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红极一时的家庭问题评论专家八杉恭子为了掩盖自己早年和一个美国黑人占领军同居的经历,保住自己和丈夫的地位及名誉,亲手刺死了自己的混血儿子,又谋害知情人以图灭口。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个杀人犯为了沽名钓誉,不惜以儿子恭平为道具,大演什么“母子通信”、“模范母子” 的双簧戏,实际上恭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阿飞流氓,他们母子间完全是一种尔虞我诈的互相利用关系,其结果恭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八杉恭子也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
人性的证明的创作者
· · · · · ·
-
森村诚一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森村诚一,1933年生于东京郊区的崎玉县,青山学院大学英美文学系毕业后,在新大谷等几家五星级饭店人事服务台管理工作。1967年以《大都会》走上文坛,成名作《高层的死角》获1969年“江户川乱步文学奖”,《腐蚀的构造》获1973年“推理作家协会奖”,并陆续出版了几十种作品,成为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拥有世界各地大量的读者。《人性的证明》、《野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是作者自己和读者公认的森村诚一“全部作品的顶峰”。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客死异邦
第二章 仇恨烙印
第三章 揭谜关键
第四章 偷情疑踪
第五章 逃离苦海
第六章 娇妻失踪
第七章 飞车横祸
第八章 往事之桥
第九章 夜宿深山
第十章 叛逆之子
第十一章 寻母遇害
第十二章 遥远山镇
第十三章 车库取证
第十四章 畏罪潜逃
第十五章 杀子灭口
第十六章 水落石出
第十七章 人性证明
浅淡群众版日本推理小说
· · · · · · (收起)
第二章 仇恨烙印
第三章 揭谜关键
第四章 偷情疑踪
第五章 逃离苦海
第六章 娇妻失踪
第七章 飞车横祸
第八章 往事之桥
第九章 夜宿深山
第十章 叛逆之子
第十一章 寻母遇害
第十二章 遥远山镇
第十三章 车库取证
第十四章 畏罪潜逃
第十五章 杀子灭口
第十六章 水落石出
第十七章 人性证明
浅淡群众版日本推理小说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证明三部曲(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青春的证明》《野性的证明》
。
喜欢读"人性的证明"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人性的证明"的人也喜欢 · · · · · ·
人性的证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4 条 )
刑警与嫌疑人之间一场基于人性的赌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日,日本推理作家森村诚一的代表作“证明三部曲”在中国又再版了。新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封面设计颜色更艳丽,主题更突出。在“证明三部曲”中,尤以森村诚一在1976年创作的《人性的证明》最广为中国大众所熟知。因为当时这部推理小说首次出版后不久,就被改编翻拍成电影... (展开)人性的证明:“五虎将”森村诚一,再掀日本推理“证明”浪潮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自从东野圭吾推理小说风靡中国,日本推理小说再次进入国人的世界。 “有先进就学”,这是人类起源和文明进步的本质动因。 想想看,如果人类没有模仿和借鉴,没有传承和文字记述,我们不会很快跨越到信息时代。 这中间,最不变的是人性本身。 森村诚一所著的《人性的证明》就是... (展开)一个不被祝福的混血儿,死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妈妈,您是否真的记得那顶草帽? 那路边盛开的野百合, 想必早该枯萎。 当秋天的灰雾把山冈笼罩, 草帽下是否每晚都有蟋蟀歌唱? 妈妈,我想今宵肯定会像这儿一样, 那条幽谷也飞雪飘摇, 我那顶闪亮的意大利草帽, 和我写在背后的名字, 将要静静地、凄凉地被积雪埋掉...... 1... (展开)人性证明背后的记忆缺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连城三纪彦在短篇《东京的某扇门》中虚构了一家名叫SM的杂志,说“其中一位姓名缩写恰好与杂志名相同的知名作家在上面刊登了一篇社会派情色小说《爱欲顶点》,获得巨大反响”,据绫辻行人所说,这其实是揶揄当时社会派大师松本清张的《零的焦点》。其实在当时这篇小说的连载版... (展开)森村诚一笔下的人性之殇
回想最初,我在看到评语里面,松本清张都出来说“看过森村诚一的作品后,我惊喜地发现,社会派推理后继有人了!”之后,DNA就开始迫不及待地蠢蠢欲动了的情形——阅读完之后,觉得松本清张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也不是没有他的道理。 尤其是现在,我已经完成证明三部曲的全部阅读...
(展开)
> 更多书评 84篇
论坛 · · · · · ·
唐探3的案件故事借鉴了人性的证明吧 | 来自close to you | 2021-12-22 16:11:4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群众出版社 (2012)8.2分 1224人读过
-
群众出版社 (2022)7.9分 749人读过
-
群众出版社 (2003)8.4分 720人读过
-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79)8.6分 30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日系推理私人藏书馆 (小M)
- 文春文库百大推理小说 (мая)
- 一人一部代表作【推理】 (kathyy)
- 推理小说百分制评分表 (vickyedo)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人性的证明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一只Tomason 2017-12-16 19:12:04
谜底过半就猜到了,够丧五星。。。
1 有用 [已注销] 2016-04-01 17:25:26
感觉文笔一般 平铺直叙,并不出彩。侦破案件依靠扎实,但服务员新子的出现和活动最为不能让人接受。所谓伦理和人性的探讨表现力不足,严重依赖最后独白。对日本人情社会的大加褒奖和对美国“物质社会”的批评很难说是否是一种讽刺方式。没有日剧中的讨厌警察角色很让我满意,搜查一课的警官形象都很正面。不同之处1没有女记者作为发小2杀死父亲是侦探此案的美国3.书中对于美国底层社会的描写更为详实和具体4女主的童年阴影和... 感觉文笔一般 平铺直叙,并不出彩。侦破案件依靠扎实,但服务员新子的出现和活动最为不能让人接受。所谓伦理和人性的探讨表现力不足,严重依赖最后独白。对日本人情社会的大加褒奖和对美国“物质社会”的批评很难说是否是一种讽刺方式。没有日剧中的讨厌警察角色很让我满意,搜查一课的警官形象都很正面。不同之处1没有女记者作为发小2杀死父亲是侦探此案的美国3.书中对于美国底层社会的描写更为详实和具体4女主的童年阴影和火烧5.没有全共斗和geming女配6男主的暴力倾向不明显7情人和丈夫的合作太过顺利8总体情节更具张力9书中没有未来人物发展交代10作者酒店工作经历颇为令人信服11没有虐囚12政治家形象—夫妻经营感。 作者对单打独斗的个人主义传统侦破方式有着怀旧式的尊敬。 现在想来,新参者也是社会派么。。 (展开)
1 有用 Bill 2017-03-25 17:54:56
无法认同作者对不同国别和人种的观点和看法
12 有用 翱云 2013-11-03 15:16:00
oh mama,do you remember
1 有用 pp 2012-01-24 00:51:27
文笔差(译文?),随处可见为了突显社会问题的刻意评论。