。
《白痴》(1868)发展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主题,女主人公娜斯塔西亚强烈的叛逆性和作为正面人物的梅什金公爵的善良与纯洁,使小说透出光明的色调。但一些用以攻击革命者的“虚无主义者”形象,削弱了小说的揭露力量。
在《鬼》(1871~1872)中已没有被伤害与被侮辱者的形象,而只有对革命者的攻击了。
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作者以巨大的艺术力量描写了无耻、卑鄙的卡拉马佐夫家族的堕落崩溃。对颠沛流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表示深厚同情,但也流露出消极的一面,例如认为只有皈依宗教才能保全道德的价值,只有宽恕和仁慈才能拯救人类社会等说教。
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内心分裂。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深刻影响。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罪与罚"的人也喜欢 · · · · · ·
罪与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32 条 )
论坛 · · · · · ·
求购此书>///< 请发豆邮给我吧!谢谢您 | 来自DreamsChild | 1 回应 | 2010-03-14 15:36:2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6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9.3分 79245人读过
-
Oxford Paperbacks (1998)9.0分 314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9.4分 28093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8.9分 2397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陀思妥耶夫斯基 (Ex)
- 我开书店一定要有的书(一) (河)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我的俄罗斯之冬Ⅰ (羊的门)
- 看不见的买书琐记2011 第一季 (海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7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罪与罚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虾米 2017-02-23 10:09:12
这本跟《红与黑》一样,最近才标记“读过”,因为早年无法理解它们。拉斯柯尼科夫和于连都是那种心里装了好几个世界(彼此间又互不兼容)的人物,太宏大、太深邃。拉斯柯尼科夫的犯罪心理,及之后跑到犯罪现场、想要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罪行,并受“受难”诱惑驱使的强烈欲望,被陀氏刻画得入木三分。从思想上来看,陀氏不仅把“开明的私利即意味着公共福祉的增进”这样的资本主义价值观骂了个狗血喷头,更重要的是,他还把“杀死一个... 这本跟《红与黑》一样,最近才标记“读过”,因为早年无法理解它们。拉斯柯尼科夫和于连都是那种心里装了好几个世界(彼此间又互不兼容)的人物,太宏大、太深邃。拉斯柯尼科夫的犯罪心理,及之后跑到犯罪现场、想要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罪行,并受“受难”诱惑驱使的强烈欲望,被陀氏刻画得入木三分。从思想上来看,陀氏不仅把“开明的私利即意味着公共福祉的增进”这样的资本主义价值观骂了个狗血喷头,更重要的是,他还把“杀死一个罪恶的老太婆就能拯救全世界”,亦即为了正确目的可以和应当实施罪恶手段的超人哲学,鞭挞得体无完肤。当然,陀氏仍然比较彷徨,他借主人公之口说,如拿破仑那样杀人如麻的人,“因为成功了,因此他们是对的”。陀氏大概并不觉得成王败寇是错的,但他又十分骇然此类行为的投机性,因为这在逻辑上将导向上述超人哲学。 (展开)
0 有用 亢龙无悔 2010-02-10 13:30:03
经典著作,学习
0 有用 水寞花仙 2012-05-30 17:41:56
意识流太棒了
0 有用 penny是个JU 2012-06-07 18:16:50
终于又啃完一本等我那么多年的大部头了。在我看来,灵魂救赎的结尾似乎略显单薄。
0 有用 T.Levin 2008-10-14 19:49:45
2008.10.14.一本堪称伟大的书,一本堪称伟大的小说,一位堪称伟大的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